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了蜂窝结构板上M5 后埋直通连接件的拉脱力测试条件及结果,分析了后埋件胶接施工过
程、胶接固化规范对后埋件拉脱力和胶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开孔轴向竖直灌胶后再安装埋件,胶液填
充效果最好,气孔最少,有利于提高拉脱力;对于EA934NA 后埋胶,于室温≥22℃下完成固化,更有利于提高拉
脱力。所得结果可为产品试验设计和拟定工艺参数提供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讨论的复合材料胶接体系包括胶膜、发泡胶、底胶、糊状胶黏剂以及修补用胶黏剂.先进的胶膜、发泡胶、底胶可以采用177℃(350下)或121℃(250 ℉F)两种固化工艺,用于复合材料的二次胶接和共固化胶接.较长的外置时间也是胶接体系先进性的另一个方面.用于复合材料修补的胶黏剂的主要先进特性为其固化温度低于复合材料制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焊接电流下钛合金板胶接点焊接头的A扫描信号和C扫描图像特征,并进行了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观察C扫描图像的特征与A扫描信号的变化,能够划分胶接点焊接头的胶层区、热影响区、熔合区、熔核区以及焊接缺陷;随着电流(7~10 k A)的逐渐增大,接头熔核直径呈递增趋势,相应的失效载荷从7 231.5增加到10 939.0 N;当电流为7 k A时,在C扫描图像上反映出飞溅缺陷,此时接头失效载荷远小于没有出现飞溅的接头,可见飞溅降低了胶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损伤深度为0.5mm的胶接修复典型试验件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振综合性能,综合考核了温度、振动、受力方向等参数对复合材料胶接修补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修复件在230℃和280℃的共振条件下,试验后修复区域胶粘剂与复合材料保持良好胶接状态,能够满足外涵机匣的振动试验要求,经该胶粘剂胶接修复的复合材料试验件具有较高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SY—H1糊状胶粘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SY H1为中温固化的单组分糊状环氧胶粘剂。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胶粘剂的固化工艺性能、耐水性能、耐热老化、耐温度交变、室温贮存性能、耐湿热老化、疲劳等综合性能。该胶粘剂具有固化温度低而使用温度较高的特点,在室温下有较长的贮存期,可应用于钢、铝和复合材料的胶接。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总结了深冷氦气增压瓶密封结构的研制工作。选择了材料,设计了三种密封结构(即榫槽铟密封结构、垫片镀铟密封结构和双道密封结构)。三种密封结构的试验件都经过了液氮、液氦温度条件下的高压试验,证明在低于-253℃,高于35MPa的工作条件下三种结构都能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航天电子产品的工艺实施和空间服役要求,本文详细开展了MD-130胶黏剂的固化工艺及空间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等温固化60 min后其拉伸剪切强度达到18 MPa,表明其为优选的固化工艺。高低温环境冲击和低剂量的粒子辐照后胶黏剂固化反应更加充分,其芯片剪切强度提高,而大剂量辐照致使高分子降解现象明显,造成了胶接强度的降低。经环境试验后,MD-130胶黏剂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制成功的90℃固化的环氧导热结构胶基料为双酚A环氧树脂,增塑剂为丁腈橡胶,固化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填料为银粉,增稠剂为气相SiO_2。该胶强度高,韧性好,导热、导电性良好,可用于铝合金与铝合金、铝合金与陶瓷、钢与钢、金属与非金属、电子元件的电极接头、铜与铝波导元件等胶接。使用温度范围为-60~100℃。  相似文献   

