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好几个航空公司的常旅客,一般不会刻意去选择哪个航空公司的航班。现在的乘机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只坐大飞机,这是我的原则。""现在的我没有任何休闲和放松,每天就是来回于三个地方:公司、家和客户所在的市场,其他地方从来不去,至少最近一年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孙昊牧 《今日民航》2010,(12):54-55
"现在短途的飞机确实已经没有优势了,因为你去机场、到机场的安检、飞机关了舱门很多时候还要排队等待,这个时间太长了。""因为常坐飞机我也掌握了一些规律,下午2点以前飞,绝大多数都能正点,2点以后飞就很容易延误。当然这个也还需要考证。"  相似文献   

3.
"在飞机上看风景,真的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基本上不会看书和报纸,就是一直在看风景。""我几乎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看看人家的风水,形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很多地方都经风水师指点过,我在看的时候也是在学习,看人家是如何摆设和处理的。"  相似文献   

4.
"现在航班的服务不如以前,更趋简单化了。餐食的选择余地很小,也缺少变化。""在飞机上捧一本古诗词会有点古怪,但是我觉得这些词能给人最好的陶冶,从古诗词中能够领略到古人那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天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鬼"在独自飞行。他们套着鲜艳的大口袋,一脸无所谓地坐在客舱的座椅上,老练又幼稚。一位把儿子送上飞机的老爸都忍不住好奇,要飞行2小时,儿子的PSP又放在包里拿不出来,他在飞机上到底是怎么过的?"我就和周围的人聊天啊,后来他们都睡着了,没劲。然后我就数羊,数到246只,就到了。"小儿子的回答,认真又天真。  相似文献   

6.
机长的用途     
许丁丁  王梓超 《今日民航》2010,(11):128-128
飞机落地停稳,打开舱门,准备下客。一位地面执机员迎头就问:"你们机长在飞机上吗?"我一时语塞,同时出现"一过性"幻觉,难道这飞机是我开过来的?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朋友的求知欲,纷纷问我,飞机一定是机长开的吗?机长不是管理人员吗?我才知道,我们那勤劳善良勇敢朴实的机长,只因名字多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作为航空服务来说,想走到国际的前列,中国民航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如航餐可加入一些养生的内容,哪白是一杯胖大海的茶。""飞机上是阅读报刊的好地方,我觉得现在商务舱的杂志是没有问题的,一般两到三个小时的飞行,我就能把舱内的报刊全部看完,其实相对来说数量还是少。"  相似文献   

8.
驾驶舱来了4个飞行员,这在平常是少见的。现在飞机先进,不需要蛮力,一般都是两人制。趁送水之机,我代表整个好奇的乘务组向他们提问,机长答:"攀枝花机场是全中国最难飞的机场,九寨都排在第二,所以派两套机组。"  相似文献   

9.
看 飞机!     
看飞机的有一群人,而且这个群体正在壮大。他们或是拍飞机,或是听飞机,又或者仅仅是看着飞机发呆。他们大都不会开飞机,但却知道大多数飞机的身世家谱,性能特征。他们被统称为"飞友",有数据称这样的"飞友"在全世界有5万到10万人。"飞友"们的爱好可能不太容易被理解,但撇开狭小的客舱和讨厌的延误,只是看一些庞大的物体在头顶划过,你是不是也会有大叫的冲动呢?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飞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业内人士,我最关注的还是有关民航的内容。杂志里每期的《私人飞机》栏目我都很喜欢,尤其是你们会介绍欧洲的单一天空管制计划,这个对业内外的人士都是很重要的信息。至少对我们而言有很大的借鉴。我们现在延误的情况比较多,有时候机组会简单地解释说是"流  相似文献   

11.
洋洋 《今日民航》2012,(12):122
我们每次在飞机上的工作位置,都是按照飞机门的号码来编排的。上次飞行时,洋负责一号门,客舱服务是要和三号门的同事一起工作的。飞机起飞后,我的"三号"一直没有现身,我就先做准备工作了。没过一会儿,连跑带颠的一个小帅哥同事呼哧带喘过来问我,"你是一号门吗?原来咱俩一起搭档啊,我还以为我是和四门一起搭档呢!"  相似文献   

