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前言60年代以来美苏两国相继成功地发射了以航天照相为主要手段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使他们取得了获取他国信息的“国家技术手段”。30年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平台已从单一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展到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多种航天器。观测手段除了可见光  相似文献   

2.
□□2007年的世界航天活动总的来讲是比较顺利的,虽然也遇到一些挫折,但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尤其是在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方面,发射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新型航天器,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美国继续领跑2007年,美国在人造地球卫星方面呈现出一些新亮点,如发射了分辨率达0·5m的全球观测-1(WorldView-1)商业遥感卫星和首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WGS)卫星等。1·1人造地球卫星2月17日,美国5颗相同的“西弥斯”(THEMIS,又译作“磁亚暴事件历史进程与大规模交互作用”)微型卫星由德尔他-2(7925)火箭成功发射。这组卫星用于全方位研…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0月4日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60周年纪念日。1957年10月4日,人造地球卫星-1(Sputnik-1,又称斯普特尼克-1)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它是苏联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其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1卫星概况人造地球卫星-1于1957年10月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主要用于获取高层大气密度、无线电电离层传输等方面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4.
1968年,罗马尼亚成立了宇宙研究委员会,并建立地面站,观测人造地球卫星。1972年,罗马尼亚专家研制质谱仪器,作为“国际宇宙”计划研究大气高层的合作项目。1974年10月31日发射的“国际宇宙-12”号卫星上安装了这类仪器。后来,经过改进的仪器又在“国际宇宙-18”号卫星上  相似文献   

5.
(1)名称: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 (2)所在地:HQ:400 MarylandAve.SW,, Washington, D.C.20546 (3)职员数:24466名(专职人员计23685,兼职人员781) (4)设立经过:从1957年7月到1958年12月正值国际地球观测年,苏联与美国宣布发射观测用小型人造卫星,从这时起空间时代正式开始。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即人造地球卫星-1号。4个月后,在1958年1月美国也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但探险者-1号的重量不到苏联的1/10。为此,美国国会研究改组原来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并制定新政策。当时艾森豪威尔总统决定设立担任空间  相似文献   

6.
天边没有岸     
命运的巧合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向太空,开创了人类征服宇宙的新纪元。 1957年10月4日,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的沈绪榜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开始了他的科学研究生涯。  相似文献   

7.
<正>空间物理研究开始于地基监测,人类很早从极光、气晖、天电、潮汐等现象开始了地面的观测研究,随后利用气球、火箭进行了临近空间的探测。空间物理学的发展随着航天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了。自20世纪中期的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射了数百个航天器用于空间物理探测。1国际空间物理探测发展阶段1957年,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其后短短5 0多年,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除了陆地、海洋和大气之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空间环境息息  相似文献   

8.
1无人驾驶的秘密
  要想使人造地球卫星在预定的轨道运行,首先要用运载火箭把人造地球卫星尽可能精确地送入预定的轨道,使它有较高的速度,然后靠惯性飞行。其关键是要掌握好卫星和火箭分离并开始进入轨道那一瞬时的速度和方向。
  由于人造地球卫星是一种无人航天器,所以无法像载人飞船那样由航天员操纵来控制其飞行轨道,它主要靠跟踪遥控或自动控制的方式来使卫星按预定的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9.
都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一片创造历史的热土,在这里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同样,在这里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壮举的序幕。2012年12月19日,历史在这里再次被续写,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咆哮着划亮夜空,成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不仅是该火箭发射的第一颗由国外客户研制的卫星,同时也实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在  相似文献   

10.
东方星 《太空探索》2012,(12):24-27
卫星海洋遥感对观测与研究全球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快速、连续、大范围和能同时观测多个参数。目前,全球已发射了40多颗探测海洋的卫星,包括专用海洋卫星和装载多种遥感器具有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监测能力的综合型遥感卫星。海洋卫星是专门用于观测和研究海洋的人造地球卫星。虽然利用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也可以获得一些海洋现象的信息,但由于海洋现象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外层空间的轨道碎片呈增长趋势,已经对航天活动构成威胁。自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迄今已经进行了约3400次发射。大量卫星和末级火箭进入了外层空间,由于自然净化等作用,有些末级火箭和卫星已经被清除出空间。通过光学仪器和雷达的跟踪观测得知,在编目的22000个碎块中有15000个已经陨落。留在空间的约7000个物体中,只有大约350个是工作卫星,仅为编目物体总数的5%。近15年来,空间物体以每年150个的数目增长。未来的增长率将如何?是什么影响着空间碎块的增与减?有哪些措施可以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空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树 《国际太空》1999,(12):1-7
1 华夏第一星□□19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升空,拉开了航天时代的序幕。它开创了除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的人类第四个生存环境,因此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重视,他们纷纷研制、发射和应用各类卫星。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这一年的10月6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它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此开始进入历史舞台。人造地球卫星是现代尖端科技的“主力军”之一。它的研制和发射,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和军事上,还是在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都具…  相似文献   

13.
李东 《国际太空》2006,(9):28-30
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1970年4月24日,长征-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实现了"两弹一星"的宏伟规划,也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空间科技的飞速发展,外层空间法很快地突起,成为国际法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和迅速发展的领域。早在50年代初期,国际法学界就已开始了关于空间法的讨论,并且出现了这方面的一些著作。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更趋热烈,  相似文献   

16.
正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蓝图孕育在赤子心中早在1958年,在苏、美第一颗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卫星工程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 90 %以上 ,它是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的最主要工具。研制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各国航天活动的主要内容 ,卫星工程是空间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末期。经过 40多年的艰苦奋斗 ,中国以较少的投入 ,在较短的时间里 ,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并且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1 中国卫星工程发展历程中国卫星工程是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的 ,然后集中力量发展人造地球卫星 ,其重点是研制各类应用卫星。中国卫星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 3…  相似文献   

18.
美国载人火星飞行计划□□美国航宇局约翰逊空间中心最近提出了一个在2007年(人类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50周年)开始的载人火星飞行计划(具体见表1)。计划派一个6人乘员小组登上火星工作500天,在此之前,需先在火星的适当位置建立一个可在两年内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1972年,美航宇局发射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当时,为了卫星数据的分析工作,日本一些科学家参加了陆地卫星计划。这标志着日本空间地球观测活动的起步。1978年,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在东京附近建立了一个地球观测中心,并在翌年开始直接接收陆地卫星的数据。1976年,在各方面专家小组的支持下,NASDA开始进行地球观测卫星计划的调研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