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志 《国际太空》2005,(6):18-20
“哥伦布”(Columbus)实验舱是欧洲航天局(ESA)为“国际空间站”建造和运行提供的主要设施之一,定于2006年由航天飞机运往“国际空间站”。“哥伦布”实验舱升空的准备工作不仅需要完成实验舱本身空间段的准备,而且需要完成其他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地面段(由“哥伦布”控制中心和用户支持操作中心组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利用空间站资源,提出了遥科学的概念。利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所做的各种科学实验,需要空地间交互地进行通信,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为这种通信键路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着重讨论了遥科学对通信链路的要求,适于遥科学实验的空间数据系统模型以及天基、地基通信系统框图。  相似文献   

3.
一林 《国际太空》2005,(6):21-22
欧洲航天局(ESA)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两大重要设施:“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和“哥伦布”实验舱。ATV首发飞行时间几经推迟,现定于2006年春。目前地面的准备工作和“国际空间站”为迎接ATV到来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将于今年秋季完成。  相似文献   

4.
摘要: 针对现有地基深空通信系统存在深空通信距离不够远、数传速率不够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协同控制的天基主动深空通信与太空射电望远镜功能一体系统.该系统部署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由1颗馈源星、1颗中心星和4294颗小卫星(单元星)通过精密编队和在轨自主组装的方式构成,一体化集成天基主动深空通信功能和射电天文望远镜功能.该系统可以为深空探测器提供一个星地高速中转站,由于其部署在地球静止轨道,几乎不受大气云层影响,可以大幅度提升深空探测通信支持距离和数传速率,且能使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提升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入轨段关键遥测参数下传和遥控指令上传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中继系统,方案主要基于火箭现成天基测控终端和卫星现成测控设备。介绍了中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天基测控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算法,设计了一种卫星遥测、遥控信号中继功能的地面测试系统。该箭载中继系统在快舟一号甲火箭上完成了两次飞行试验验证,两次飞行试验中继转发的卫星遥测数据完整,箭载卫星通信终端接收用户卫星遥测数据的载噪比大于20dB;地面测控中心接收天基遥测返向信号比特信噪比相对接收门限有3dB以上的余量。试验表明,该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通信链路余量充足,工作可靠,相比通过地面测控资源保障或卫星自身使用天基测控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  相似文献   

6.
正多址波束接入是我国新一代中继卫星系统的拓展功能,可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低速数据中继服务。目前,我国已开启载人空间站建设工作,不久将转入长期运营阶段,中继卫星系统[1]是支持运营阶段的主要测控通信支持手段。由于中继卫星系统是为包括载人航天器、低轨卫星等众多目标服务的公共服务系统,其星上可配置的宽带中继资源[2]、窄带中继资源有限,而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既有高实时、高可靠的测控通信要求,又有大带宽的载荷数据传输要求。如何合理使用中继卫星系统的各类单址、多址资源,不仅关系到对空间站本身的支持保障能力,而且关系到对其他低轨卫星的测控与数据中继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东部时间7月7日零时19分,美国在太平洋上空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第三次拦截飞行试验,由于地基拦截弹的“大气层外拦截器”(EKV)未能与助推火箭分离,试验以失败告终。 这次试验是NMD系统的首次全系统集成飞行试验,耗资1亿美元,NMD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均参与了这次试验,包括地基拦截弹、预警卫星、预警雷达、X波段地基雷达、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和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其中,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8.
至今,一共有59个国家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或应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与“国际空间站”其他成员国共同努力拓展“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以便使科研人员拥有更多机会进行站上微重力实验。该站有两个主要功能:进行科学实验的国家实验室和开发新技术的试验平台。“国际空间站”已基本建成,正成为近地轨道上有人直接参与各种科学研究活动的基地。它能进行最先进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并有望执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由于“国际空间站”将至少工作到2020年,所以可充分利用其设备开展多项科研;美国也将借助私营商用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因此,它不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将采用新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低轨航天器天基测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航天器测控主要依赖地基测控系统实施,随着民用和军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太空运行的低轨航天器数量越来越多.仅依赖地基测控系统满足这些航天器的测控需求越来越困难,费用也越来越高.探索新的、有效且经济的测控模式势在必行.天基测控技术是航天器测控发展的方向,研究和应用天基测控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解决困扰我国航天领域多年的测控资源紧张问题.在分析美国NASA数据与中继卫星系统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轨航天器天地基测控模式,讨论了该模式的运行原理,设计了该模式的仿真系统,分析了应用该模式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基于设计的仿真系统对提出的测控模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提出的天地基测控模式可行,可以满足低轨航天器的测控需求.   相似文献   

10.
庄蓓 《国际太空》1999,(11):4-5
美国空军已决定对其“天基激光器”(SBL)计划进行全面修订,并责成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TRW三家公司共同筹建一家合资企业,以重新完善一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SBL系统将作为美国下一代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用于摧毁发射不久的飞行中的洲际弹道导弹。国防部希望此系统将来能与正在研制中的地基NMD系统协同作战。地基NMD是个终端防御系统,它必须具备识别真弹头和诱饵的能力,而SBL系统的任务是摧毁尚未释放弹头和诱饵的洲际弹道导弹。SBL系统中的卫星将配备多种遥感器,其中,被动式导弹探测遥感器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