9.
熊文磊  苏佳智  刘小林  韩小勇  戚经革  宋天成 《航空学报》2019,40(12):423108-423108
采用"干长桁+湿蒙皮"共胶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零件时,发现长桁在胶接固化后普遍存在压塌式变形及胶接面胶层厚度不均匀的现象。为改善上述问题以实现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的高精度成型,通过试验件的制造和检测收集了长桁胶接前后的变形数据及胶接后的胶层厚度数据,分析了长桁在热压罐中胶接时的受力状态及导致长桁变形的主要原因,并采用有限元模拟对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帽型长桁在胶接后确实发生了压塌式变形,长桁胶接时帽顶R区的内外压力差及长桁缘条侧边加压不充分是导致变形的主要原因。将长桁缘条侧边倒成斜边或可减小这种变形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PMI泡沫芯密度、厚度及外置时间、干燥处理、固化压力等5个参数系统研究,摸索了其与泡沫芯收缩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降低泡沫芯收缩率、提高其尺寸稳定性的方法。同时,通过强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固化压力(0.2MPa和0.3MPa)对PMI泡沫夹层试验件胶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泡沫芯厚度越小,密度越低,吸湿量越大,固化压力越大,则泡沫芯收缩率越高。利用烘箱在130℃下干燥处理2h,可降低泡沫芯的收缩率;0.3MPa胶接的PMI泡沫夹层结构试验件的滚筒剥离强度略优于0.2MPa固化压力。剪切强度、平面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酚醛型粘合剂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三种常用酚醛型粘合剂胶接NBR-金属模压件的固化压力依赖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固化压力2~4MPa范围内,随着固化压力上升,J905、J911和J916粘合剂粘接NBR-金属接头的剥离强度显著提高,粘合剂对金属界面的湿润性也得到改善。本文指出,为了保证NBR-金属胶接件的质量,必须要施加足够的固化压力。使用酚醛-丁腈型粘合剂J911和J916时,需采用适宜的方法以改善润湿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及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成型工艺下,工字型加筋结构试验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共固化试验件比二次胶接试验件损伤门槛高,且损伤扩展缓慢,表现出较好的承载能力;共固化试验件损伤主要发生在筋条蒙皮连接界面,且填充区也发生破坏;二次胶接试验件损伤主要发生在胶膜内部。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渐进损伤有限元模型,考虑两种成型工艺的不同及工字型筋条铺层角的不对称,有效地模拟两种工艺下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某机的吊挂、襟翼、副翼、起落架护板等部位采用很多平面、单曲面、双曲面的胶接壁板、波纹板、金属蜂窝等结构件。它们的胶接须在加温加压下固化。我厂采用热压罐加热。使用固化夹具抽真空对工件加压。  相似文献   

14.
5428/T700复合材料"工"字加筋壁板共胶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428/T700复合材料"工"字形加筋壁板的固化成型方案、预吸胶及固化工艺参数、胶接表面处理方式及共胶接过程复合材料与胶粘剂固化条件匹配性的研究,为5428/T700在飞机类似结构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复合材料的修理一般采用胶接(粘接)修理技术,本文在对胶接修理类型、特点和修补效果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胶粘剂,复合材料补片、被修理结构的表面处理和修理固化工艺等方面对胶接修补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胶接修补技术的核心——胶粘剂的固化技术。最后介绍了几种主要的飞机复合材料及其修理技术。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而成的新材料,其  相似文献   

16.
单向加筋的复合材料蒙皮应用领域广泛,为保证筋条与蒙皮的胶接强度和筋条的直线度,研究比较了筋条与蒙皮的共固化、共胶接、二次胶接3种方式;针对共固化过程筋条加压要求,研究分析了全钢模、半钢模、全软模3种结构,并且对材料的工艺性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开展胶接点焊工艺试验,分别采集了胶接点焊、点焊、粘接三种接头拉伸过程的声发射信号,采用小波包对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分析了三种接头的信号特征,同时结合撞击计数历程图对焊核失效断口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累计撞击计数建立了试件的损伤模型。结果表明:三种接头在屈服阶段和断裂阶段的声发射信号较为丰富;胶层失效和焊核拔出失效可以通过声发射信号特征进行区分,其中胶层失效时其声发射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0~62.5 kHz,焊核拔出失效时其声发射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31.25~281.25 kHz;声发射撞击计数历程图可以从总体上反映焊核失效过程;建立的损伤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试件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18.
FM73M 胶膜及其与PMI 泡沫芯的胶接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DSC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FM73M胶膜的固化反应特性,根据DSC曲线得到了胶膜的凝胶化温度和固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建立了其固化动力学模型,确定胶膜的固化参数为(125±2)℃/90min.在此基础上,通过SEM研究了胶膜在PMI泡沫芯材内的分布以及界面结合状况(界面润温情况、气孔、缺陷),分析了胶膜与泡沫芯的胶接机理.  相似文献   

19.
NOMEX蜂窝夹层结构方向舵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飞机方向舵的结构特点,在成形模具结构形式、工艺方法、预固化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较成功的探索,采用合适的二次胶接共固化成形工艺,研制出了符合要求的全高度NOMEX蜂窝夹层结构方向舵,并通过了静力试验和各种条件下的飞行考核。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目前,骨架蜂窝夹层结构胶接固化成型的工艺方法,是在热压灌中用半封闭式型面模成型。成型的原理是:以半封闭式型面模为基准,以压缩空气为均匀压力,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胶接固化成型。这种工艺方法的特点: (1)生产时离不开半封闭式的型面模具,如果大批量生产就需增加半封闭式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