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射频脉冲序列短期频率稳定度及相位噪声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杨州第二招待所召开。会议由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高景浩同志之持。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总参谋部、空军第二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航天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等15个单位,34名代表参加了交流会,大会共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工委于六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烟台市召开了“国防计量技术七五规划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国防工业部、总参、各军兵种有关单位以及有关省、市科工办等五十多个单位的代表。同时还邀请了国家计量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同志和电子工业部罗沛霖、航天工业部二院李蕴滋、乔石琼等老专家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3.
由国防科工委长、热、力计量一级站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角度学组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期角度计量测试技术讲习班于1987年8月6日至9月6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参加学习的有44个单位的68名学员。开设的课程有:精密轴系回转精度测量;光栅测角仪器;角度计量在工业中的应用;自准直仪和光学测角仪器等五门课程。  相似文献   

4.
1993年7月27日至30日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心,将举办“′93亚洲第一届国际计量测试仪器展览会”。同期还有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新加坡HQ Link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计量器具展览和研讨会”。这两个会的举办,将为计量和标准化技术的交流提  相似文献   

5.
航空航天部二院二○三所研制的“场强标准与测试装置”院级技术鉴定会于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召开。二院原科技委副主任李蕴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杨盛祥、机械电子工业部十院叶宗林等七名鉴定委员会委员及全体代表听取了该装置的技术报告、测试组的测试报告、资料审查组的资料审查报告,并参观了现场。鉴定委员会委员及全体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为资料齐全,数据准确,误差分析合理。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30日,由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大口径光电自准直仪”以其优化的光学设计、良好的动态测角性能、先进的校准技术,顺利的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仪器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了同类仪器的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检定人员实际操作培训困难的问题,运用GL Studio开发出基于真实仪器照片的计量检定仿真系统。设计了计量检定仿真系统的通用框架结构,开发了可重用的各种仪器模型,实现了对仪器面板及其实际检定操作过程的仿真。该仿真系统以XML文件来描述计量检定过程和检定资源,具有通用性强,可扩展性好,场景模型逼真度高,交互性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计量检定操作的仿真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航天工业部于1984年5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对一院计量站所研制的833型超低频标准移相器样机组织进行了部级的技术鉴定。来自航天部、航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工  相似文献   

9.
随着通用仪器各种标准总线、接口日益完善,仪器计量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测试项目不同,计量过程中需要不断切换连接对象。这严重制约着计量效率的提升。同时,不断切换连接对象,也加速了仪器接口以及连接电缆的损耗。基于频谱分析仪校准规范和检定规程,研制智能开关中枢,通过智能开关中枢完成被测频谱分析仪和标准器具的互联互通,实现频谱分析仪单次连接的一键式智能计量。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现有的标准仪器,在微机统一控制下,组成一个超低频参数计量的自动测试系统。系统中各台仪器仍保持其独立工作能力。整个计量测试过程,都用软件控制,自动完成,并能对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用汉字打印输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1989年5月15~17日,首届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国际学术讨论会(ISMTIl89)在我校学术交流报告厅内举行,由我校、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湖北省计量测试学会组织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美、英、日、西德、苏联等15个国家的40多位代表和我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20多位代表。会议编印了有240多篇论文的论文集,其中国内代表提交的论文近200篇。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是:1.在线测量、非接触测量、自动测量,2.测量机器人、计算机视觉;3.传感器;4.智能仪器;5.物理量测量;6.测量信号的人工智能处理;7.标准、计量、质量控制工程;8.安全环境、健康等方面的测试技术。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低频电压精密测量是电工和无线电计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郜分,是交流量值统一和传递的基础。科研生产的发展、对交流测量和交流仪器的要求日益提高,计量测试工作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精度的低频电压标准。  相似文献   

13.
《宇航计测技术》2023,(1):16-16
为贯彻创新驱动,质量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落实“十四五”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指导意见,持续推动国防军工计量高水平自立自强,支撑年度计量科研项目指南与量子计量专题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量子计量理论与技术探索研究,推进高端量子仪器国产化研发,建立高水平量子计量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军工量子计量科研成果。“2023量子计量高端论坛”拟定于2023年5月中下旬召开。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30周年(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际,中国宇航学会空间能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于1987年10月4日~7日在苏州召开。出席这届年会的,有来自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所属研究院所、高等院  相似文献   

15.
自动阻抗调配器在微电子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计量技术机构开展该类仪器的计量校准工作,本文介绍了其机械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了控制模型,组建了校准系统,实现了主要参数矢量重复性、驻波比和插入损耗的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中国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组于1986年1月28日在北京成立。出席这次成立大会的同志有:航天部二院计量站研究员乔石琼,中国计量科学院副研究员杨孝仁,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学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周立基,北京大学教务部教务长、教授王义遒,航天部二院计量站站长、高级工程师王宏汤,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诚,以及航天部二院计量站工程师李自忠。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七年七日十六日,在航天部二○三所由航天部和总参四部联合组织召开了“雷达数字稳定检测装置”的部级技术鉴定会。国际科工委、总参、航天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空司雷达兵部所属有关单位及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两北电讯工程学院等有关大专院校等22个单位55名代表参加了技术鉴定会。  相似文献   

18.
北京计量仪器厂生产的千分表检定仪,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仪器。分度值为1微米,测量范围为0~2毫米。精度:在0—2毫米范围内为1微米,在0.5—1.5毫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自动化测试技术发展迅速,但在测量仪器中只引入部分微处理器电路,主要起管理指挥的作用而不直接参与测量过程。近年来,以通用微机为核心,配以一定的专用电路,即测量仪器与微机“一体化”,并配备微机运行的软件,共同完成仪器的职能。显然,这是测量仪器的一个发展方向,开展这一研究工作是有益的。它为测量仪器和计量、检定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重要的和高难度的研究课题。可以预料,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具有自动调准功能的微机化仪器将作为计量工作标准使用。它将使我国的测量仪器和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千分表检定仪是供机械制造厂和和计量部门用于检定千分表示值误差的一种标准仪器。千分表检定仪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千分表的示值检定、如果千分表检定仪示值超差,就必须分析超差原因,根据误差的性质,尽量消除或减小误差,使仪器示值误差符合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