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方星 《太空探索》2012,(12):24-27
卫星海洋遥感对观测与研究全球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快速、连续、大范围和能同时观测多个参数。目前,全球已发射了40多颗探测海洋的卫星,包括专用海洋卫星和装载多种遥感器具有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监测能力的综合型遥感卫星。海洋卫星是专门用于观测和研究海洋的人造地球卫星。虽然利用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也可以获得一些海洋现象的信息,但由于海洋现象和变化  相似文献   

2.
欧洲航天局(ESA)的“土壤湿度和海洋盐浓度”(SMOS,见图1)卫星在2009年11月2日升空,用于观测地表的土壤湿度和海洋盐浓度。土壤湿度数据是进行水文研究急需的,海洋盐浓度则对提高人类对洋流的理解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海洋二号A卫星(HY-2A)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海洋动力环境测量、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HY-2卫星的主载荷包括雷达高度计和校正辐射计两个分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雷达高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和海面风速,其数据在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与环境、海冰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校正微波辐射计是为雷达高度计提供大气湿对流层路径延迟校正的微波辐射计,可以提供海面大气水气含量、液水含量和湿对流层路径延迟数据.雷达高度计和校正辐射计自201 1年9月1日开机工作以来,已经在轨运行十周年,远超HY-2A卫星在轨运行三年的设计寿命,目前仍在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十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对海洋探测与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同步、快速、高频次、长期连续观测等优势,可以经济、方便地对大面积海域实现实时、同步、连续的监测,是认识、研究、开发、利用和管理海洋的重要技  相似文献   

5.
美国海军的海洋观测卫星(N-ROSS)将在1990年用“大力神Ⅱ”运载火箭发射,这颗卫星将提供海洋和大气层中的重要空间数据,并直接用于海军舰队的工作上。现在,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和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正就 N-ROSS 的设计展开竞争,并把航宇局和商业界也卷了进去,洛克希德的设计有一个圆形柱体,带有30英尺的太阳电池板,提供风的数据的三个散射计天线从中心散开,一个盘状可展开的微波辐射计大天线在底部左边,提供海洋表面温度。一个微波成像遥感器装在卫星一边。盘状可伸展的小雷达测高计在底部右边,以测量海洋冰、风和其它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许丹 《太空探索》2003,(7):22-25
我国东临太平洋,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岛屿65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千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国家之一。作为海洋大国,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海洋锋作为海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水体之间的边界,对渔业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如何快速准确实现海洋锋的自动检测和识别对于海洋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将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网络与提取锋面特征的方法相结合,利用基于U-Net架构的实例分割模型,分别建立海洋锋区和锋面中心线的智能检测模型,同时在编解码过程中采用残差学习单元对模型特征提取网络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锋面智能检测模型能够准确提取先前锋面检测算法所识别的锋区和锋面中心线特征,Dice系数分别达到了0.92和0.97,达到了很好的检测效果。同时,利用不同锋面阈值得到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比较结果表明,降低样本集阈值之后模型精度有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许丹 《太空探索》2003,(7):22-23
我国东临太平洋,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岛屿65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千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国家之一。作为海洋大国,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海洋-2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海洋动力环境探测的卫星,于2011年8月成功发射,201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卫星工程研制突破了高精度有效载荷、精密测定轨等关键技术,在多个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高观测精度、高测定轨精度、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关键部件自主研制、航天器数字集成设计等五大能力提升。经过在轨验证,海洋-2卫星和星载设备工作稳定,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观测数据有效填补了国际同类微波遥感卫星数据的不足,在全球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杭添仁 《太空探索》2012,(12):16-19
据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最近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其中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洋监测卫星系列(又叫海洋雷达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当全球多次遭遇到这种异常气候时,人们想解开厄尔尼诺之谜。厄尔尼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暧。由于海洋面积为地球表面积的70%,所以海洋温度的升高对全球的影响很大。事实证明,在厄尔尼诺现象的严重时期,海洋温度普遍升高了2℃-4℃。然而即使海洋温度升高1℃,也足以影响海洋生物和地球环境了。应该说地球气候状况取决于地上和地下。地上主要来自太阳的先照,地下则来自四千多摄氏度的熔岩。而地球气候的稳定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太阳光照的稳定、地下熔岩的稳定、地球散热效率的稳定。如果来自太阳光…  相似文献   

12.
海洋卫星是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数据的重要获取手段,在海洋防灾减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分析了海洋环境观测要素和海洋卫星在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状况;结合国外海洋卫星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发展需求,提出了构建中国海洋卫星体系的发展建议,为提升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能力,推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海防安全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10):4-5
中国将发8颗海洋卫星监测全部管辖海域据中国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按照《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这8颗海洋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在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活动之一——世界海洋科技论坛暨2020海洋学术(国际)会议在青岛举行。会议当天举办了以"发展海洋立体观测,助力海洋强国战略"为主题的分论坛"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分论坛旨在凝聚全球海洋科技、人才、学术、产业资源,打造世界性海洋学术交流高端平台,为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外海洋卫星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洋卫星(Ocean satellite)是在气象卫星和陆地资源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球观测卫星,按照功能可分为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水色卫星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发展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国家,目前,全球共有海洋卫星或具备海洋探测能力的对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16.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重力场及其时变特性反映了地球表层及内部的密度分布和物质运动状态。它决定了大地水准面的起伏和变化,同时在地球物理、地震、地下资源勘探、海洋、空间技术、军事应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六十三、GPS用于海洋大地测量 我国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包括台湾省所辖海域在内,共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若要在进个海洋领土上建成陆地一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估计需在海洋领土上布设450个大地测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只能用GPS卫星定位技术才能快速完成。因此,GPS为海洋测绘,尤其是海洋大地测量提供了常规方法无法替代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船舶趋于大型化、高速化,船舶数量和水域交通密度及危险货物装载量不断增加,海上交通事故及经济损失呈增长趋势,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及海洋生态环境。因此,探索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数字航标系统,确保航标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满足船舶安全航行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精密雷达测高计是海洋有源微波遥感中一种效益高、用途广的星载有效负荷,是全球海洋研究具有关键意义的全天候观测工具。在精密确定大地水准面的条件下,其结果对海洋学、测地学、深海测量、潮汐、冰、风、浪等的研究和发展都是十分有用的。文章仅限于研究该系统的频率流程和主要部件(和分系统)的指标分配。  相似文献   

20.
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海洋一号A卫星在轨交付暨风云三号卫星合同、海洋一号B星协议签字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装备部分别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进行了风云一号D卫星和海洋一号A卫星交付签字;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与中国气象局签订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研制合同,与中国国家海洋局签订了海洋一号B卫星启动协议。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件大喜事,对此卫星研制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几位总设计师别有一番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