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满璇  吴强 《国际太空》2022,(10):40-46
<正>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数据,2021年全球发射的商业卫星中,87%由美国公司制造。美国商业航天产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美国拟制定商业航天活动新规则,以适应航天发展新时代要求,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目前,在商业航天政策、发射服务、商业航天器制造与运营、投融资活动等方面,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3.
2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的商业航天政策,它是美国政府机构今后处理有关商业性航天事务的指南。它要求政府机构鼓励商业航天企事业单位发展,只要它们的活动与国家活动和外交政策的利益一致,与国际和国内的法律义务一致,与政府的政策要求一致。政策包括了美国禁止导弹扩散的规定。美国新的商业航天政策有8点内容: 一、政府机构应最大限度地将可利用的航天产品和服务投入商业性  相似文献   

4.
正从最近10年的发展态势来看,世界航天产业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世界航天产业的主要构成和主导力量。随着低成本进入空间技术和低成本利用空间技术快速发展,航天产品与服务逐渐从政府高端用户向大众消费市场倾斜。商业资本纷纷涌向航天领域,带动大量技术和资源进入航天领域,商业航天整体向低成本、多样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技术更迭更快,创新效率更高,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1 世界商业航天发展概况 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和企业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多项航天发射计划和研制任务被推迟或取消.由于疫情造成全球经济整体下滑,部分航天企业陷入现金流危机,申请破产保护或者关停业务. 尽管全球经济低迷,但总体上并未影响商业航天的发展.2020年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发布的报告显示,包...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呈现出技术创新强、商业模式新、发展速度快、覆盖领域广等特点,并且较好地契合了美军对航天系统弹性、太空威慑、太空作战、太空基础能力等的需求,客观上为美军提供了技术实力和力量储备。相应地,美国从加大政策扶持、设立专门机构、组建业务联盟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近地空间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的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载人航天的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以美国商业公司为首的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轨道-ATK公司已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Boeing)、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近期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以蓝源公司(Blue Origin)、XCOR宇航公司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航宇局(NASA)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6日发布消息称,该局已经和波音和Space X两家公司签署了商业载人运输能力合同。签署的合同共计价值68亿美元,两家公司分别获得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美航宇局的这一决定,为开创载人航天的商业时代,走出了关键的一步。美航宇局称,在载人飞行前,两家公司的飞行器必须通过安全测试。在通过飞行认证后,每家公司自2017年起,将承担2次~6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美国在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立法基本反映了美国太空发射商业化历程,而美国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商业化历程基本也可以反映美国整个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在美国一系列促进太空商业化的法规政策支持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等商业公司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当前商业航天的发展情况,着眼于商业航天公司的战略选择,重点考虑可预见性和可塑性两大因素,以稳定型、调整型、愿景型、塑造型四大战略为基础,旨在探讨不同定位的商业公司在发展航天业务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并重点分析了塑造型战略的重要意义,为有意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企业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杰  侯丹 《太空探索》2011,(3):28-31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一家员工总数只有千余人的私营航天企业。自2002年建立至今八年多的时间内,该公司接连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低成本的"猎鹰"1号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赢得了美国航宇局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合同,并有望  相似文献   

12.
正用于空间监视的传感器水平十分重要,因其决定着所获取空间态势感知数据的多少。空间态势感知数据的传输与共享技术在空间作战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受限时也会导致数据无法充分利用。由于空间资产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美国对空间态势感知越来越重视。为了保护美国的空间资产免于自然灾害和人为  相似文献   

13.
正太空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高边疆。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公开宣称: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今天,太空的军事、政治、民用、商业价值愈发凸显,主要航天强国均大力发展空间装备,谋求更好地实现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美国商业对地观测数据政策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燃 《国际太空》2016,(5):24-27
商业化是美国国家航天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地观测商业化更是整个商业航天领域非常重要的部分,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广泛的应用。经过数次重大修改和不断的补充完善,美国商业对地观测数据政策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为美国对地观测卫星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6月,由众议员罗杰斯和库珀领导的众议院军事战略力量小组委员会提出了一项法律草案,决定设立太空部队(类似海军陆战队),将太空军事行动与空军其他军事行动分开。罗杰斯和库珀希望尽快促成此事。如果这一草案成为法律,空军将在2019年1月1日之前建立新的军种,司令官将在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得到席位,并直接向空军部长汇报。2017年3月以来,美国空军部长希瑟·威尔逊和空军参谋长大卫·古德芬已在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众议院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8月10日~23日,由中国宇航学会组织承办的赴美国太空营训练夏令营在美国举行,来自北京、上海、西安、苏州、无锡的56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在阿拉巴马太空营训练中心,营员们按年龄分成4组,由教官带领分别进  相似文献   

17.
正奥巴马政府中止了重返月球的载人航天计划以后,其提出的载人登火星构想给美国载人航天出了一个大难题。虽然咬住了低地球轨道以远的大方向未曾放松,但遥远的火星如何去,美国经历了关于未来载人航天的争论和艰难抉择。现在,以载人登火星为背景的小行星探索计划又遇到了新问题—2016年4月提出的"太空复兴"法案对该计划提出了质疑,特朗普政府的决策仍很艰难。1"灵活性途径"显示美国低地球轨道以远载人航天的无奈过渡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技术开发与验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为全球最大的在轨航天器,"国际空间站"(ISS)已实现连续有人驻留超过15年,并在空间应用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际空间站"研究能力可能带来新的探索机遇、促进商业发展并对教育事业产生积极影响。"国际空间站"已在人体学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物理科学、技术开发与验证、地球与空间科学、教育等六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开发领域的应用是其重点。由于美国对"国际空间站"应用的组织管理、项目规划和实施最为系统,因此本文以美国为主,介绍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景木南 《国际太空》2016,(11):27-28
1 唐纳德·特朗普——颠覆现有太空政策唐纳德·特朗普曾一度表达对现有太空政策的不满,认为就像是第三世界国家.他提出美国需要一个全新的太空政策,需要将公共任务、商业手段,以及快速及时地解决现实威胁和把握现实机会三者结合起来.唐纳德·特朗普要求其竞选政策顾问罗伯特·沃克,为竞选活动提出一个有远见的、颠覆性的、合作性的、具有弹性的、具有实质性改变的太空政策.  相似文献   

20.
美国空军多年以来一直希望成为一支全球空军,具有全球力量投送和打击能力。读者或许会奇怪,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军,几乎是横行于全世界,想打败谁就能打败谁,怎么还不算全球空军呢?其实,美国的全球空军概念,是能随时要从美国本土起飞,或者把特种兵投放到世界上任何角落,或者把炸弹扔向任何目标,而不依赖任何海外机场。就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想要实现这种能力,非空天飞机莫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