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1,(12):44-47
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海王星是位居第八的行星。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海王星是个浅蓝色的圆球。这使人们联想到蔚蓝色的大海,故而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叫它,中文就译为海王星。 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以后,天文学家又发现其理论计算轨道与实  相似文献   

2.
闻新  周一凡 《太空探索》2012,(10):60-61
谁发现了天王星? 在1781年以前,人们一直把天空中天王星这个亮点当作是一颗恒星,直到天文学家威廉.赫胥尔一系列观察才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最初,赫胥尔感觉“天王星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运动,不像是恒星,也不像是彗星,因为彗星是在很扁的椭圆轨道上移动,而且也没有发现它的彗发或彗尾,很像是一颗行星”。但他不敢肯定自己的感觉。后来他继续观察天王星的运动并推算出了它的轨道,最终确定它是一颗行星。两年后,也即1783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证实赫胥尔发现的是一颗行星。  相似文献   

3.
尹怀勤 《太空探索》2001,(11):44-46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天王星居于9大行星中的第七位。它是1781年由旅居于英国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偶然发现的。6年后,赫歇尔还发现了天王星的两颗天然卫星天卫三和天卫四。天王星的发现,使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4.
其实太阳系的行星数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很久以前,天文界只知道共有6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随着天文学理论和观察技术的发展,到了1781年人们发现了天王星,可是对该星轨道的计算结果,总是跟实际的观测有出入。这个疑惑引起了当时天文界的争论。一方认为,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有限,在太阳至天王星这样的距离上,也许要修正了;另一方则把这个问题归结为,有一大天体存在于天王星近旁,正是这个未知天体对它施加的引力,才出现了该星的轨道异常。以后又有两位年轻的天文学家,各自独立地做了理论计算。1846年,人们在他…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5日,NASA称其“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已证实了首颗太阳系外宜居区内的行星。法国天文学家今年早些时候证实发现了首颗满足支持生命的关键要求的岩质系外行星。但“开普勒”望远镜2009年首次观测到的开普勒22b是得到NASA证实的首颗这类行星。所谓得到证实,是指天文学家已3次看到该行星从其母行星前方通过。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物体在扰乱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对一般人来说,“扰乱”一词的意思是“破坏人的心理安宁”,而对研究行星复杂运动的天文学家来说,这个词有着一个科学上的含义,简而言之,当一个行星或空间的一个物体下能够走一条确定的路线,那么,它就被“扰乱”了.在这个意义上,外层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就被扰乱了.与其说夭王星和海王星有一条环绕太阳运行的平稳轨道,倒不如说它们有自己的摄动轨道.许  相似文献   

7.
正自1995年瑞士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公转的行星飞马座51b以来,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搜寻和研究就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天文学最前沿、最热门、最令公众感兴趣的领域。从事这方面观测的天文学家,被人们形象化地称为"行星猎人"。在行星猎人的不懈努力下,到2018年3月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美国天文学家意外发现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神秘天体。它正以光速运动着,所到之处贪婪地“吞食”着恒星和行星,甚至部分星系。天文学家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目前这个“宇宙怪物”距地球只有几万光年远,并正朝我们的太阳系方向运动。预计再过几年时间,它便会莅临我们地球,大有吞没整个太阳系之势。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太阳系是一颗恒星和多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类似太阳系这样的行星系统,以期发现地外生命。自1995年10月6日两位瑞士天文学家首次在恒星飞马座51附近发现1颗行星环绕其旋转以来,天文学家已在银河系中20多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发现了行星。但遗憾的是,所发现的这些行星大多是单独的。  相似文献   

10.
正行星本身并不发光,因此行星的探测难度要高于恒星探测。即便是处在太阳系内的天王星、海王星,由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较远,在夜空中的光芒较为暗弱,人们直到近代才确认它们的存在。而对于其他恒星附近的系外行星,与我们的距离都在数光年之外,观测的难度比太阳系内的行星还要大很多。随着天文学观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天文学家们独辟蹊径,利用系外行星引发的中心恒星观测特征的变化来间接推断系外行星的存在。目前,探测系外行星常用的方法是视向速度法和凌日法,引力透镜法、脉冲星法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27日,美国航宇局宣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首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以外1颗行星的大气层。包括该星在内,人类迄今已经发现71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但观测到行星拥有大气,这尚属首次。这一发现为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苏宜 《太空探索》2004,(6):34-36
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天上有5颗行星:金、木、水、火、土。望远镜发明之后,天文学家相继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加上地球,并称为太阳系九大行星。虽然一直有人企图寻找第十颗大行星,结果总是没有成功。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但是,近年来,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受到动摇,很多人建议将它开除出九大行星的队伍。其理由何在呢?  相似文献   

