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楚才 《国际航空》2001,(11):14-16
中国一旦加入WTO,民航是否就要全面开放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外国航空公司要来华经营国内航线,就一定会与我国的航空公司进行竞争?航空公司进口飞机,是否就要降低关税或实行零关税?……其实,这些都是误区。本文将深入剖折WTO对中国民航真正的冲击,正视民航改革中最需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我国航空公司的困境与反思 在经过1989至1995年的高速增长期之后,中国民航业明显放慢了增长速度。最近几年,我国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连年滑坡。1999年的经营虽然稍有好转,大部分航空公司仍然处于亏损或微利经营状态。而在同一时期,欧美与我国周边地区航空公司经营利润却连年增长。1999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税后利润12.35亿美元,人均工资与盈利 分别达到5.97万美元与1.3万美元;香港国泰航空公司税后利润21.91亿港元,人均工资与盈利分别达到55.19万港元与16.6万港元。我国航空公司缘何落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得利于“上海”这个优越的地缘环…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航空周刊》新近发布的“年度运营表现最佳航空公司”榜单中,前十佳多为廉航等中小型公司。这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多大型且臃肿的传统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4.
概述 全球航空产业尚未为眼下的经济衰退时期做足准备,航空公司要发展壮大,达到期望的战略规模就必须进行产业整合,然而规章制度及地方政府的意愿却在妨碍这一整合趋势。历史燃油高价格扼杀了航空公司的利润,整体来说,行业的金融状况还未从“9.11”事件的余波中恢复过来。  相似文献   

5.
作为盈利企业,从资产负债表上看,企业的财务状况处于非恶化状态,从利润表上看,企业取得了一些利润,但是,企业为满足经营活动的连续性还要不得不借入资金,这是为什么?作为一个亏损企业,从利润表上看,企业没有获得利润,但是,企业并不是在只有借入资金的情况下,才能继续生产经营活动,这又是为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分析现金流量表中找到答案。企业的现金状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判断航空公司和机场公司经营状况好坏,现金比利润更重要。现金犹如企业日常运作的“血液”,对现金流量表分析,可初步得出企业日常运…  相似文献   

6.
ARINC的标准化航空电子修复和测试环境(SMAR)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使ATE通过提供测试计划,更加灵活、更加牢固,可允许SMRRT的ATE能互相传输.问题在于,我们花费得起吗?在航空公司中,意见是不统一的。Delta航空公司领导方组成员马丁·期特瑞说:“SMART已经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是在工业上”.斯特用将问团的一部分归结于航空公司经济的衰退,它正在SMART研究当中就受到了打击.无数的观席家也都提到了ShaRT使用省用的高昂。不是所有的人都使用SMART.例如波音777ATE、ATS-195就放弃了这一标准.波音在五…  相似文献   

7.
浅谈航空公司航材库存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材成本在航空公司的成本支出中占有了接近一半的比例,从而占有大量的资本,因此库存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民航重组以后,几家大的航空公司的航材储备量的增加,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航空公司的航材管理,而是需要从集团整体上来对航材管理,所以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必须随之更新。而库存管理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库存数量。库存问题与顾客服务密切相关。航材的内部顾客主要指航空公司内部的航材供应部门或者是独立的航材公司,而外部顾客群主要是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总是希望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就能获得所需的航材。如果内部顾客面对的是空的库存,那航空公司的利润生产过程就会被阻断;同样,如果外部顾客不能实现其购买行为,他们就会转而同本公司的竞争者进行交易,而库存管理其宗旨就是平衡持有库存的成本和不持有库存的成本。本文正式基于此点考虑提出如何降低库存成本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1日的《新闻周报>发表文章批露,在1月12日结束的全国民航2005年夏秋季国内航线航班经营许可评审会上.民航总局副局长李军称“去年在油价大幅上涨的不利情况下,中国民航业全行业利润达86.9亿元,一年赚了10年的钱”。仅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全年实现利润就达到539亿元、减亏增利72.3亿元。  相似文献   

