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将一个实验马赫数范围为0.4至0.9的高亚音速风洞经过扩建后成为一座跨音速风洞, 实验马赫数已扩大到0.3至1.2, 实验段已由半开式改为跨速音孔壁形式, 截面尺寸为530×760毫米, 孔壁开闭比为23%, 扩开全角为0.6°。跨音速实验段孔壁与槽壁的选择, 从消除亚音速洞壁效应来说, 两者相差无几, 从消除激波反射效应考虑, 孔壁明显的优于槽壁, 但孔壁扩开角宜小。孔径与壁厚之比及孔径与实验段高度之比, 对孔壁流动特性和对气流的扰动均有影响。驻室空间的大小对气流中心压力分布的均衡作用, 驻室出口面积与排气引射作用及扩压效率都有密切关系。在音速喷管下游设立一个有效的气流加速区域是建立跨音速流场最关键性的问题, 加速段的长度看来相当于一个实验段高度为宜。跨音速流场调整结果表明, 马赫数小于及等于1.0时在模型实验区域610毫米长度内, 轴向马赫数偏量(△M)/M小于±0.47%,马赫数梯度小于0.006/米。马赫数大于1.0及小于1.15时, (△M)/M小于±0.75%, 马赫数梯度小于0.006/米。马赫数大于1.15及小于1.20时, (△M)/M小于±1.57%, 马赫数梯度小于0.016/米。在实验马赫数范围内气流平均偏斜角Aα小于±0.05°, 因此认为已达到可用的跨音速流场标准[6]。风洞气流紊流度估计不大于0.1%, 总压损失不超过0.24大气压力, 最大流量为100公斤/秒, 以实验段高度530毫米为参考长度的风洞雷诺数Re范围为3.7×108至8.2×109, 驻点为大气状况。跨音速标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纵向气动系数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同美国NACA空对空导弹外形的发射实验和飞机模型的风洞实验数据符合一致。阻力系数Cx偏差量一般在±0.001至0.004之内, 升力系数Cy差量一般在±0.005至0.03之内, 俯仰力矩系数Mz偏差量一般在±0.004至0.015之内, 重复性实验良好, 不重复性值均在±0.002至0.005之内, 因此该风洞可以提供模型实验使用。亚音速洞壁效应已基本上消除, 实验结果毋需进行洞壁干扰修正; 但激波反射效应的消除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验[7]。今后风洞跨音速性能仍应继续改进,希望马赫数大于1.15以后,流场均匀性(△M)/M不大于1%,最大实验马赫数达到1.22至1.25并消除洞壁激波反射效应,因此应对孔壁和加速段结构形式、扩压效率等给予注意。此外改善风洞天平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问题随着流场问题的解决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相似文献   

2.
3.
提出一种新的二维柔壁自适应风洞进行跨音速三维模型实验时,基于任意初始壁状态的洞壁调整方案,讨论了在较高跨音速实验Ma数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洞壁预调效应处理的洞壁自适应方案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5.
跨音速风洞实验段中气流的加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锋 《航空学报》1989,10(2):73-75
 在跨音速实验段的加速段的设计中存在这样的矛盾,即若要流场均匀则加速段长;若希望加速段短,则会加速过快而出现过膨胀现象。目前,实验研究不能给出可供设计用的一般规律。通过分析,本文试图找出其规律。1.加速段开闭比的分布规律 喷管的扩张段和跨音速实验段的加速段均可将音速气流加速到超音速,两种加速方法从结构上看不同,但膨胀加速的机理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姜正礼  马进贤 《航空动力学报》1987,2(2):162-164,189-190
为了有效地开展对超、跨音速压气机的研究,我们自行设计、制造和调试成功了超、跨音速叶栅风洞。 一、风洞概况及特点 1.风洞概况 本风洞为吹气式暂冲风洞(图1),全长19m,中心高1.2m。风洞最大工作流量为22kg/s,稳定工作时间大于4分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跨音速风洞洞壁干扰实验研究的进展,提供了洞壁干扰的某些定量结果。评述了新近发展的洞壁干扰修正的壁压测量法,并指出值得注意和有待改进的问题。探讨减少洞壁干扰的可行方案,并对洞壁干扰研究的适用技术提出建议。其结论对改善跨音速风洞设计和模型试验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8.
高超  罗时钧 《航空学报》1987,8(5):274-278
引言 侧壁干扰是跨音速翼型风洞洞壁干扰的重要方面,减小它的方法主要是抽吸侧壁边界层。抽吸位置的选取有两种,在距模型前缘一定距离的侧壁处和模型区侧壁处。抽吸。适当的侧壁抽气可使模型区流场更接近于理想的二维流场,因此模型区侧壁抽气对空风洞流场的影响和对二维模型中央剖面压力分布的影响是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对它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其威 《航空学报》1982,3(1):12-19
为了减轻跨音速风洞试验的洞壁干扰,改善跨音速风洞的流场品质,我们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可连续调节开闭比的60°斜孔壁,开闭比变化范围为0~9.2%。本壁板已在一个侧壁为实壁的600毫米×600毫米跨超音速风洞中投入使用。本文介绍这种变开闭比斜孔壁的概况和马赫数0.6到1.2范围内的初步校测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在超临界流中减弱翼型激渡的方法。通过数值求解定常跨音速流的无粘、小扰动方程,根据实心翼型或多孔翼型的边界条件,获得了相应的压力分布。比较这两种情况下的压力分布后可以看到,在相当大的M数范围内,多孔冀型出现向后缘逐渐再压缩,未出现强激波。这与人们熟知的超临界翼型的最优化只有在非常接近设计M数和迎角时才是有效的这一事实相反。给定M数和迎角时,可利用计算的多孔翼型的压力分布,来产生外形类似于超临界翼型的实心翼型的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11.
 在西北工业大学跨音速翼型风洞(又名57风洞)中,对弦长分别为50、100、125毫米的三个RAE 104翼型模型进行了压力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当上下壁开闭比选用2%时,风洞的堵塞干扰基本消除。 采用实侧壁、多层网板而不进行抽气及多层网板进行抽气这三种侧壁状态,对RAE 104翼型模型所做实验结果表明:有多层网板而不抽气,使升力系数大大低于无干扰值;在M相似文献   

