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航空运输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业每年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即使在去年世界各国遭遇金融危机,全球航空业面临全面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在全球航空运输业一枝独秀。相比之下,我国支线航空运输却始终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很多偏远地区的百姓更是无法享受到高速、便捷的航空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RetrospectandProspectofChina'sAirTransportSalesAgency中国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的,它是中国航空运输量高速增长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使中国航空运输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的兴起,打破了由航空运输企业产销一体化的格局,形成了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网络。这个新兴的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的发展与作用自1988年4月12日我国第一家航宽运…  相似文献   

3.
航空运输的发展取决于增长环境和空运的动力机制,前者表现为社会需求,后者表现为实际可能。有需求而无实际可能,则会形成供需矛盾,出现购票难,需求小而实际可能大,则会形成供大于需,造成运能的浪费。我们追求的是综合分析增长环境和动力机制,实现社会需求与实际可能的辩证统一。从1980年起,我国航空运输在经历近20年,年均增速20%的加速发展期后,进入“九五”和21世纪的发展关键时期,由此预测2010年前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把握其发展的态势,这是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厂家的首要任务,也是航空运输专家和广大关心民航业发展人士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供需理论和借鉴近代熊彼特等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的论述及有关经济观点,结合民航的实际情况,阐明航空运输周期波动的原因,并分析未来我国航空运输增长的适度区间,供民航有关单位和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中国民航进入快速发展期,航空运输保持16%以上的年均增长,航空市场需求旺盛,航空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民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我国东部地区飞行量持续上升,而中西部机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航空运输需求不断增长,从而,带来了航空运输市场和航空运输产业的扩大与发展。我国各大机场航空运输需求的稳步攀升,飞机起降架次也随之不断增加。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民航运输的高效性与乘机时间不确定性的矛盾在航班延误的频  相似文献   

7.
将要来到的21世纪航空运输会怎样,作者通过对当今世界航空港发展的文献资料研究,论述了21世纪航空运输仍将呈发展的趋势。机场跑道规模扩大,航站区功能多样化、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效率、以及为节约用地面向海洋发展的趋势,为我国机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中国民航出现全行业巨额亏损,打破了连续盈利19年的历史,犹如一只疾飞的鹰突然折断了翅膀。1999年上半年经济状况依然严峻。消息传出,许多人惊愕之后想了解民航亏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同时也期待着中国民航能再次奋起。亏损的浅层原因从1993年开始.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抑制经济过快增长,消除泡沫经济影响,由此社会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增长减缓;同时,我国航空运输在经历广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也必然有一个缓冲和调整的过程。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航空运输市场发生变化后,民航却提出:中国民航不但要成为民航大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1996,(5):20-21
在今年3月于深圳召开的中美机场发展与管理研讨会上,中国民航总局基建机场司徐存辛司长介绍了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九五”期间中国民用机场建设的情况。一、航空运输量的增长及其对机场的影响据统计说明,亚洲已成为世界航空运输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又是亚洲航空运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迅  相似文献   

10.
经济是航空运输业增长的基础和动力。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31年来经济发展的历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出现的全球化,则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回顾我国民航近几年的发展,民航运输从2002年起至2007年末,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这一轮高速增长,既有民航改革不断深化对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的促进,也有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力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用航空》2006,(3):77-78
“十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261.3亿吨公里,比2000年增长113.3%,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1.4亿人次,比2000年增长105.7%。在此期间,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如航班正常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82%;5年间,共有22个单位次获得“旅客话民航”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外交往的增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我国民航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民航运输高速发展和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民航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我国的民航基础设施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由于航空运输量增长太快,受投资规模所限,机场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仍是民航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当前,一个主要方面是机场建设滞后,现有机场的飞行容量和道面承载能力低,增加航班受到限制。如南京大技场、秦皇岛山海关等相当…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民用航空快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接近10%,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2003年我国GDP达14000多亿美元,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民航业,特别是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时期。2003年我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71亿吨公里,是1978年的57倍,年均增长18%,增长率是同期我国GDP增长率的1.8倍和世界民航平均增长率的3.8倍。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至第5位。我国民航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航空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飞行高度层划设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航空运输和空中飞行流量不断增长的需要。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空域资源,保证飞行安全,适应航空运输快速发展和举办奥运会的需要.进一步改革我国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通过民航总局的申请,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正式批准我国于2007年11月22日零时开始实施RVSM。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的飞行量急速增长。近一段时期航空市场的调查结果表明,机场经营者和国内外航空公司对于提高空中交通管制保障能力、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飞行容量的需求日趋迫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域分布尚不均衡,各地飞行量的增长速度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目前,为了同时兼顾航空运输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针对我国空管运行所制定的管制运行规则与标准还比较低。比较而言,北京、广州、上海属于航空运输发展较快的地区,由此带来的航空运输飞行与管制指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空管运行的相关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干线航空运输蓬勃发展的今天,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主线航空运输的困境并不为过。支线航空运输能够为干线输送客源,是保持干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一点不存疑义。近代在航运发达国家首先形成的轴心辐射式航线结构,既促进了枢纽城市间以干线飞机为主实现的规模性客货集散,也通过辐射航线网上支线飞机的穿梭飞行进而激发周边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增长活力。然而这样一种能够更有效地配置运力,推动肮运向高层次发展的航线结构,近期内在我国难成大器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与人民购买力水平还不足以支撑起这一航…  相似文献   

18.
虽然2008年的燃油价格大起大落,美国的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航空运输业普遍受到冲击,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现有的充足储备订单、军方和反恐的强劲需求等多种因素,航空发动机产业在这次世界经济的衰退大潮中,仍能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航“十一五”规划关系到民航未来发展格局,是实施行业管理、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针对经济增长、旅游外贸、运输收益等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十一五’期间的航空运输市场以及2020年的航空市场远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一、引言航空运输业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逐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腾飞,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缔约国中的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38位上升至2002年的第5位。1990-2002年期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7%,是国际同期平均增长速度的3.9倍(见表1),也是同期我国几种交通方…  相似文献   

20.
AProbetoChineseRegionalAirTransport前些年航空运输取得高速增长,但国内支线航空运输的发展却一直较为缓慢,近年,随着行业增速放缓,支线运输甚至出现萎缩,国内支线航空运输滞长特征明显。有关支线方面的讨论一直不断,支线航空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支线航空运输滞长的原因作一分析并就启动和发展支线航空运输的对策作一些探讨。支线至今还没有固定的定义。本文所指支线是客流量较小的国内航线,不限航程长短。一、支线航空运输滞长的原因支线航空运输滞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经济增速放慢、经济发展不平衡、地面交通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