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ERJ145增强维修计划获得批准StrengtheningMaintenancePlanofERJ145Approved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近日宣布ERJ145飞机增强维修计划已获得巴西国家适航当局——宇航技术中心(CT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J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最终批准。这个计划包含了延长飞机C检监测间隔时间。新批准的ERJ145飞机维修计划把C检间隔时间从原来的4000飞行小时延长到5000飞行小时(或飞行周期),维修间隔时间提高了25%。该维修计划可以为全球经营ERJ145飞机的客户们显著节约运营成本,同时能保证飞机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山东太古5条维修生产线9…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温度控制活门所处飞机系统、作用、原理及故障类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维修措施,总结维修经验,为企业打造维修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空客公司由A320系列飞机改装成的公务机ACJ和波音公司由波音737系列飞机改装成的公务机BBJ的低利用率维修方案,并对比飞机正常利用率方案,依据飞机维修大纲制定政策及程序(PPH),为研究国产民用运输类喷气式飞机低利用率维修方案提供分析方法与输入。  相似文献   

4.
<正>5月16日,山东太古(STAECO)新增CCAR 145维修许可增项,增加了环球快车飞机高级别定检、CRJ900飞机定检以及波音737-400飞机客改货的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波音737NG飞机HGS4000系统加装能力(VSTC132)和空客A319/320/321飞机CDSS加装能力(VSTC191),维修能力得以极大增强。2013年,STAECO除巩固现有机  相似文献   

