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则的启示,从管理使用的角度,阐述了潜地导弹发生事故的必然性,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指出了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并对防止事故的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事故链中差错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差错的出现是事故产生的先兆。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差错的研究和处置,确立以预防阶段工作为重点的空管安全管理理念,强化信息通报。规范工作程序,才能更好地阻断事故链的形成,达到安全防范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3,(3):26-27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解体,酿成了人类开发和探索太空过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失败。航天技术讲求万无一失,因为一点点的失误和缺陷就会招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后果。这种高风险性也正是航天飞行的一个突出特点。以下列出的是世界进入航天时代以来发生的部分灾难性事故。  相似文献   

4.
危险点就是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因此,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防范和治理,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演变为事故。危险点分析的目的是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空管工作责任重大,必须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点多面广,保证安全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各基层空管中  相似文献   

5.
孙振明  安伟光  张辉 《宇航学报》2006,27(6):1324-1327
在航天领域,预测参数不但受其自身时序变化的影响,也普遍受到关联因素的交叉影响。因果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在时序预测过程中被考虑,该类问题被列入因果调整技术当中。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航天器参数变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因果调整方法。该方法提供了因果因素的判断调整方法,并将调整系数应用于时序模型预测的修正。最终,建立了一个因果与时序预测有机结合的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液氢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料,在国际上早被广泛使用。美国航天飞机为主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推进剂就是54m3液氢和145m3液氧。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制和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就使用了这种高能低温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氢的易燃易爆特性是其安全使用最主要的危险。国内外在其生产、贮存、使用、发射等过程中,都曾发生过程度不同的爆炸事故。现将其中14例事故汇集如下,其中大多数为美国航宇局发生的事故,每起事故只列出事故及其原因,为的是引以为训。1.液氢容器排气口爆燃事故:在一次用0.25MPa表…  相似文献   

7.
关于航空气象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特别是8月份以来,世界各地接二连三的空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同时也对各国航空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分析今年伤亡人数超过100人的五起空难事故,发现2月3日阿富汗喀布尔市坠机事故和8月24日秘鲁亚马逊市坠机事故当时都出现恶劣天气现象,恶劣天气很可能就是造成飞行事故的直接原因。据国际航空组织统计分析,天气原因是造成飞行事故和航班延误的首要原因,其概率远大于机械原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各类原因,由此可见,准确的天气预报对保证飞行安全、提高航班正常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基本概念,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从地球封闭体系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球上生物、主要是人类这个开放体系这两个方面论述了人类的任意活动导致熵增加会带来地球这个体系的恶化,从而试图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经济这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全工作难以量化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不像生产企业那样有相对具体和表面的生产流程,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监察部门有各自明确的行业达标标准,空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出现差错或事故的频率上,由于差错或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大,所以对日常管制工作进行评价和管理的难度很大。那么对管制指挥工作是否可以实行量化管理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3,(3):34-37
美国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工具,尽管还没有实现完全重复使用,也没有实现大幅度降低航天运输费用等目标,而且还出现了震惊世界的两次灾难性事故,但它毕竟是人类航天运输手段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1.
所谓人性化管理,指的是在组织完成一个目标时很好地兼顾人性化的客观需求,以期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历年来发生的飞行冲突给我们在管理上敲响了警钟,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要求。通过研究各种管理模式,我们发现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较好地适应当代以人为本的飞行管理要求。笔者想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唤起大家对事故链中管理这个环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喻京川 《航天员》2012,(2):72-74
星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敬畏、神往之地,也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题材。从图腾崇拜到神话传说,远古时期的人类绘画艺术中有许多关于星空的纹饰图案。天文学的起源和萌芽与人类文明几乎同时诞生: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后,由于农业生产与天文学关系密切,各古文明国家对天文星相的观察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繁忙空域和航路逐步实施雷达管制,飞机飞行间隔也相应减小,这不仅对空管安全运行及正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势必加大对空管设施设备的依赖程度。安全生产的本质就是要防止生产过程中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空管设备管理通过一些不安全事件特别是2004年的一些典型事例已经显示并将日益显示其对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做好空管设施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安全控制是保障民航安全生产这一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载人航天的安全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人航天的安全保证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孙金镖载人航天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然而,人类走向空间之路充满着无数的坎坷和危险。安全保证是载人航天发展的生命线。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涉及到可能发生的事故对整...  相似文献   

15.
只要有生产活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识别、控制、预防生产系统中的人、机、物和环境的危险性,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消除一切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把不安全事件减少或控制到尽可能低的限度,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肼类燃料,尤其是偏二甲肼,在导弹和运载火箭上都获得了广泛应用。我国一些液体火箭(包括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就使用了偏二甲肼推进剂。但是,肼类燃烧剂的一个突出缺点就是易燃易爆,在贮存、转注、试验、维修、加注等过程中,国内外都曾多次发生过着火爆炸事故。现就3起爆炸事故剖析如下,以作后车之鉴。事故一:违反规定空气增压,贮存容器爆炸伤人1.事故经过某年4月15日,某单位准备进行某型号导弹的姿控发动机试验。在首先进行的试车前准备工作中,发现为系统供气的气瓶内的氮气压力不足,不能满足试车间内包括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天软件系统规模、复杂度、软硬件交互程度的提高,系统事故可能不仅涉及软件或硬件失效,很多情况下还可能由于系统部件间的交互紊乱等原因所引起。传统的事故链等模型在描述结构、交互关系复杂的航天软件系统事故时存在局限。本文在梳理航天软件系统事故因素、分析系统事故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缺陷模型库,并提出了一种可清晰描述复杂软件系统事故发生、缺陷形成机理的事故集成模型及建模方法。上述机理及模型研究成果,可用于事故的分析与预防,以及前期的安全性设计与质量管理等工作,对于提升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媛媛 《航天员》2009,(2):24-27
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进行了约4900次火箭发射,将6000颗左右的卫星送入太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地球轨道上至少有12500件物体。在所有记录在案的轨道物体当中,6%是正在运行的航天器,38%是退役卫星、报废的火箭末级和“与飞行任务有关的物件”(包括发射适配器,镜头盖等),剩下的56%来自1961年以后的200多次事故,这些事故除少数撞击(不到10个,包括意外发生的和有计划的)之外,大多数是航天器和火箭末级爆炸。  相似文献   

19.
恶劣的气象条件是导致航空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会使航空公司和旅客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据统计,1970年至1989年间,全球在不利于飞行的气象条件下发生的飞行事故约占总飞行事故的30%,仅次于因“飞行机组”及“飞机设计”原因导致的飞行事故。  相似文献   

20.
徐菁 《中国航天》2005,(10):25-28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很多医学有关的事故。尽管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怎样克服这些困难,但是如何保障航天飞行中的航天员的健康仍然面临着挑战。例如,在某次太空行走时,一名航天员手套上的螺栓刺破了手套,使其皮肤直接暴露出来;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途中,曾出现过航天员发高烧的情况;在一次飞行中,一位航天员突然心律不齐,处境危险;有一次,3位航天员被有毒气体所笼罩,其中一人还失去了知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