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传输关键控制数据的某型冗余备份网络架构在大背景流量下偶发组播数据丢包的问题,分析了丢包机理,提出配置静态组播组的方法,同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网络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传输链路中会对组播传输产生洪泛的设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确保组播数据传输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任意源组播模型中接收者加入组播组和组播源发送组播数据的流程,分析了在任意源组播应用中可能需要实施的访问控制类型。针对每一种访问控制类型,在组播协议中设计了具体的访问控制实现机制。在OPNET Modeler软件上根据实现机制进行进程及节点建模,并搭建仿真环境对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HWS9306交换机在掉头路由器组网环境下PIM-ASM(协议无关组播-任意源组播)丢包问题,详细分析问题发生的过程,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准确定位;提出通过延长表项生存时间保证流量检测覆盖全部表项的解决方法,同时进行了影响域分析;最后,在原有场景下测试并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此案例对网络通信问题的分析、定位及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飞机D级模拟器研制中,针对模拟器仿真设备和真实设备之间数据传输问题,分析了传统以太网广播和组播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中断的反射内存网通信方法实施方案。该方案通过在反射内存网上模拟以太网的广播与组播,实现了环形网络中各节点间的高速通信。该方案的实现,不仅解决了环网各节点通信过程中读写串行化的问题,还解决了模拟器研制过程中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错帧、丢帧以及数据同步问题。目前,该通信方法已应用至飞机D级模拟器中。  相似文献   

5.
针对测量船通信网络由2层帧方式交换升级为3层包交换方式后无法使用上星自环检测方式实现自检测的问题,在分析通信网络自检测模式下的链路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组播报文实现自检测的构想。设计利用组播洪泛特性实现报文环回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实现检测与对比报文的硬件设备,阐述检测软件发送、接收、处理报文的流程,实现了网络通断、时延及丢包率的自检测,并通过模拟检测实验证明了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IPV4下Windows 2000系统不支持指定源组播模型的问题,通过对3个版本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的分析研究,采用原始套接字截获IGMP V3查询包,模拟生成组成员关系上报电文的方法,达到了欺骗交换机/路由器、维持其组成员关系的目的,解决了Windows 2000终端设备无法实现指定源组播通信的难题。仿真测试以及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不支持IGMP V3协议的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FC总线数据传输功能需要上层软件、底层硬件和操作系统一起配合才能进行,而数据的实时性传输、低误码率传输以及高可靠性传输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都比较高,并且需要软件和硬件进行高效率配合。当整个FC总线网络设备关系极其复杂,但又对FC总线数据通信要求比较高时,就需要用到FC总线的组播通信功能。对此提出一种基于FC总...  相似文献   

8.
适于低轨卫星IP网络的单核共享树组播算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低轨卫星IP网络中现有典型源组播算法的信道资源浪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单核共享树组播算法,即核心群合并共享树(CCST)和加权核心群合并共享树(w-CCST)算法。CCST 算法包括动态近似中心(DAC)选核方法和核心群合并组播路径构建方法。DAC方法专为周期、规律运动的低轨卫星网络提出,不需要复杂的星上计算。在核心群合并方法中,以核节点作为初始核心群,通过核心群和剩余组成员的最短路径方法逐步扩展直至整棵组播树构建完成,从而使得组播树的树代价最小,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组播传输效率。w-CCST 算法中所提出的加权因子可以调整树代价和端到端传播时延之间的折衷程度,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加权因子来适度增大树代价、降低端到端传播时延以支持某些端到端时延要求苛刻的实时组播业务。最后,与低轨卫星 IP 网络中典型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说明,CCST 算法的平均树代价比其它算法显著降低,w-CCST 算法的平均端到端传播时延小于 CCST 算法。  相似文献   

9.
航天测控网正在由以前的专用简化HDLC协议向IP协议转换,甲中心与乙中心的联接方式完全采用IP协议。在甲中心与乙中心的联接过程中,遇到了组播无法通信的问题。本文针对组播域间通信方式的实现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采用MSDP技术实现了甲中心与乙中心间的可靠通信,为航天测控系统首次采用IP技术实现中心间的互联进行了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0.
传统测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使用帧中继和DDN网进行通信,各测控中心间使用数据链路层简化HDLC协议约定信息格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异地之间的数据传输逐步采用以SDH网为基础加载以太网应用的方式。这种应用模式在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及传输实时性的同时,可以承载多种业务类型数据传输,尤其是组播技术在航天测控中心网络的应用已成为今后测控中心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测控中心组播路由的建立过程,提出了测控中心域间组播应用的思路,通过仿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  相似文献   