12.
朱自强  夏智勋  吴礼义 《航空学报》1992,13(10):463-468
给出一种跨音速翼型和机翼的反设计计算方法。对所应用的积分方程反方法引入人工粘性项;采用Riegels因子法消除前缘奇性;对强激波问题采用光滑-松弛过程;并将方程中的系数积分成解析形式;对二维翼型反设计计算还提出了一种封闭形式的正则化条件。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跨音速翼型和机翼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14.
高速自然层流翼型的设计与风洞实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商务客机用的低阻力翼型,本文在荷兰科技大学TST27风洞开展了高速自然层流翼型的实验研究工作。为了减小测量技术对模型流场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分别采用了IR,PIV以及阴影法等非接触测量技术。通过这些非接触测量技术的使用,对翼型的转捩位置、后缘分离以及升阻力等气动特性进行了测量研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小迎角范围内,翼型可以在其表面保持较长的层流段,并且后缘分离涡不会随迎角增大而向前发展,使翼型具有高升力、低阻力的特性。从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差别可以看出,实验数据是可靠的,设计的翼型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风洞中实验数据的测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首要的是洞壁干扰影响,而在跨音速区尤为严重。采用两壁或四壁通气的跨音速风洞可使干扰影响大为减轻,但M数较高时不论从理论或实验上研究洞壁干扰都是相当困难的。 经典的洞壁干扰理论是以考虑压缩性影响的线化亚音速理论为基础的,但当翼面上  相似文献   

16.
声学风洞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声学风洞设计理论,重点阐述流场和声场以及声学测量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声学风洞的定义;低速声学风洞和高速声学风洞的特点,关于设计方法;全新声学风洞的设计和常规风洞改造成声学风洞,设计遇到的声折射、声散射、流动振荡,消声大厅的回流,频率范围以及风扇叶片的失速问题;试验段的霍尔数以及提高霍尔数的方法;风洞消声器及降低风洞背景噪声的方法。本文还以NH-2风洞为例,简单讨论了常规风洞改造成声学风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采用不同的主控方程计算跨音速绕流的方法有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越来越多的算例表明了计算流体力学的迅速发展,其中解全速势方程的跨音速计算方法也有了很大进展,并已为国外航空工业界广泛地应用于设计和分析计算中。其中有限体积方法提高了处理复杂外形的能力,若采用多重网格技术则可改进计算效率。但是为了发展一种普遍适用和可靠的格网系统以耦合有限体积算法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8.
飞机的阻力特性是飞机性能计算所必须的原始数据之一。在飞机设计过程中,正确地获得飞机阻力特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歼击机阻力特性风洞实验数据的修正问题,提出了具体修正内容并对每项修正内容提出了修正途径。以某歼击机为例,给出了具体修正方法和修正结果。最后用该机性能试飞测得的飞行性能数据与用本修正结果计算的飞机性能进行比较,以检查本修正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修正方法是可靠的,可以为飞机的技术协调、性能试飞和部队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种跨音速翼型和机翼设计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讨论一种基于N-S方程、欧拉和速势方程加混合附面层修正的跨音速流动准确控制方程逆解法,及其在跨音速翼型和机翼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两种紊流模型对分离的适应性,探讨了N-S和欧拉方法的阻力估算精度问题,列举了若干超临界和层流翼型及机翼的设计实例以及软件验证。  相似文献   

20.
(5)非圆形或椭圆形工件的旋压旋压非圆形或椭圆形工件的方法有两种。当零件稍有点不圆时,可采用弹簧负载的滚轮式成形杆,这种滚轮能随着需要的形状运动。图13是这种工具的改型,它可以调整并且用液压来操纵。椭圆形工件用椭圆形板坯旋压。旋压在特种床头上进行,在床头主轴端上螺接有一大直径的面板,在面板的滑轨上装着第二个主轴,主轴能沿着车床头的中心线移动。心模被螺接在这可移动的主轴头上。若在旋压床上装一个固定的从动盘,板坯就能对着成形滚轮作相对运动。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