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哨 《太空探索》2004,(3):18-21
美国总统布什于令年1月14日在白宫宣布美国新的载人航天计划:在2008年发送机器人到月球进行探测,2015年将美国航天员送上月球,在月球建立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在2030年进行人类的火星飞行,将美国航天员送上火星。  相似文献   

2.
郭新 《太空探索》2007,(12):54-56,59,57
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2020年前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然后在月球上建立基地。2006年12月,美国航宇局公布了“月球基地计划”的初步构想——计划在2024年建立月球基地,保障4名航天员在月球基地上连续居住180天。  相似文献   

3.
在上一个百年中,美国人率先把人类送上月球。美国还在许多其他领域不断开拓,尤其是在无人太空飞行领域。美国太空探测器会飞跃太阳系,近距离地拍摄和分析行星和它们的卫星。到2000年,哈勃望远镜收集到了来自宇宙最初10亿年或更短时间的光.创造了天文学上一次新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在2007年9月24日的第58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格里芬表示,美国准备在2037年把航天员送上火星。美国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并通过利用太阳能来减少空间站的  相似文献   

5.
政策     
《太空探索》2013,(5):54
针对美国对其欧洲导弹防御计划进行调整,俄罗斯国防部官员表示,在俄罗斯得出相关结论前,美国应向俄罗斯做出解释。美国国防部长此前表示,美国将放弃在波兰安装升级型拦截弹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在美国西海岸安装14枚新拦截弹。2010年11月,俄罗斯和北约在里斯本峰会上最初同意在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建设上开展合作。然而,由于北约拒绝依法承诺该系统将  相似文献   

6.
1987年9月17日~18日美国航宇局就空间站的研制合作问题与加拿大举行商谈会议。在空间站使用上,双方意见出现严重分歧,使谈判破裂。他们期待着在1987年底在华盛顿召开的欧空局、日本及加拿大多国协商会议上再进行协商。国际空间站合作伙伴都希望取得一致意见。美国航宇局与加拿大协商的主要问题如下: 1.美国国防部参加问题美国坚持在协议书上不写入限制国防部的使用,加拿大则主张应在协议书上写明,而美国不同意。 2.运用空间站方式加拿大提出由一国际组织使用空间站,并且最少使用一年,以调整参加国的利害得失。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凯伊·戴维森曾披露美军曾打算在月球上引爆一颗原子弹。接着,曼哈顿科学家爱德华·泰勒又在最近出版的《原子能科学家》杂志上披露了更大的内幕: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且欲宣布月球归美国所有,不允许其他任何国家染指。结合美国军方现在的举动,相信媒体曝光的不仅仅是历史。1961年5月25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一次国会演讲中提出了“把人类送上月球,又能让他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8年后的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把人类的…  相似文献   

8.
闲话登月②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宇局华盛顿总部宣布:最早在2015年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长期停留,为下一步进行载人火星探测等做准备。这不禁让人回想起,1961年5月2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演讲时宣布美国将在60年代结束前登陆月球的情景。时隔30多年,不管布什此举是否是其竞选总统的策略之一,月球探测再次抓住了公众的眼球。这里,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30年前的登月壮举。  相似文献   

9.
闲话登月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宇局华盛顿总部宣布:最早在2015年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长期停留,为下一步进行载人火星探测等做准备。这不禁让人回想起,1961年5月2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演讲时宣布美国将在60年代结束前登陆月球的情景。时隔30多年,不管布什此举是否是其竞选总统的策略之一,月球探测再次抓住了公众的眼球。这里,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30年前的登月壮举。  相似文献   

10.
行仁 《国际太空》2003,(11):27-32
□□2003年9月21日,美国 “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如期坠入木星大气层销毁,从而完结其14年的太空探索使命。这也是美国自1999年以来首次控制探测器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坠毁。 美国航宇局(NASA)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对  相似文献   

