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该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武器研制费用的管理法规、体系及相关的费用估算方法,主要分析了美国参数估算法的主要内容,评述了我国武器研制费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我国武器装备研制费用管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参数法是进行装备研制费用估算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了参数费用估算的历史和基本原理,分析了装备研制费用的主要驱动因素,将其作为估算参数,并给出了装备研制费用参数估算的基本流程.最后,基于国际先进的参数估算软件True Planning,对国外新一代直升机进行了参数估算的实例研究,显示了参数估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内军用飞机型号研制试飞费用的构成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兰德DAPCA IV模型的军用飞机型号研制试飞费用估算模型,为试飞费用的估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现代军机研制费用估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针对现代军机研制费用估算现状,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现代军机研制费用估算模型。给出建模流程,分别采用动量自适应算法和 L-M 算法的 BP 网络来实现,并对其特点加以分析比较。在小样本情况下,编制了 Matlab 仿真软件并进行了仿真,证明了所建立的研制费用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精度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CAIV的航空发动机性能与费用的综合权衡模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云涛  郭波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8):1309-1314
运用"费用作为独立变量"方法, 对航空发动机立项论证中的性能与费用的综合权衡与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航空发动机总拥有费用的参数估算模型, 研究了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与其主要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性能模型.然后研究了如何确定设计参数的约束条件即"权衡空间".最后将以上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 建立了发动机性能与总拥有费用的综合权衡模型框架, 可用于发动机的设计参数与费用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维修费用偏最小二乘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数估算法能够将影响维修费用的各种客观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反舰导弹维修费用进行科学地直接估算。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处理样本容量小、自变量多、变量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综合分析了影响反舰导弹维修费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费用估算模型,设计了精度评定方法。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拟合度好,变量累计解释能力强,估算误差在5%内。  相似文献   

7.
远程战略轰炸机是军事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纵深打击的基础,是现代立体化战争不可缺少的作战载体之一;针对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研制同一类型产品,提出了等工程价值比的概念,介绍了等工程价值比的特点.引入了美国兰德公司飞机研制费用估算模型DAPCA IV.在国外飞机研制费用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国内同类产品的研制费用计算方法.利用等工程价值比概念并结合DAPCA IV模型,给出了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费用的具体算例,克服了国内数据不足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尹峰 《航空发动机》2013,39(3):89-94
针对航空发动机研制阶段的费用测算进行研究,费用测算应遵循基本的原则并按照一定的流程开展工作.发动机研制费用测算包括工程和财务2种模式,需按照研制所开展的工作种类及等级建立费用分解结构.在不同的发动机研制阶段,研制费用测算的方法可采用专家论证法、自上而下法、比较法和参数化法等.在进行费用测算时需要考虑费用的时间价值及技术、经济、资源和管理等环境因素对费用的影响,可作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立项及过程管理中费用测算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军机研制费用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现代军机研制费用估算模型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基于径向基函数(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研制费用估算模型,给出建模流程;编制了仿真软件,在小样本情况下,进行了数字仿真,对所建研制费用神经网络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建RBF神经网络估算模型对研制费用的预算估计是有效的,且该估算模型的费用估计精度比传统回归分析方法所建立的估算方程的估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为估算运载火箭的RCS(Radar Cross Section,雷达散射截面积),采用部件分解法对运载火箭进行电磁散射几何建模,根据飞行过程中运载火箭和雷达的几何关系建立雷达照射目标视线角的计算模型,并运用高频散射理论提出运载火箭RCS的仿真计算方法;最后,对运载火箭的静态RCS和动态RCS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对运载火箭电磁散射几何建模合理可行,提出的火箭RCS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工程应用需要.采用该方法仅修改几何建模中的模型结构和部分尺寸参数即可方便计算不同型号运载火箭的RCS特性,可以为航天测控雷达系统设计和布站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及经济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民用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方法,对民机型号研制中通常采用的成本估算方法和软件工具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民机运营经济性的角度对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计算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指出发展更可靠的直接维修成本(DMC)模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从民机研制的角度,通过将经济性分析模块有机融入传统飞机设计流程,提出面向经济性设计的总体思路,为实现民用飞机的多学科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运载火箭在牵制缓释放过程中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将牵制缓释放发射过程依次分为静态竖立、点火牵制和缓释放三个阶段进行计算。运用MSC.Patran有限元程序的场功能来实现上一阶段的全部计算结果场向下一阶段初始条件场的传递,运用MSC.Nastran有限元程序的非线性弹簧单元的非线性位移载荷函数功能来模拟运载火箭缓释放过程中的缓释力,实现运载火箭牵制缓释放过程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并对比分析运载火箭几种常用发射释放方式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牵制缓释放系统可有效减小运载火箭释放时所受冲击载荷,减小运载火箭全箭结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3.
重复使用飞行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的有限元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属基热防护系统具有轻质、耐用、可操作性、成本高效等特点,是实现降低重复使用飞行器费用的一个关键技术。通过比较分析超耐热合金防热板和改进型防热板,给出了金属热防护系统的各个部分的设计准则。建立了蜂窝夹芯板和纤维隔热毡的有效热导率的数值预报模型,算例研究表明本文给出的数值预报方法正确。使用二维热分析模型和三维承载分析模型,实现了传热和承载分析的迭代计算,算例表明迭代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可重复使用飞行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预测控制方法的UAV编队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UAV编队控制律显式考虑约束能力不强的不足,基于预测控制方法和虚拟结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编队控制律。该控制律能显式地考虑各种约束,每个UAV仅需要滚动求解有限时域优化问题得到自身控制输入,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代价惩罚的方法实现障碍规避,并将优先级策略引入UAV之间避碰中。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编队控制律具有...  相似文献   

15.
降低制造成本是复合材料推广使用的必经之路,建立成本估算模型是定量评价复合材料工艺成本的基础和降低复合材料工艺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复合材料制造设计的核心就是针对特定产品选择最佳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实现产品性能与成本的最佳平衡。而成本估算模型可以在工艺过程与成本之间建立定量关系,这是制造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对国外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成本估算模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给出了主要成本估算模型的类型、建模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基于成本估算模型的工艺 性能 成本集成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航空企业成本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珊珊 《飞机设计》2010,30(5):68-71
航空装备研制、采办成本急剧增长的形势要求我国航空企业变革现行组织管理机制,建立起先进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本文总结提出了成本管理的5项关键技术:成本数据管理、成本估算分析、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协同设计与制造、成本管理团队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运载火箭1Mb/s的数据传输带宽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大量的信息数据传输应用需求,发展高速数据总线势在必行。为适应新型运载火箭数据传输需要,通过对现今国内外航空、航天器应用的数据总线进行研究,对各类数据总线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初步认为光纤通道总线是下一代运载火箭数据总线的首选,提出今后运载火箭应用光纤通道总线尚需开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综合飞行器健康管理系统组成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飞行器健康管理系统(IVHMS)技术在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降低飞行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IVHMS的组成和框架,重点分析了组成IVHMS的机载健康管理系统和地面健康管理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总结了现阶段IVHMS研究和实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需要深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运载火箭测控系统技术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轨道多样、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上行控制和空间环境安全要求逐步提高等发展特点,以及高码率、高覆盖、高精度的测控需求,研究了天基测控、多音组合编码安控、高效遥测和测控数传一体化等几种运载火箭测控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从工程的角度,提出了中国运载火箭测控系统发展思路和天地一体化的测控体系结构;并就测控系统资源配置与使用模式、新型测控体制和测控手段、遥测和安控频段等重点发展方向简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