12.
来信     
《今日民航》2013,(7):19
温暖的碎时光看杂志是我在机场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每回在机场候机,我不愿上网,也不想闲逛,就是爱翻阅各种报刊杂志。最早看见《今日民航》杂志是去年春季的时候,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封面上的一个标题,叫"飞机上的浪漫往事",那会儿正好是情人节前后,这一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仔细阅读了里边的文章,感觉做的真的很棒。作为普通  相似文献   

13.
"我不太喜欢飞机上的记载娱乐点拨设备,里边的电影也基本不看。我很期待以后飞机能够实现上网。""机舱舱口有各种报纸,我一般参考消息拿的多一些,我更喜欢看新闻性的东西。民航业内的刊物如果在可读性上更下功夫,也许会受到更多旅客更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麦子 《今日民航》2013,(7):44-51
"你让我下飞机抽根烟,反正飞机也不飞!""先生,请您谅解,现在舱门已经关闭,飞机正在等待起飞,乘客不能下飞机了。"这是6月17日9时50分发生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一幕。从天津飞往杭州的航班因"航空管制"原因,延误起飞,乘客余某以"下飞机抽根烟"为借口想要闹事督促飞机决点起飞,与机组人员发生争执。当民警赶到时,又遭到余某同行朋友胡某的阻挠,他们不理智的行为不仅令原本马上要起飞的航班又延误了105分钟,还换来了严厉的处罚,两人被依法行政拘留10天。这样的事件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近年来,延误以及由它引发的各种问题,一直困扰和考验着中国民航。据《2012年全国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航班正常率为74.83%,相当于每4架民用航班中,就有一架航班出现了延误。这个结果是包括旅客、航空公司及机场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那我们的航班究竟为什么会延误,延误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不是抛给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所有人。  相似文献   

15.
正新冠疫情对全球航空业的影响非常巨大,但这一年多来,公务航空的收益却是越来越好,全球公务机包机业务已经恢复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全球公务机市场充满活力,也催生了很多新飞机的购买力量。现在市场上新机型的种类很多,客户应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飞机?我觉得现在是时候提出一些问题,以及回答这些问题的新思路,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飞机上是我最重要的休闲时间之一,我很享受飞行。""做对的事,财富就会随你而来。"年过50的金瑛哲现在仍然保持每个月五六次的飞行,还好大部分是在韩国、中国、迪拜、日本、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间飞来飞去,时差不会搞得人黑白颠倒。金瑛哲开玩笑地说自己至今飞过至少1000多次了,还没有碰上过任何的飞行事故或者劫机这样的突发状况,是多亏了上帝的保佑,很幸运。  相似文献   

17.
A320飞机电传侧杆操纵与自动配平飞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7年4月份,我参加了A320改装训练,通过理论学习、模拟机训练以及现在的单飞对A320飞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A320飞机上采用的电传侧杆操纵和自动配平的技术印象更为深刻,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我碰上过一个喝醉的人在飞机上说了句‘大家同归于尽!'结果所有人都被请下飞机重新安检,耽误了快3个小时。这两年媒体对这种事的报道多了,但我觉得这也是把双刃剑,有些人可能会借此故意闹事。""飞机上音乐、电影的更新太慢了,对常旅客来说,来来回回都是—样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航》2009,(4):45-45
"这个星期天,我过得最开心。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过去未曾见过的飞机、导弹等航空利器,真是大开眼界。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这是北京高二学生刘海滨在他的日记里记下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香港是购物天堂。我想说,香港是美食的天堂。我敢打赌,如果你去问到过香港的人:"最怀念的香港美食是什么?"大多数人会回答:"云吞面。"事实上,包括美食家蔡澜先生在内的很多人都"抱怨":"为什么飞机上不能提供一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