5.
民用飞机上滑梯(筏)是在飞机出现意外事故需要紧急疏散人员时协助人员从飞机上快速安全撤离的重要设备,滑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民用飞机上不可缺少的关键系统[1,2]。本文结合实际维修工作经验,对滑梯维护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深入研究各个故障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维修方案,研究结论可为滑梯修理提供技术参考,提高滑梯故障隔离的可靠性和维修工作效率,保障滑梯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飞机维护理论和思想是科学和正确的,但在实际飞机维修过程中却没有从本质和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或故障,这不仅会影响排故的彻底性和航班正常性,对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利的。根据对飞机系统部件故障分布特性的研究,从概率的角度,通过收集大量的飞机维修工作记录或部件更换数据而建立相应数据库,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计算和估算出飞机系统部件故障分布律、分布参数和部件重要可靠性数据;揭示了飞机系统故障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研究目的和科学运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航空器,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贝迪克凌云(宜昌)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英文名称BELINCO),是凌云集团与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IAI)合资组建的民航MRO企业。自2016年1月挂牌运营以来,公司在创新企业治理结构的同时,致力于维修能力建设和维修市场开拓,一年一个新台阶,飞机定检、喷涂、改装、部附件维修和维修资质培训等业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飞机上的机载设备出现短路故障不但会损伤飞机本身,严重时可能危及飞行员和地面维修保障人员的安全。通过对出现的短路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提出排查、处置及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航空装备的维修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对未发现故障(NFF)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航线维修工作特点,编制了NFF件处理逻辑图,提供了系统的NFF件解决方案;在对NFF件的可靠性管理过程中引入闭环控制方法,从航线维修和部件修理两个方面入手,给出了减少NFF件的方法,对消除由NFF件造成的飞机运行不良影响、降低维修费用、提高部件修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老龄飞机的故障控制方式,阐述了预防性维修和及时处理故障在老龄飞机保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飞机机载维护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客户要求的飞机检修,以达到最小的维修成本和操作成本,达到最大的操作可靠性,因此在飞机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机载维护系统。从机载维护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安全与维护、飞机机载维护系统(OMS)故障处理、系统接口、维护处理、人机接口进行了探讨,希望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飞机机载维护系统,扩展设计思路,设计更好的机载维护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LDRA Testbed的飞机中央维护系统覆盖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测试工具LDRA Testbed实现了飞机中央维护系统的覆盖测试工作。以飞机中央维护系统的主界面源程序为例,通过测试过程说明了工具在飞机中央维护系统测试中的成功应用,并达到了一定的语句覆盖分析和分支覆盖测试率。给出了软件的测试流程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使用LDRA Testbed工具,可以大大提高飞机中央维护系统的软件测试效率,同时也能够满足航空业界的软件标准DO-178B,并获得了规定的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测试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OPN和UML的导航装备维修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与UML模型的系统层次建模方法,结合UML和Petri网分析方法的各自优势,首先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描述和分析地面导航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动态特性,然后按照一定的映射算法将Petri网模型转化成UML模型的状态图和顺序图,描述地面导航装备维修系统组织结构和系统的静态特征。最后验证了这种方法在地面导航装备维修保障系统建模应用中的实效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中央维护系统概念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航空界研制开发了民用直升机的健康与使用状况监控系统(HUMS),并将这一概念引入军机,先后建立了用于军用直升机的联合先进飞机健康与使用状况监控系统(JAHUMS)项目和用于歼击机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项目,本文基于当前国外HUMS的发展状况,借鉴JAHUMS和PHM的构想,将HUMS概念引入到民用固定翼飞机中央维护系统(CMS)中,对CMS概念、应用和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面向A320维护训练器的飞控系统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320维护训练器的故障诊断的要求,利用一种改进的概念图的方法完成了A320方向舵系统的仿真建模,并以飞行增稳计算机的人工配平功能为例进行了建模及仿真验证。经A320维护训练器实际验证,该建模方法简便有效,可以扩展至整个飞控系统及A320其他系统的建模。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部队外场新换装飞机使用维修保障支持难度大、外场服务保障能力有限等问题日益凸显。依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立飞机维修保障远程技术支援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飞机维修保障远程技术支援系统组成及功能、系统构成及关键技术和系统工作流程三方面对系统建设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实现高升力系统的故障保护对提高电传飞机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了高升力系统后缘襟翼的架构;针对不对称故障和倾斜故障的监控和和保护方式问题,分析了上述两类故障的监控和保护措施及其工作逻辑,在确定工作逻辑的阈值参数时综合考虑了检测和确认故障、襟翼动力驱动装置的制动过程以及系统机械误等因素;建立了故障保护逻辑的Simulink模型,并对不同的失效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故障保护措施能够很好地监控系统并防止故障蔓延,研究结果对民机高升力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维护计算机是微波着陆系统(MIS)地面设备的重要附属设备。针对微波着陆系统地面设备维护计算机的具体需求,详细分析了微波着陆系统地面设备维护计算机与相关台站的信息交互关系,介绍了维护计算机软件模块组成、通信协议、实现流程及实现的主要关键技术。该软件已成功运行于某微波着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部队目前使用的《航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存在发动机故障信息收集样本小、统计分析预测能力弱等缺点。本文描述了某型发动机故障统计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采用Delphi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通过设计专家评测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FNN)算法,实现了数据库的开放性录入管理、故障的统计及预测、人机交...  相似文献   

20.
Our aerospace customers are demanding that we drastically reduce the operating and support costs of our products. In today's aerospace maintenance environment, the vast majority of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are using paper technical publications, with fixed troubleshooting trees, and manual or semi-automated post maintenance documentation. 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s (IETMs) are at this time being deployed with portable maintenance aids, often an electronic notebook-sized data presentation system, some with expert system based troubleshooting aids. Many of the IETM based systems still require post maintenance documenta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control function is at best, updated when each maintenance task is completed and the vehicle departs. Advances in wearable computer technologies allow us to integrate the maintenance technician with a highly automated, tightly managed support system that will significantly reduce support costs and turn-around time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intenance. A “Portable Maintenance Terminal” is a wearable computer configured to meet a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eds. The Portable Maintenance Terminal (PMT) will place the maintenance technician in the loop with the support system. Wearable computers are intended for use in locations where easy access to a desktop computer or laptop is not practical, or where operators are required to have their hands on the job rather than being busy with a computer. The wearable PMT can provide a hands-free, heads-up, network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