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3年,国外共发射7次深空探测任务,包括3次月球探测、1次木星系探测、1次科学观测、1次太阳探测和1次小行星探测任务。美国发射“赛琪”(Psyche)小行星探测器;欧洲发射“欧几里得”(Euclid)空间望远镜和“木星冰卫星探索者”(JUICE);俄罗斯发射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月球探测任务——月船-25(Luna-25),但着陆失败;印度成功发射月船-3(Chandrayaan-3)和阿迪蒂亚-L1(Aditya-L1)太阳探测器;日本成功发射“小型月球探测着陆器”(SLIM)。  相似文献   

2.
<正>印度将在明年一季度发射称为"月船"2的第二项探月任务。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介绍,"月船"2是"月船"1的高级型号,由轨道器、着陆器和漫游车组成,将对月面开展矿物学和元素成分研究。印度将在3月和4月份采用"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2型和3型火箭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其中2型火箭将携带面向南盟的一颗卫星,原本称为"南盟星"的这颗卫星现已改称"南  相似文献   

3.
正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西万表示印度将第二次进行落月尝试,并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虽然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发射,"月船"3落月任务和"天舟"载人航天计划将是2020年ISRO最重要的两项任务。"月船"3任务的启动将是印在"月船"2任务下的"维克拉姆"着陆器去年9月落月失败后第二次尝试落月。该着陆器因在第二阶段下降飞行过程中减速超出了设计值而硬着  相似文献   

4.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表示,该国第二个月球探测器“月船”2拟在2014年发射,但要在“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火箭再成功飞行两次后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从印度南部斯里哈里科塔(Sriharikota)发射场成功发射“火星轨道器任务”(MOM)探测器。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后,探测器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绕地球运行轨道,目前飞行情况正常。该探测器已于12月1日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火星轨道器任务”也被称为“火星探测器”(Mangalyaan),音译为“曼加里安”,是印度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负责,总成本约为45.4亿卢比(约4.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王存恩 《国际太空》2014,(10):76-81
欧日合作研制的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计划于2015年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该任务的发射时间多次推迟,这也是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年后飞抵水星,执行为期1年的探测任务。这也是继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水手-10(Mariner-10)探测器和"信使"(MESSENGER)水星探测器之后的又一项水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7.
欧日合作研制的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计划于2015年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该任务的发射时间多次推迟,这也是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年后飞抵水星,执行为期1年的探测任务。这也是继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水手-10(Mariner-10)探测器和“信使”(MESSENGER)水星探测器之后的又一项水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航天是高风险的科学探索活动,在各类航天活动中,对太阳系及更远太空的探索任务难度大,风险高,面临来自技术、政策、人员、环境、资源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月球探测为例,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实施月球探测任务122次,其中任务成功或部分成功63次,任务失败59次;2019年,印度的月船-2(Chandrayaan-2)任务落月失败,再一次说明在探索宇宙的活动中,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要素。美国  相似文献   

9.
士元 《国际太空》2014,(2):19-23
2013年,美国、印度、中国先后发射了各自的空间探测器。美国先后把“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探测器送上太空,用于探测月球和火星上的气体;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经过一番周折已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其目的是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中国嫦娥-3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开展就位探测、巡视探测的国家,以及第二个掌握无人月球探测车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继日本和中国近期分别发射了本国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月女神"和嫦娥-1之后,印度计划在2008年10-12月发射其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Chandrayaan-1,见图1).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近年来,印度不断加强与国外的航天合作,加速发展深空探测能力。2008年10月22日,印度终于将月船-1探测器送上征程。为了增强和拓展航天业务,印度正在探索和发展深空探测技术及深空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龚燃 《国际太空》2014,(8):29-3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颗专门用于探测二氧化碳的卫星——轨道碳观测-2(OCO-2)于2014年7月2日由德尔他-2火箭成功发射。OCO-2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者”(ESSP)计划中的一项任务。主要用于观测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水平,进一步了解人类在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开展月球初航-2月球探测计划,其中俄罗斯负责提供新一代的“月球车”(Lunokhod),印度提供飞行模块和发射支持。“月球车”将于2011-2012年发射,旨在研究月球矿物资源。两国还可能联合研发新型载人航天器。此外,印俄两国正在运载火箭及其组件、两用系统和GLONASS导航系统及其任务控制、地面跟踪设备等领域开展合作。例如,印度参与研发了俄罗斯GLONASS-K导航卫星,从2009年起这些卫星将由印度火箭从印度发射。■印度将与俄罗斯合作开展多项航天计划@小光  相似文献   

14.
2014年9月24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正式对外宣布,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历经10个月、跋涉6.66×108km后在当地时间07:47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离火星表面大约500km,距离地球约2.15×108km处正常运行,开始执行为期6个月的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5.
肖武平 《国际太空》2023,(10):14-20
<正>2023年9月7日,日本在种子岛航天中心使用H-2A火箭成功发射“小型月球探测着陆器”(SLIM),将演示验证高精度月面软着陆。该任务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小型、低成本任务,成本约18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除实现工程、科学目标外,JAXA还希望通过SLIM的小型化、低成本技术对私营企业开展商业月球探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2日01:30:00:34,我国用长征-3B/G(长征-3B改进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嫦娥-3落月探测器。这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落月探测的最关键一步。它于12月14日在月面着陆,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地球以外天体的软着陆及巡视勘察任务,这也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世界上重返月球的第1个软着陆的探测器,并使我国成为世界第3个掌握落月探测技术的国家。12月13日,月球车与嫦娥-3着陆器分离,踏上月面。同日,着陆器与月球车互拍,它标志着嫦娥-3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18.
嫦娥-3任务由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探测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承担,其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它的宽度为4m、高有4.2m,发射质量3780kg,其中干质量1220kg。落月后,在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支持下,嫦娥-3携带的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嫦娥-3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其中的着陆器在嫦娥-3软着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装有2台在世界上首次应用的科学探测仪器。  相似文献   

19.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2):18-24
俄罗斯时间2011年11月9日00:16,搭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火星探测器(Phobos Grunt),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天顶-2SB(Zenit-2S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在地球轨道运行时出现故障,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萤火-1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有可能在2012年1月坠入地球大气层。 “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后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该任务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研究,同时对火卫一、火星和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搭载了两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的萤火-1探测器和美国的“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生物舱。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任务原本也计划搭裁“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但后来由于研制进度滞后和“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质量限制等原因被取消。整个“火卫一-土壤”项目耗资达50亿卢布(约10.5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8月23日20:34,印度月船-3(Chandrayaan-3)探测器成功在月球南纬69.37°、东经32.35°附近区域着陆,印度成为继苏联、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的国家。在历经四年前月船-2着陆失败的挫折后,月船-3着陆终获成功,印度自此进入“月球着陆俱乐部”,这极大地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提升印度的国家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印度总理莫迪称这是“新印度胜利的呐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