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球坑的温度分布与瞬态热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德鹏  夏新林  贾阳 《宇航学报》2007,28(6):1533-1537
建立了球状月坑表面热辐射与月壤内一维非稳态导热的耦合传热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法结合控制容积法数值研究了月坑的温度分布与瞬态响应特性。考察了月坑表面与平面月表的热响应差别以及月坑形状因子、月坑所处纬度对月坑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月坑表面与平面月表的热响应有明显差别,月昼期间坑内的最高温度总是高于同时刻、同纬度的平面月表温度;低纬度、深度较大的月坑内温度分布存在很大的瞬态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弦函数型式的交变温度模型,开展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传热分析,研究了药柱温度的时滞与分布规律;针对大长径比药柱的温度规律,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构造了等效温度算法。结果表明,大长径比药柱温度的空间分布、时滞性均与径向位置相关,轴向差异不明显;等效温度可近似由肉厚中部偏外侧(约0.58倍肉厚处)的特征点表征,其误差在2℃以内,滞后时间不超过5 min。  相似文献   

3.
利用HJ-1B星热红外遥感图像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中国HJ-1B("环境一号"B)星热红外数据特点,以现有单通道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为基础,开展HJ-1B星热红外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研究,并利用HJ-1B星热红外遥感温度图像研究北京热岛效应,对北京城区热岛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可能的成因作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地表温度分布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性明显,文章得到的HJ-1B星热红外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可以很好的用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智春  夏巍  张蕊丽 《宇航学报》2010,31(3):850-854
为了分析不同温度分布对复合材料壁板的颤振临界速压和非线性极限环颤振幅值的影 响,将壁板面内的温度分布简化为线性分布情况和非线性二次曲面分布,建立了受 热复合材料壁板颤振的有限元模型,并分别在频域和时域内对受热复合材料壁板的临界颤振 速压和极限环颤振响应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温度分布的梯度效应使得壁板颤振临界速压 降低并使极限环颤振幅值增大;而非线性温度分布的曲率效应使得颤振临界速压升高。采用 面内 温度均匀分布的模型求解壁板的颤振边界,既有可能得到偏“保守”的解,也有可能得到偏 “危险”的解,而且当壁板温度分布的非线性效应较强时,不仅要考虑壁板温度分布的梯度 效应,还要考虑温度分布的曲率效应对壁板颤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NASA2005年公布了探索规划,计划2014年前完成乘员探索飞行器(CEV)的开发和实际飞行,于2020年返回月球,而后则逐步抵达和探索火星。舱内活动(IVA)航天服系统需要在发射入轨和任务中止的情况下为乘组提供舒适的防护功能。舱外活动(EVA)航天服系统将需要提供从CEV进行可能的零重力EVA和探索月球及火星的登陆EVA。当前正在研究一种两类航天服体系结构的定义,即IVA和EVA航天服,IVA航天服用于CEV发射、再入和应急EVA,EVA航天服则仅为月球表面灵活航天服。一个重要的考虑事项是早期CEV和随后登月航天服之间的通用性水平.其中一个概念是航天服上躯干构造的最大通用性。 上躯干是航天服的基础。上躯干支撑了生命保障系统、显示和控制系统、头盔安装,提供穿脱口、肩部和腰部灵活性关节结构。因此上躯干结构对生命保障构造、穿脱能力、质量和体积、航天服尺寸和航天服性能(特别是视野、灵活性、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最先考虑的是上躯干材料.历史上,硬上躯干(HUT)是由铝或复合材料制成,软上躯干(SUT)是由双层(涂胶和非涂胶)织物构成的。结构方案包括腰入式、背入式和拉链锁闭式.上躯干结构是早期CEV和后期登月探索航天服系统定义的关键推动因素. 本文提供了对可能的“星座计划”需求、现有上躯干结构和候选材料的评估.本文还讨论了为了满足计划目的,当前ILC Dover正在开发的I-Suit软织物上躯干.通过比较研究评估建议软织物上躯干与“星座计划”航天服相同,能够为满足计划目的提供最佳性能保障.  相似文献   

6.
孙捷 《中国航天》1994,(3):22-23
美国航宇局修改对发射温度的限制美国航宇局已修改了有关航天飞机最低发射气温的规定,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机制(算法),以便在气温超出限定值之后仍能考虑恢复发射。这些修改措施已在去年10月得到批准,并在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哈勃空间望远镜修理任务的发射过程中首次开...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航天器组件试验过程中温度场不均匀和单一控温点难以全面控制组件温度的问题,研究了试验箱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分布,组件不同部位在箱内的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影响这种分布的因素。通过温度测控试验方法的研究,配合所研制的多路温度测控系统,确定了组件试验过程中温度控制点的选取方法,解决了热试验中组件局部温度失控问题,提高了组件的试验安全性和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8.