13.
艰难的探寻     
钱峰 《飞碟探索》2000,(4):11-13
人类寻找地外行星进而发现地外生命的愿望 ,在1999年4月 ,终于有了一点眉目。美国天文学家报告说 ,他们首次发现了已具雏形的外太阳系 ,有3颗行星正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旋转。该外太阳系离地球约有44光年远。不要把这3颗行星想像成与木星一般巨大且无生命踪迹的气体状行星 ,它们的环境状况类似于我们地球。自1995年以来 ,天文学家已发现了大约20颗木星般大的地外行星 ,除了我们太阳系有9颗行星绕太阳旋转外 ,我们还未发现任何恒星有一颗以上的行星绕其旋转的。该外太阳系的第一颗行星 ,是于1996年被天文学家间接探测到的…  相似文献   

14.
威廉·赫歇尔(1738~1822)英国天文学家,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生于德国汉诺威。1757年迁居英国。1757年以后开始专心研究数学和天文学。1782年被任命为英王宫廷天文学顾问。1821年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第一任会长,并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大型反射望远镜观测天象,发现天王星及其两颗卫星、土星的两颗卫星、太阳的空间运动。他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外辐射,编制成第一个双星和聚星表,出版星团和星云表,研究银河系结构。800年为了研制太阳观测用的单色滤光片,赫歇尔较光谱中各个色带的热作用,从而发现了红外线设备太阳光经过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有一位天文学家宣称,他发现了一个围绕着恒星运行的巨大行星。自从1995年以来,已经有500余颗行星被发现。而现在,有两位美国天文学家说,他们有证据证明,有一个行星更接近于我们的太阳系。这个行星拥有木星般大小,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的肉眼也看不见。而天文学家之所以肯定这个行星的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太阳系里有八颗行星,但只有两颗行星有"发现者"和"发现时间"的记载。天王星是威廉·赫歇尔爵士于1781年发现的,海王星是约翰·库奇·亚当斯于1846年发现的。  相似文献   

17.
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称,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我们太阳系以外,大约1/4的行星系统可能都存在类似地球的行星。这个比例远远高于以前的估计。天文学家们早就热衷于搜寻太阳系以外的类地行星了。传统上,人们一般采用扫描搜索法。而这一次科学家则另辟蹊径,他们模拟人类已发现的所有行星系统,找出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地方,最后得出了上述结论。自1995年以来,天文学家已找到几十颗围绕恒星旋转的行星,但常用的方法只能发现巨大的气体行星。然而生命,至少就目前所知,只存在于拥有固体外壳的行星上。只有在那样的地方,水才有可能聚集。一个个头相对较小的…  相似文献   

18.
正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推动了人类对外星生命的探索。1995年1月的一个夜晚,法国南部的上普罗旺斯天文台所在地区正下着雨。一位名叫迪迪埃·奎洛兹的天文学研究生本该进行天文观测,但因天气原因观测无法进行,他只能坐在实验室里编写计算机编码来分析目前搜集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周一凡  闻新 《太空探索》2012,(12):54-55
土星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在太阳系行星中,土星光环最惹人注目,它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漂亮的大帽子,所以,很多天文学家认为土星是太阳系中最漂亮的行星,称它为"太阳系中的宝石"。与其他行星比较,土星环系不仅漂亮,还比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环系都清晰。喜欢观看夜空的人们,利用一个小小的玩具望远镜就可以看见土星的环系。如果通过天文望远镜  相似文献   

20.
庾晋 《飞碟探索》2003,(5):34-36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除九大行星和彗星外,绕太阳运行的小型天体。1801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观测到的小行星约有37.5万颗,其中已计算出精确运行轨道的约有4.4万颗。在这4.4万颗小行星中,有未来可能对地球构成真正威胁的。但天文学家称,宇宙“交通事故”并不常见,直径2000千米以上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几率,约为50万年左右发生一次。2002NT7将于2019年2月1日与地球相撞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天文学家的声明称,依照目前观测到的轨迹,小行星2002NT7将于2019年2月1日与地球相撞。这颗小行星现已成为天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