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主席1954年8月1日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签发的嘉勉信鼓励南飞职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57年11月30日又是南飞职工一个难忘的日子,新中国的第一辆摩托车诞生了!它是南飞人奋斗的成果,是南飞人智慧的结晶。南飞职工从1957年5月接受任务到仿制成功只用了六个月时间,这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又是罕见的奇迹。 1957年12月24日,南飞公司隆重召开庆祝运-5飞机和“长江750”三轮摩托车制造成功大会,万人欢腾,兴高采烈,欢聚在机场草坪上,观赏着自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飞机工程是一个国家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链,而数字化技术在大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大飞机的设计制造进程.论述了大飞机数字化技术的几个典型特征,并从设计制造的9个方面浅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大飞机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涵盖了大飞机设计制造的大多数领域.展望未来数字化技术将会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大飞机设计与制造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3.
南飞公司第一台提升为10吨的配模机研制成功,现已投产使用,从而结束了模具制造一直缺乏配模机的历史。该配模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刚性好,有复位装置,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适用于各类大型模具的配模。利用配模机,不仅提南了模具制造精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配模机的研制成功,为南飞公司的模具生产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南飞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配模机@万建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南飞公司标准化部门如何参与农林5A型飞机的设计意图讨论、总体方案研究、设计发图、试制生产等飞机研制全过程的情况;并指出了此举在提高设计质量、缩短研制周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ARJ21-700飞机是我国第一架从设计、制造到试飞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在获得CAAC型号合格证的基础上获得FAA的型号合格证,将意味着ARJ21-700打开了通向世界民机市场的大门。FAA与CAAC已经启动了在ARJ21-700型飞机项目影子审查上的双边合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材料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增量制造逐渐应用于飞机研制。基于增量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飞机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讨论了增量制造技术在飞机设计和制造环节中的应用,包括当前存在的技术困难,以及未来飞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10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人民大会堂为小鹰-500轻型多用途飞机颁发了型号合格证。该飞机由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制造、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参与研制,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5座级通用飞机。在颁证当天,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青岛九天-斯巴腾飞行学院分别与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各签订了15架的购机合同,  相似文献   

8.
消息与动态     
西飞在波音737-700垂尾研制中全部应用 CAD技术工装设计技术实现与世界同步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转包生产波音737-700垂直尾翼的工装设计中全部应用了CAD技术,截止今年5月上旬已完成90%的设计工作量。设计人员首次全部应用计算机技术,甩掉了传统的图板,实现了这一重大的技术革命,这标志着我国飞机研制的工装设计技术达到了同世界先进航空企业同步,为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研制新型飞机打下了基础。 波音737-700飞机在设计制造上全部采用了数据模型传递的方法,减少中间环节和模拟件制造,消除误差积累,提高工作效率,以大大提高精度,缩短  相似文献   

9.
在1953年底南飞公司党委代表公司职工向党中央、毛主席立下了军令状,要求提前试制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并定于1955年9月向国庆六周年献礼。为了尽快造出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广大干部职工边工作边学习,在原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较计划提前了14个月,宣告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跨入制造的新阶段,显示了南飞职工热爱航空,争创第一,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和无畏气概。  相似文献   

10.
飞机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一直是飞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本文从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智能CAD技术、传统CAD技术的应用特长,分析了实现装配工装智能化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方法、途径。在飞机生产中,装配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周期存整个生产准备中最长,因此它实际上决定了整个生产工艺准备周期。从国内各飞机制造厂的情况来看,在接受新机研制或改型任务时,工装的设计与制造多采用厂际分工协作的办法,通过扩大平行工作面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因此,如何采用、发展新的设计技术,新的工艺方法来提高工装设计、制造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飞机研制过程中,模线是由设计到制造(工艺)之间的桥梁。从飞机的外形设计、结构设计、工装制造、零件制造、直到装配等各个环节,都与模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对今后新机研制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国内的飞机模线,至今,在技术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解放初到一九六三年左右。在这期间完全是学习苏联五十年代初期的方法,采用钢针在钢图板和外检上绘制,理论模  相似文献   

12.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飞机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以全面采用数字化产品定义、数字化预装配、产品数据管理、并行工程和虚拟制造技术为主要标志,从根本上改变了飞机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飞机设计制造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飞机结构件逐步向大型化、整体化和复杂化发展,且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对设计和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飞机结构件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研究,在飞机结构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技术,构建飞机结构件设计制造协同化平台,实现飞机结构件高效、高质、低成本和环保的柔性化设计和制造,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在转包生产波音737-700垂直尾翼的工装设计中,全部应用了CAD技术,截至5月上旬已完成90%的设计工作量.这标志着我国飞机研制的工装设计技术达到了与世界先进航空企业同步,为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研制新型飞机打下了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西飞公司投入巨资,实施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一期阶段将掌握数字化飞机的生产制造技  相似文献   

15.
1.涡桨动力运七飞机的研制适合当时情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引进前苏联安24飞机和杜124飞机各2架.安24为民用支线飞机,由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装有两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杜124飞机由杜布列夫设计局设计,是装有喷气发动机的民用支线飞机.两个机型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比较,考虑到我国山多地少,安24飞机能使用草地场的优点,而且涡桨发动机比喷气发动机耗油低.尽管当时我国制造喷气支线飞机比涡桨支线飞机更有基础,但从全局考虑还是认为仿制涡桨支线飞机较为有利.即使从现在看,发展涡桨支线飞机为民用支线飞机的起点,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还是适合当时情况的.于是一场测绘仿制安24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干线飞机项目中,即中国和麦道公司合作生产MD-90飞机的项目中,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尾段的制造。本文从结构、材料和工艺技术等几方面介绍与MD-90-30飞机尾段制造有关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我们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中国航空事业也走过了70周年. 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飞机的出现曾给中国人民带来一缕希望.孙中山先生力倡"航空救国",一批世界级的航空人才先后归国报效.1911年,冯如带着自制的两架飞机以及机器设备回国.1 912年,潘世忠从法国深造后回国,并于1914年任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工厂厂长,主持设计制造出中国境内制造的第一架武装飞机"枪车".1918年,担任过波音第一任工程师的王助、担任过寇蒂斯和通用飞机公司飞机设计师的巴玉藻和他们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王孝丰在福建马尾建立了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12年间共设计制造了14架飞机.1934年,中关合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8年共修理和制造各式飞机300多架.1939年,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成立,引入国外专利和机床设备,生产32台航空发动机后停产.  相似文献   

18.
民机制造环节的重量控制和减重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量控制贯穿民用飞机从设计、制造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尽管飞机重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在设计环节,但从国内外飞机制造商的经验来看,在飞机量产阶段仍有优化的余地。对国内外飞机制造商在飞机制造环节的减重经验进行总结,并重点阐述波音公司在制造过程中的重量预警项目(Manufacturing Weight Awareness Process,简称MWAP),以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飞机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CAD/CAM、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全面采用数字化产品定义、数字化预装配、产品数据管理、并行工程和虚拟制造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设计制造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飞机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式,大幅度提高了飞机设计制造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首款涡扇支线飞机ARJ21-700于2014年12月取得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16年6月取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商飞公司已向客户累计交付了66架ARJ21-700飞机.随着运行机队的增长,该型产品的生态链已逐步建立,设计优化和制造质量也在持续推进和提升,ARJ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