9.
媒体集萃     
民航业86.9亿利润的背后2005年2月1日的《新闻周报》发表文章批露,在1月12日结束的全国民航2005年夏秋季国内航线航班经营许可评审会上,民航总局副局长李军称“去年在油价大幅上涨的不利情况下,中国民航业全行业利润达86.9亿元,一年赚了10年的钱”。仅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全年实现利润就达到53.9亿元、减亏增利72.3亿元。而在过去6年中,中国民航业4年亏损、2年赢利,总共亏损了18.6亿元。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整个民航系统在2004年赚的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空公司在股市上的“圈地”。这就意味着民航业在2004年的佼佼业绩并不完全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航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最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部门齐全、分工合作、基本按市场经济运作的“大民航”行业。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深入,关于民航价格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成为民航总局、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内部人士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例如航空公司的票价能否像发达国家那样随便“打折”?已经企业化了的机场可否自行制订标准向航空公司收取起降费和旅客过港费?政府是否还应对某些企业(包括航空公司、机场公司、航管部门等)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水平进行监督管理?等等。显然,只有明确中国民航价格体系的构成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1.
《国际航空》2011,(2):78-78
《迷航:航空运输经济与营销》 过去的几十年间,全球航空运输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令人迷惑的是,航空公司的业绩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许多航空公司即使经营业绩较好,其利润水平也非常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航空公司为什么常常迷失方向?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12.
“超售”是一种国际惯例,起源于航空公司在传统销售模式下,向旅客提供的一种免费自由变更行程的服务,允许已定妥座位的旅客变更其旅行航班,不需要同时通知航空公司取消其已经确定的座位,而只需要在新的旅行之前申请新航班的座位。继而造成主要是在旺季,座位资源紧张情况下的部分座位虚耗。在淡季,可使用座位数量远远超出实际使用座位,座位虚耗导致的矛盾并不突出。但是在旺季,座位资源紧张情况下,座位虚耗就意味着一些旅客占用了座位没有使用,而其他一些急需要这些座位的旅客却不能得到。为了使资源利用最大化,航空公司进行了“超售”(在目前欧美的许多低成本航空公司取消了这项服务,旅客变更航班需要预先向航空公司申请同时付费,而航空公司则不做“超售”)。“超售”在我国是公众对民航除了“航班延误”以外抨击最猛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对公众的宣传引导不够,更主要的是航空公司在“超售”管理,特别是发生拒绝旅客登机事件时,航空公司缺乏有效的处理和补偿措施,损害了旅客的利益。2007年4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旅客肖先生告南航“超售”要求赔偿胜诉。此案的判定必将会对民航销售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在本期特别选用了一篇关于“超售”的文章,希望能引起民航更多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媒体集萃     
“跑马圈地”既害旅客又坑航空公司新华社11月13日发布记者林红梅的文章《“跑马圈地抢市场”能使航空公司胜出么?》指出:旅客遭遇航班延误,表面上是“因航空公司飞机调配,飞机晚到”。在飞机调配的背后,是航空公司把航班排得太满,令飞机喘不过气来。文章指出,今年我国航空公司亏损的原因,除了油价上涨,还有大打价格战造成利润损失。航空公司购买飞机热的动力是为了扩张市场。这如同跑马圈地,谁的航线先开到,谁的飞机先飞来,市场就是谁的。于是,各航空公司拼命开航线、加航班,虽然两年增加了200多架飞机,航空公司的运力仍“不够用”。一架飞…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工厂取得了“资质证明”,产品也取得了“国际通行证”,但并不意味着就有了销路。目前,这两架中国造的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飞机,仍停在大场上飞厂试飞站,无人认领,还要让财务早已捉襟见肘的上航公司负担维护费用。人们会问:不是民航早就答应认购5架自制的MD90了吗?怎么又不要了? 按现行体制,是由民航总局统一审批各航空公司的购机申请,据说,这几架MD90飞机,总局指定了某地方航空公司购买。但该公司属于股份制公司,争辩说本公司主力机型是波音系列,规模又偏小,无法买MD系列的飞机,但上面维持原判。…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完善现金流的管理对于航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比获取利润的能力更加重要。如果一个公司长期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她必将倒闭;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获取适当现金流,以偿还到期债务,那么,她就面临破产的威胁。实际上在航空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如果关注现金,利润将是自然的结果,但如果仅仅关注利润指标,  相似文献   

