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5Mn材料多用作既具有较高强度、又具有较大韧性的尺寸较大的零件或弹簧零件,其强韧化多通过等温热处理或其它先进热处理手段来实现。文中介绍了对65Mn采用普通盐浴热处理,通过对淬火介质、热处理零件夹具的改进,来获得65Mn特薄弹簧钢阀片零件HV593的较高硬度,平面平整度达到0.01~O.02mm。  相似文献   

2.
根据固态相变理论,利用零件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引起的变形,解决带孔盘形零件孔径超差问题。为减少零件变形,在缩孔后辅之以亚温淬火工艺,从而达到了挽救超差零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生产实践应用出发,谈了零件设计与切削加工、热处理工艺三者的关系,阐述了设计人员懂得一些切削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方面的知识,对设计出质优价廉产品的重要性;同时,切削加工工艺与热处理工艺有着密切关系,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只有处理好三者相互的密切关系,才能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近年来,国内外热处理工艺的发展,概括地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a.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一步挖掘材料潜力,科学地修订传统的热处理参数; b.离子氮化、多元共渗、流态床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氮基保护气氛热处理等工艺在应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 c.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热处理等新型表而强化热处理技术已在生产中获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零件在热处理后,有时会出现裂纹,通过对裂纹宏观及微观的检查分析,找出产生裂纹的原因,以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循环热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在回火过程中的不连续粗化反应细化合金的组织,循环次数和保温时间对循环热处理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循环热处理工艺通过细化熔模精铸Ti-48Al-2Cr-2Nb合金的组织改善了其力学性能,经过循环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最大拉应变也达到了0.68%。对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分析可知,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方式仍以穿层片断裂为主,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  相似文献   

7.
真空炉在钢和有色金属以及各种超合金的热处理上的应用稳步扩大,正取代包括保护气氛或盐浴这样一些早期的热处理方法。真空炉具有发展用于飞机发动机及其零件的各种超合金热处理所  相似文献   

8.
针对压板在工作中的断裂问题,通过断口、金相分析以及冲击试验,较详细地阐述了零件的断裂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回火工艺选择不当,致使零件有明显的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9.
零件在热处理后,有时会出现裂纹,通过对裂纹宏观及微观的检查分析,找出产生裂纹的原因,以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较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对1420 Al-Li合金的性能影响,并通过试验不同热处理工艺,得到拉伸试样的力学性能均达到了材料的结构以及设计要求。对于1420 Al-Li合金在航天弹头结构件上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地试验分析热处理温度对4Cr13阀片零件金相组织、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证实热处理不当可产生过热组织,当淬火温度超出允许的上限1050℃仅50℃,即1100℃时,σ(?)降低22%;σ(?)降低48%;金相组织观察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超限,残余奥氏体量增多,晶粒愈来愈粗大,线膨胀增加17~3.8%但硬度却并不下降,鉴于残余奥氏体是亚稳态组织,当阀片在700℃高温下使用时,奥氏体分解导致零件尺寸不稳定,使某型号携带式防空导弹的飞行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18Cr2Ni4WA钢采用复合热处理的方法:渗氮+高频淬火,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零件表面硬度不合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试验,选择了一种较经济适用的工艺方案。并可通过化学分析来调整控制槽液各成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抗蚀性能好,孔隙率低,经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可以大大提高,因而增加了镀层的耐磨性,它不受零件几何形状影响,较电镀镍层具有很多优越性。它有着广泛的用途,既可以作为防护性镀层,又可以作为耐磨性镀层,有时还可以代替铬镀层使用。但成本较电镀镍稍贵。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热处理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对热处理工艺全过程实行微处理机定向控制。显然,微电子学数据处理的结果,增强了对热处理工艺全过程的控制能力。电子计算机在热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包括对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工艺过程的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热处理工艺设计及CAD/CAM一体化热处理设计,热处理车间的柔性化(FHS)。欲使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能准确、可靠地发挥所要求的功能,其数学模型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此处,以控制炉气碳势和高频热处理为例,讨论电子计算机对热处理的程序控制及热处理参数的直接控制。  相似文献   

15.
LC9CS板材阳极化处理表面局部发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LC9CS板材加工的底板零件,在阳极化表面处理后发现局部表面颜色黯淡甚至发黑,针对此问题,通过采用金相分析、化学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等手段,经综合分析得出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材料热处理状态不均匀,同时提出可以采用二次热处理(淬火+人工时效)来消除此故障,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6.
研究OCr17Ni7A1沉淀硬化不锈钢经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对性能的影响得出,热处理最高固溶温度不应超过1100℃,热加工温度宜低于1150℃;奥氏体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将使奥氏体稳定化的倾向加重,室温停留时间对最终性能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不同热处理制度在时效温度560℃以上时其性能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7.
加工硬化在工业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强化手段,同时,也能给生产过程中的金属继续塑性变形造成困难。因此,常采用“中间退火”工序以消除其不利影响。经研究试验,用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并减少零件保温时间的快速退火法,代替原来的保温时间长、随炉冷却速度慢的普通热处理方法,对于民品板金件的大批量生产是经济、有效的。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仅有一层氧化色,无较厚的氧化层,此亦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8.
3J_1弹性合金一般采用固溶温度为970℃,加热保温16分钟水冷工艺。生产中发现,由于材料的状态、规格不同,零件的技术要求、用途不同,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3J_1弹性合金性能与工艺做了一些分析,并给出弹性零件、精密构件、螺钉类零件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对PBO纤维分子链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磷含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PBO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使PBO纤维分子链中聚合后期少量的未关环反应趋向完全,使得PBO分子的共轭链长增加,弱键消失,提高了PBO纤维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分子链与链之间排列的有序性,使链与链之间堆砌更加紧密,使得热处理后的纤维较难溶于MSA中;热处理使PBO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并使其表面粗糙化,能改善其表面润湿性能;热处理对纤维强度影响甚微,提高热处理温度、延长热处理时间和增大热处理张力,能提高PBO纤维的模量。  相似文献   

20.
扩压器为焊接结构,钎焊缝多达157处,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因焊缝缺陷导致超差和报废,因此保证焊缝质量、气流通道尺寸等成为产品的工艺难点。通过确定合理的钎焊工艺参数,设计焊接工装,控制零件精度、装配质量以及后续热处理等方法,满足了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