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人类处在大宇宙与小宇宙的中间,处在宇宙起始与终端的中位线上,处在实在与虚在的相交点上,处在唯物与唯心的争论焦点上,处在客观与主观的焦点上.人类可能是智慧生物的一种,但是智慧生物的形态是否必然具有人形呢?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归结起来不过是对自身的认识罢了.  相似文献   

2.
深邃迷人的美丽星空,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无时无刻不着迷的对象。自从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有多么遥远、壮美之后。“和外星人联系”便成了许多人的梦想。在浩瀚宇宙的无限星系中,是不是有着和人类一样聪明、一样拥有文明的智慧生物呢?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肉眼看去,星星之间似乎是空无一物的。恒星之间有没有物质存在呢?恒星之间是真空吗?在20世纪初,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哈特曼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猎户座δ的光谱中出现一条电离钙生成的暗谱线。猎户座δ是颗温度很高的恒星,  相似文献   

4.
1961年,科学家建造了一个巨大而且灵敏的装置,用于接收广阔太空中的各种无线电波,希望能从中发现某些智慧生物的电信号.那次偿试失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类实验一定能够成功.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这样确信外层空间有智慧生命存在呢?首先,现代恒星形成理论认为,几乎每一颗恒星,都有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行星环绕.就目前我们所知,宇宙中的恒星数以亿计,  相似文献   

5.
温学诗 《太空探索》2002,(10):30-32
在早期的望远镜发展史中,制造望远镜主要靠天文学家和望远镜制造专家的超人智慧和创造力,到了20世纪末期,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这一时期制造的大型望远镜无一例外地都吸纳了各种最新的高科技成果。 多镜面望远镜的问世 20世纪中期美国建成口径5米的海尔望远镜时,许多天文学家就已感到单镜面的反射镜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镜面越大,制造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类对自身的存在充满着疑惑,UFO现象的出现更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在地球之外是否存在与我们相似的地外文明,甚至有远远比我们聪明的外星人呢?那么,它们在哪里呢?先让我们搞清楚地外文明可能会是什么样? 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可能存在的高级智慧生物的文明称地外文明。人类文明与地外文明合称宇宙  相似文献   

7.
正5月2日,比利时列日大学天文学家吉隆所领导的团队在美国《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宣布在距地球39光年的水瓶座星系中发现一颗"超冷矮恒星",并有3颗行星围绕其公转,它们全部与地球大小相仿,并部有可能适宜生命居住。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那么你知道天文学家是如何寻找系外类地行星的吗?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天文学家们已收集了有力的证据,证明黑洞潜匿于若干星系的中心.可最近的发现令探索者们惊讶:这一最新的未可见的巨怪处于距中心稍偏的位置.巴黎哈勃宇宙望远镜专题研究组的天文学家上周报道:推测的黑洞并没有位于NGC4261椭圆星系的准确中心,而是向一边稍偏离.然而一个比10亿个太阳还大的黑洞如何从假定的出生地——星系中心,偏移9光年呢?  相似文献   

9.
你是否有兴趣成为第一个与外星智慧生命接触的人呢?不妨到http://setiathome.ssl.berkeley.edu去试试。  相似文献   

10.
齐锐 《太空探索》1999,(3):22-2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这颗美丽的行星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那么其它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周围,是否会存在行星呢?如果存在行星会不会有一颗行星的环境与地球近似,而适于生命的形成呢?近一时期,各国天文学家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利用迅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搜索太阳系外的行星。其中,哈勃太空望远镜带给我们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星语者 《太空探索》2002,(12):10-12
最新发现:天文学家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新天体,有人称之为“第十大行星”有人说它是柯伊伯带天体,而它的个头直逼冥王星,它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12.
人类首次测量恒星的距离(1838) 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是第一位用三角测量法测量恒星距离的天文学家.他计算出"天鹅座61"的恒星距离地球约10光年,比实际值11.4光年的距离略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量出太阳以外的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贝塞尔以微弱的误差优势击败了德国天文学家威廉姆?斯特鲁夫和苏格兰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3.
阿景 《飞碟探索》2007,(2):18-20
长久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要成为一个人类和生物可居住的星球,究竟需要哪些条件?众所周知,对生命而言,水是首先必备的条件.这意味着行星必须具有合适的温度,也就是说,距离恒星的位置既不能过远也不能太近.在我们身处的太阳系中,可居住的地带分布在从地球轨道向内延伸至金星,向外延伸至火星的广阔区域.如果要使生命延续,行星的环境条件还必须在长时间里保持稳定.即是说,行星的运行轨道必须基本上为圆形,这样才能终年保持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此外,行星还不能遭遇来自其他天体的剧烈碰撞,因为这种碰撞会影响行星的气候,并毁灭行星上的生物体.天文学家相信,在使地球成为生命家园的过程中,木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便在太阳的一颗行星上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上帝为何要偏偏钟情于地球呢?为确切起见,还是冠之以“地球人”为好.由于地球人的好奇心,新奇的天象总被载入史册.“UFO”现象和“超新星”的爆发现象的诸多记录成了当代天文学家研究天象的重要史料,其  相似文献   

15.
十一、地球人类是宇宙的独生子吗? 发展智慧生物的条件 不论是天体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还是哲学家和神学家,都认为智慧生物的出现,要求具备大量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如一颗不冷不热的行星,有水和一切必需的物质,没有致命的辐射和撞击等.  相似文献   

16.
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里是否存在生命,甚至是有智慧的生命?这是从古代先哲到现代的科学家都孜孜探究的问题.在时光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思考与凤毛麟角的观测上,人类已经进入到了利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1609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首次将他自制的望远镜对准茫茫宇宙。400年来,在航天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天文学家得以将一个个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与神秘的宇宙进行近距离的“亲密接触”。那么这些“亲密接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众眼看宇宙栏目将带您走入这个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18.
南十字座     
星座故事 南十字座是全天最小的星座,但十分明亮.它曾被认为是半人马星座的一部分,17世纪天文学家将它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9.
西域水怪     
《飞碟探索》2007,(10):27-29
这是人们在卫星航拍照片中偶然发现的.图片中的地区显然是个人工湖,湖面上有水中生物翻起的点点水花.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这片规模不大的水域怎么可能有巨型生物存在呢?之所以说是巨型生物,我们可以和周围的地形做比对.  相似文献   

20.
波特 《太空探索》2011,(7):62-63
在美国好莱坞,明星的价值是以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他们扮演的角色和影迷们的选票来衡量的。但在天文学中,我们怎么评选宇宙中最炙手可热的恒星呢?一颗恒星要有怎样惊艳的表现,才能赢得我们的敬畏和赞赏呢?有些恒星周围存在着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另一些恒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还有一些恒星周围有非常奇特的行星。这些恒星颇受天文学家关注,它们是我们宇宙趣星评选的强力候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