引言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大气的状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尤其对飞行安全和航空运输均有很大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不仅对飞机发动机运作、实际空速、最大起飞重量、升限及最大平飞速度等许多性能指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封闭式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喷雾冷却是一种高效的高密度热流散热方式,在空间热控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液膜动力学、气泡动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描述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的理论模型,模型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实验研究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以水作为工质的封闭喷雾冷却系统的加热面温度分布、冷却曲线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封闭式喷雾冷却系统中,被冷却表面也仍然存在着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但是其最大温差小于5℃;由于喷雾腔内压力较低,喷雾曲线基本上处于两相区内,其换热能力远远高于常压下的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海洋锋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和水声传播规律都存在显著影响,综合分析中国近海海洋锋时空分布特征是海洋锋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作。首先回顾中国近海温度锋的研究进展,然后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北部海域温度锋的时空分布特征做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利用2006~2012共7年的OSTIA海面温度融合数据分别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北部海洋温度锋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对海表温度锋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排烟道出口燃气流直接接触飞出发射箱的导弹。所以排烟道进出口温度分布,对系统设计十分重要。本文采用等离子体测温法,测得了温度分布。发现由于导弹发射位置的变化,排烟道内温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 SIP算法 ,对高 H =2 0 0 km的在轨航天器折叠状太阳电池阵的三维不稳定温度分布做了数值分析。计算时仔细考虑了不同时刻电池阵不同的热输入。计算网格 N =N1 × N2 × N3=14× 2 2× 2 2 =6776,初始温度T0 =2 78K。获得了抛罩 -展开Δ t=3 2 5 4 s间隔内 4块折叠状太阳电池阵三维不稳定温度场响应特点。比较了考虑和不考虑地球入射辐射对电池阵温度分布的影响。本文分析对航天器发射进而对折叠状太阳电池阵展开时刻的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某卫星在轨工作工况,对星上功率电缆的热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以此为基础结合卫星在轨外热流环境条件,提出了整星状态下的试验验证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获取了星上功率电缆在整星状态下的温度参数分布,对获取的温度数据及其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星上功率电缆的热特性,对电缆在卫星内的走向、固定方式等提出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卫星功率电缆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SiCp/Al复合材料的特性,建立了二维铣磨加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其在铣磨过程中,应力与温度的分布情况及铣磨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Al基体与SiC颗粒分界面附近的应力值远高于其他部位,最先发生剪切破损;Al基体的加工温度扩散的也更为迅速;随着切削速度的上升,铣磨力均呈下降趋势;随着进给速度与径向切深的增加,铣磨力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液氧贮箱增压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液氧贮箱增压过程进行研究.贮箱内流场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多相流模型考虑,选择标准双方程k-ε湍流模型分析湍流效应,气液两项之间的热量、质量转移通过自定义程序(UDF)求解.获得了贮箱压力、排液流量、气垫温度、液氧温度对贮箱内流场温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稳定增压过程中,贮箱液面无扰动,贮箱内温度分层分布;各参数变化时,对贮箱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是温度梯度的变化,并且各工况下液面附近和扩散器附近温度梯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热/结构/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敏感器是高精度的航天器姿态测量器件,其性能受太空温度环境的影响。运用有限元法和光线追迹法,建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热/结构/光分析模型,研究光学系统温度分布与星敏感器测量误差的关系,得到了算例光学系统在温度均匀分布条件下的温度变化以及轴向温度梯度变化、侧向温度梯度变化与星敏感器测量误差的关系曲线;给出了算例光学系统热误差小于角秒量级的温度条件:均匀温度分布条件下温度变化量≤10℃、轴向温度梯度≤0.1310℃/mm、侧向温度梯度≤0.0325℃/mm,为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热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嫦娥一号卫星整星主结构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由于其复杂的飞行阶段和飞行姿态、以及月球表面特殊的温度分布,卫星表面的外热流非常复杂、变化剧烈,给整星的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使得整星的热控方案与东方红三号卫星有很大不同。文章着重分析了卫星的特点,并且给出了主要的热控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整星的热分析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设计方案满足了卫星在各种工况下的温度指标,实现了总体提出的热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承宗  杨光松 《上海航天》1997,(6):41-44,50
应用复级数方法给出的各向异性稳态热传导解析解,首次解析分析两邻边承受热流一边绝热一边对流换热的各向异性矩形板温度场。讨论了各向异性、铺设角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强各向异性板的最高温度梯度高于弱各向异性板相应值。对于各种铺设角而言,铺设角为0°的各向异性板最高温度及温度梯度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19.
火灾环境下密封容器内木材热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火烧炉模拟火灾环境,研究密封容器内木材在火灾环境下的热解炭化及内部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密封容器内木材的热解炭化发生在表层,内部大部分区域仍为原木,炭化层的厚度爱温度影响分布不均,并沿表面缺陷、纹理方向收缩而产生大量缝隙,为热解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内扩散创造了条件,对木材内部热解炭化及温度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多用途飞船返回舱将以自旋方式半弹道再入大气层。返回舱再入飞行过程中,在超声速段存在第二个配平点,有可能出现姿态翻滚的情况。为避免返回舱姿态的不确定引起减速伞的开伞故障,返回舱配备了一个稳定伞,该稳定伞采用半流伞型,开伞高度约为26km,开伞时伞船系统Ma=3.0。因此,该降落伞面临非常严重的气动加热情况。文章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验证了简化模型的可靠性,并对二维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了降落伞及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可以看出:相同高度下,随着速度值的增大,流场的动压值也是在增大的;相同马赫数下,随着高度的降低,流场的动压值也在增大;伞衣内表面温度始终是要高于外表面温度,且伞面温度最高的区域都处于伞顶口附近的伞带内表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