16.
1996年4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民航改革工作会议的中心话题是“两老一新”。“两老”是:究竟是六大航空公司所在地的“一分为三”体制好,还是新疆、云南的“三合为一”体制好?怎样处理好分公司、地方航空公司与省局的关系?“一新”是:总局改革方案中关于各省局改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既是政府机构又成为各省机场管理总公司的提法,与坚持政企分开是不是矛盾?南京会议对这些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总局改革方案中提到的其他设想,例如改革目前中航油的政企不分现象等,也还没有动手实施。在南京会议上,地方民航企业的代表们偶尔聚谈,有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恐怖袭击的后果之一,美国的民航业几乎财政瘫 痪。虽然联邦政府的一揽子援助措施会对其有所帮助,但至少有一或两家骨干航空公司可能破产。 不少于五家的航空公司被列入了“最危险(航空公司)”的名单,它们是AirTran航空公司、美国西部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和合众国航空公司。这是依据它们的现金储备以及贷款能力来估算的。 其他因素还有赖于联邦政府援助华盛顿计划所批准的(资金)数量以及什么时候才可供使用,在未来的几周之内,会出现一个航空公司破产的高潮。另外一方面,那些占美国整个航空运输运力8…  相似文献   

18.
12月3日,“星空联盟”的6家成员航空公司宣布该联盟已组建了一支专二负责管理的队伍,它将执行由成员航空公司总裁在军约热内卢会议上共同制定的5年经营计划。这一举动被航空公司的总裁们称为是“星空联盟”自1997年5月14日成立以来的一个自然进化步骤。同时该联盟也想以此来面对即将到来构航空承运人之间的新一轮激烈竞争。从现在开始,这个占全球最著名的几家航空公旬组成的联盟将由一个由成员航空公司总裁亲手组建的固定的核心行政组织领导。一周这个新成立的管理董事会在芝加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主席是汉莎航空公司估FriedelRoedig副…  相似文献   

19.
被称作21世纪“珍珠港事件”的“9.11”早已度过了它的周年忌日,惊魂未定的北美骨干航空公司仿佛仍在恐怖劫持之中,迟迟未能从这场恶梦中苏醒过来。继合众国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以后,曾经执世界航空公司业牛子的明星联里的台柱美联航,最近又向破产法庭俯首称臣,递上了降表。连景况较好的达美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穆林也发出了警告,2002年美国航空公司的亏损将比发生“9.11”的2001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舍达到史无前例的100亿美元之巨。美国感冒,加拿大打喷嚏。枫叶航也在劫难逃,一直在“烧家具取暖”,靠出售飞机后回租所取得的现金来填补亏损。虽然它的财务状况在去年二、三季度稍有起色,但北国的漫漫冬日,尚无尽时。北美航空公司的困境,已经引起各国民航管制当局的密切关注。航空公司业不是一般的产业,可听凭“着不见的手”主宰企业的生死。美国政府动用150亿美元的补助与担保使航空公司能“劫后余生”,就是一个明证。如果美国政府不继续采取有力的措施,每一家骨干航空公司都不得不诉诸于破产保护(美国交通部将年收入达到10亿美元的航空公司定义为“骨干航空公司”。本文特指传统上以经营枢纽辐射航线网络为本的大型骨干航空公司,例如美利坚航、联航、达美航、西北航、大陆航、合众国航和枫叶航等)。如果说像美联航这种世界数一数二的巨无霸在平日里是一只猛鹿的话,那么在破产保护期间则是一头饥不择食的蛾狼。通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此时会被抢夺现金流的疯狂所取代。忙于重组与整合的中国航空公司不能隔岸观火,须谨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穷则思变。北美的航空公司向来是世界航空公司业的旗帜,是同行公认的一系列创新的源头。太平洋彼弃正在演绎航空公司业空前复杂的案例,放置于绝境的骨干航空公司正在左冲右突、上下求索,希冀闯出一条新的生路。从它们的现状与新的战略走向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湘山 《国际航空》2002,(10):18-20
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美国第七大航空公司——合众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8月11日向该州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从而该公司成为“9.11”事件后首家破产的美国骨干航空公司。 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Airlines)很有可能步其后尘,自“9.11”事件以来,美联航面临着每天10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已于6月份向美国航空运输稳定委员会正式递交了18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申请,如果不能获得通过,就极有可能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