11.
钱峰 《飞碟探索》2000,(1):44-45
1957年当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时 ,曾在冷战一方的美国引起不安。以后 ,尽管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也没能弥补美国人的遗憾。且不谈历史背景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 ,使美国人自1814年白宫被英国人焚烧以来第二次感觉到敌对国的威胁。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环地球飞行成功 ,又一次震动了肯尼迪政府。它表明 ,前苏联不仅能在航空航天技术上大大超前于美国 ,还有可能在冷战中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信任。美国当时的副总统约翰逊说 :“冷战中 ,不掌握空间技术的先导权就意味着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一招。…  相似文献   

12.
高歌 《太空探索》2005,(8):28-29
2004年10月9日,美国航天科学家马克西姆·费格特(MaximeFage)博士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家中不幸逝世,终年83岁。在美国航宇局工作期间,费格特为美国的载人太空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水星”、“双子星座”和“阿波罗”飞船之父。马克西姆·费格特1921年8月26日出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个有法国血统的家庭。当时他的父亲作为一个有名望的医生正在英属洪都拉斯从事热带病研究,于是费格特降生在异国的土地上。1943年,费格特从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毕业,获得机械工程学学士学位。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是他穿上军装,成为美国海军的一名…  相似文献   

13.
<正>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0月12日,美国总统卡特概述了指导美国今后十年空间活动的一项新的空间政策。这里刊载的是白宫公布的美国民用空间政策的第一部分。本刊第五期将继续刊登其第二部分。有关美国对这项空间政策的一些评论,《国外空间科技动态》在1978年第八期和第十二期上已有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     
文青 《国际太空》2006,(10):32-32
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与欧洲航天局拟在空间站部署天线2006年8月23日,能源火箭航天公司负责人谢瓦斯特雅诺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该公司与欧洲航天局准备在“国际空间站”上部署一根长12m的天线,这将意味着通信领域的突破。美国公布新的商业火箭发射安全准则2006年8月25日,美国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5日,美海军在阿灵顿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上宣布,Block 2型滚体导弹(RAM)达到了初始作战能力状态。RAM导弹由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发,是世界上能力最强的反舰巡航导弹防卫系统之一,39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累计为美国纳税人节约了8亿美元费用。新型RAM Block 2导弹可为美国和盟国拦截目前最先进的反舰导弹。两年来美国与德国进行的一系列开发与部署测试达到了新高度。相比于此  相似文献   

17.
下表是说明美国航宇局与国防部每年空间经费在整个空间预算中所占的百分比、民用空间预算每年增长的变化情况、美国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每年全部空间经费占联邦总预算的百分比。例如,按表中所列,美国1979年在空间方面所花的钱为当年联邦政府总预算的1.49%,其中52.12%的空间经费是花在航宇局的民用空间活动上,而45.63%花在国防部的军用空间活动上,剩余部分则是花在政府其他部门的空间计划上。1979年美国总的空间预算(包括航宇局和国防部)比前一年增长了13.7%,扣除当年7.8%的通货膨胀率后,可以认为还是有所增长。但是,由于民用部分的空间经费只增长5.9%,因此和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5月29日和新华社《参考资料》1978年6月24日(下午版)报道:卡特于5月11日签署了一项有关空间政策的文件,这一文件为美国所有军用和民用空间计划,确立了统一的空间政策。这是自1961年肯尼迪总统保证美国要在六十年代把人送上月球以来第一次宣布美国的空间政策。它的重要影响是,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月30日报道,美国航宇局宣布,根据对人类航天计划的考量,决定在2035年把人送上火星。但报道称,美国无法独立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各国航天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中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合作对象。美国航宇局首席科学家埃伦·斯托凡在英国各地的一系列访谈和讲话中,简要介绍了在未来20年实施火星登陆计划的情况。她表示,将人类送上火星是美国航宇局的"首要任务",虽然完善所有相关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美国载人航天的新时代,也是商业航天的新篇章,更是将要镌刻在史册上的全人类共同的荣耀。自航天飞机退役后近9年来,美国航天员第一次乘坐美国载人飞船,由美国火箭从美国本土发射进入太空。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5月30日15:22(北京时间5月31日03:22),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的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将执行商业载人计划第二次验证任务(Demo-2)即首次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