11.
A new core-based shared tree algorithm, viz core-cluster combination-based shared tree (CCST) algorithm and the weighted version (i.e. w-CCST algorithm)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hannel resources waste problem in typical source-based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s in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IP networks. The CCST algorithm includes the dynamic approximate center (DAC) core selection method and the core-cluster combination multicast route construction scheme. Without complicated onboard computation, the DAC method is uniquely developed for highly dynamic networks of periodical and regular movement. The core-cluster combination method takes core node as the initial core-cluster, and expands it stepwise to construct an entire multicast tree at the lowest tree cost by a shortest path scheme between the newly-generated core-cluster and surplus group members, which results in great bandwidth utilization. Moreover, the w-CCST algorithm is able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performance of tree cost and that of end-to-end propagation delay by adjusting the weighted factor to meet strict end-to-end delay requirements of some real-time multicast services at the expense of a slight increase in tree cost. Finally,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s conducted between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nd typical algorithms in LEO satellite IP network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CST algorithm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average tree cost against to the others, and also the average end-to-end propagation delay ofw-CCST algorithm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CST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试验IP(互联网协议)网建设和使用中遇到的网络问题,从TCP(传输控制协议)/IP网络原理和试验IP网的结构模型出发,对网络故障排查方法进行了总结,给出网络分层模型分析法、网络连接结构分析法和网络检测分析法相结合的故障排查策略。对某次测控信息联调中接收不到网络数据的真实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运用网络检测工具对故障进行排查,依据网络结构对故障进行定位,依据网络协议对故障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以使问题分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3.
燕洪成  张庆君  孙勇 《航空学报》2015,36(7):2329-2339
对星间链路数量非常有限、需要同时满足星间测距和星间通信需求的导航卫星网络的链路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导航卫星网络的特点,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FSA)的拓扑处理机制。然后,将星间测距需求作为一个约束,以星间通信的延时性能为优化目标,将导航卫星网络的链路分配问题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后,针对建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分别提出一种基于首次改善(FI)的本地搜索算法和基于模拟退火(SA)的启发式优化算法以对链路分配问题进行求解,并提出一种基于分支交换策略的新链路分配生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FI算法和SA算法获得的优化链路分配的网络延时性能均得到了改进,且SA算法的性能要优于FI算法;同时,FSA的状态持续时间的减小有利于获得网络延时性能好的链路分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多播技术在需要大量带宽的多媒体应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IP多播技术进行全面介绍,分析其原理及应用,并着重探讨在灵活性、互动性强的多点对多点通信应用中,采用无根多播的方法来实现的优势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地业务网络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主备网双平面方式运行,各平面核心层交换机重要单板采用主备配置,一般情况下单板或设备出现异常,系统可以实现无缝割接,业务不受影响;但是,在实际维护过程中,由于配置了不同的检测机制,核心层交换机主控板倒换过程中,业务可能会出现异常。针对实际维护过程中发现的主控板倒换系统上报异常告警问题,通过跟踪异常情况下业务的错误转发路径分析主控板倒换对组网业务的影响,对异常告警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通过重新激活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会话的方式以保证业务正常转发路径的处理方法,以及对主控板版本进行升级的解决建议,可以有效保证业务网络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航天测控通信网自建成以来,整体运行较为稳定,但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研究和解决目前航天测控通信网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分析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分层协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IP网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漏洞及常见攻击方法,详细介绍了当前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网络安全部署情况,根据网络现状分别对航天测控通信网上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纵向分析,针对分析出的各类安全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和防护方法。最后,探讨提出了一套航天测控通信网配置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设备配置信息库、检查信息记录库及网络故障库等,实现了对航天测控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ATN与IP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的比较,本文针对AT Nover IP方案提出了IP子网隧道中的明确拥塞通告(ECNT)模型,将明确拥塞通告(ECN)引入了AT Nover IP方案;还提出了ECNT模型中实现IP网络明确拥塞通告(ECN)与ATN网络传输层协议COTP中拥塞指示位(CE)的映射算法(ECN/CE),用以解决由于IP网络中TCP协议与ATN网络中COTP协议所采用的两种拥塞避免在机制上的差别而造成的拥塞信息跨网络传输的困难。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引入ECN的IP子网隧道模型相比,ECNT模型和ECN/CE算法可以解决IP网络为ATN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拥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