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来兴 《国际太空》2002,(11):11-13
5 纳卫星技术发展对策 □□根据我国国情和纳卫星所含技术优势,结合这几年来国际上对纳卫星开发研制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现将笔者关于我国纳卫星技术发展对策(包括发展纳卫星的关键技术)概述如下。 5.1 以微米/纳米技术推动纳卫星的发展 在各种空间和时间尺度内,近10~20年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趋势是朝微型和超微型化迈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传统尺度(人类自身所能感知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已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人类为了追求继续快速发展,把智慧和注意力逐渐转向那些发生在小尺寸和…  相似文献   

2.
《国际太空》2014,(4):48-50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不断产生新的发现,创造新的奇迹。与此同时,探索未知世界还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新的资源,并且催生一批先进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也是如此,由于“国际空间站”(ISS)的建设、运行和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一批新技术和新成果。2013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国际空间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朱莉·罗宾逊(Julie Robinson)博士回顾了“国际空间站”取得的一系列科学成就,并且总结了其中最重要的十大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开发的月球着陆器传感器技术,属于该局的自主着陆和危险避免技术(ALHAT)项目,旨在发展降落和着陆制导、导航和控制(GNC)软硬件技术。这些技术用于实现月球着陆器的自主识别及制导,使其能安全着陆并判断下降过程中的着陆危险。  相似文献   

4.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2):139-146
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已经发射了近1万个人造航天器,其中大约10%执行的是空间科学和探测任务.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基础研究经费,经济转型也对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更高需求,中国对空间科学的投入开始逐年增加.2015年以来先后成功发射了悟空号、实践十号、墨子号和慧眼号4颗科学卫星,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也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重要科学发现和成果正在不断地产出.空间科学卫星任务(或称计划)与应用卫星从提出到评价都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引导空间科学界从科学团队、技术团队到管理团队提高认识,确保未来的空间科学任务发挥最大效益,获得最大科学产出.   相似文献   

5.
张蕊 《国际太空》2011,(5):8-14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轨道服务技术已成为新发展起来的重要空间技术之一,其中空间交会对接(RVD)、空间机器人技术及出舱活动(EVA)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交会对接是实现空间装配、回收、补给及维修等高级空间操作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文明的遐想     
文明的遐想徐立所谓文明应该是人类智慧经历漫长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理性集合,是人类建立在不断发展的物质财富基础上的精神财富。地球人类区别于动物即具体体现地球人类在适应环境创造生存条件过程中发展了人类所独有的(当然是区别于动物)思维、创造并发明语言文字,更主...  相似文献   

7.
时间频率计量测试技术(以下简称时频技术)在航天、导航、测绘等高科技领域以及邮电、供电和交通等支柱产业中,日益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时频技术国内外发展的动向做一综合性评述。  相似文献   

8.
李立 《国际太空》2024,(3):39-43
<正>全球通信卫星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卫星技术持续创新、卫星系统快速更迭、应用服务不断深化、普及范围大大拓展,卫星通信进入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的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时代。高通量卫星(HTS)凭借超越传统通信卫星的高吞吐量和逐渐成熟的运营服务模式,成为未来卫星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为减少卫星星座对地面基础设施的依赖,让星座具有更短的传输时延和更高的通信容量,建设星间链路成为星座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专利承载着全球最新技术情报,本文采用专利分析方法全面洞察国外星间链路技术发展情况。通过在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内检索,获取星间链路技术公开专利,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构成、国外主要创新主体等角度分析星间链路技术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沈永言 《国际太空》2011,(12):55-61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的产业融合时代。三网(电信网、广播网和计算机网)融合、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融合以及3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融合等都是典型的产业融合现象。空间信息技术和卫星应用的发展将产业融合带入天地融合的新阶段。天地融合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产业融合的重要特征、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天地融合要求制度创新为保障,制度创新要求观念创新为前提。 1 产业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产业融合的实质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以大规模生产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出现了以产业交叉、产业渗透和产业重组为主要形式的全面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1.
位置和时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性信息。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一部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技术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09,(12):19-23
1引言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1月球探测器,月球-1成功飞到月球附近,开创了人类太阳系探索的新纪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越、环绕、着陆(包括硬着陆、软着陆与巡视车)、取样返回和载人探测(只在月球上实现了)等多种探测方式。50年的太阳系探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现在,探索太阳系已经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了独立探索太阳系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并制定了未来的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13.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驱动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稳健发展的两个轮子。2009年世界航天技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探索性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创新技术和创新概念不断催生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展。近年来,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逐步缩小了与美国在民用和商用航天技术领域的差距,但是,美国仍然是引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领航员,并在民用航天、商用航天和军用航天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本刊特约航天信息资深专家,全面回顾和解读2009年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动向、热点、发现和进展,预测航天未来走势,欢迎广大读者加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范围大、可靠性高、可多址等特点,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目标,并对国家战略安全构成重要影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和综合科技水平号称世界排名第6的韩国,也很重视发展通信卫星。目前,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与韩国电信公司(KT)合作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支持“韩国卫星”(KORESAT,又叫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并承担星上有效载荷的研制和通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2010年12月29日,韩国第5颗通信卫星韩国卫星-6升空。该卫星发射质量为2850kg,装备了30台Ku频段转发器,将以增强的能力接替韩国卫星-3任务,并从116°(E)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为朝鲜半岛提供广播和通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5.
当前,美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业务范围正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商业卫星应用,扩展到政府从私营企业购买商业发射服务和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科学公司(OSC,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等为代表的新兴航天企业快速崛起,以谷歌公司(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进军航天。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对传统航天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欧美先后发射了“星尘”(Stardust)、“罗塞塔”(Rosetta)和“深度撞击”(DeepImpact)等彗星探测器。其中“星尘”成功取样,正在返回途中;“罗塞塔”将在彗星表面着陆;最举世瞩目的美国“深度撞击”探测器在2005年7月4日13:52首次成功撞击坦佩尔-1(Tempel-1)彗星,并发回了相关照片,这是人类第1次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型的对地观测技术张钧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引言□□多年来,为了获得地球体系(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知识并了解其运动规律,世界各国都发展新型的信息获取技术,创造新的信息能力。70年代,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达到实用化。80年代,相继研制出...  相似文献   

18.
千年死尸之谜贾明舫人类发展到今天,留下了多少难解之谜?考古发掘所发现的不光是奇异的艺术品,还常常挖掘出折戟陈戈的古战场和被火山吞没的村落等,其惨状是惊心动魄的。在北欧的泥沼地,不断发掘出保存完好的死尸(有些死尸的指纹依然清晰可见),这些死尸有的头颅被...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环境观测技术卫星(APEOS-2),是对其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大面积观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人类共同关心的地球环境问题,日本拟从弄清全球规模的水、能量循环的机理入手,通过ADEOS-2卫星获得大量珍贵的地球科学数据。该卫星拟于1998年用H-2火箭发射。为达到上述目标,ADEOS-2卫星上应该搭载能提供下列数据集的探测器,其中最为核心的探测器有高性能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和全球成像器(GLI),此外,还搭载其它机构的探测器,如环境厅的改进型大气边缘红外分光计(ILAS-2…  相似文献   

20.
战术卫星-1试验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 《国际太空》2005,(7):9-11
2005年,美国国防部军力转型办公室(OFT)与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创新研制的一种兼有战术侦察与信息分发双重功能的微小型战术卫星-1(TACSAT-1),将采用新型商用猎鹰号(Falcon)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该卫星原定于2004年1月发射,后因运载火箭等种种原因几度推迟。这项微小卫星试验计划是美国国防部实施航天装备转型和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