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包为民  汪小卫 《宇航学报》2022,43(6):705-712
提出了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的概念,对全球发展态势进行了总结,从人类文明、太空格局、战略安全、科技经济全方位发展等维度阐述了我国开展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的发展需求;并提出了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的体系组成、能力需求和技术难点,从科学、经济和工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效益,最后给出了发展路线;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大规模开展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1月14日提出了美国新的空间探索计划,称最早在2015年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建议将月球作为未来载人火星探索的“跳板”。美国出台的这一航天新计划,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并掀起新一轮的探月热潮。  相似文献   

3.
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利用和探索外层空间的活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外层空间的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外空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人类在外空活动所留下的空间碎片。由于地球轨道法律地位的特殊性以及空间碎片产生及其损害后果的特殊性,因此,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国际责任与传统的国际责任在性质、责任构成要件及责任的实现等方面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9,(3):35-35
分属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0时55分)在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处相撞,所产生的碎片云有可能威胁到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撞击事件是由美国国防部的“空间监视网”观测到的。“空间监视网”随后开始对两团碎片云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5.
空间的独特条件能够为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提供各种研究的机会。开展这样的研究能产生富有商业活力的企业,并将成为永久性行业。本文主要讨论美国目前和未来的航天活动私营化和商业化以及它可能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将围绕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核心的深空探索活动。目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制定了深空探索计划。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将在空间往返运输器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预计美国凭着强大的技术力量、经济投入和决心将主导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2014年6月4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布了载人空间探索报告《探索途径:载人空间探索的理由与方法》。该报告正文280页,历时18个月,耗资320万美元。报告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Rationales)和“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Approaches)的问题,阐述了发展载人航天的理由和价值定位,调查并分析了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对当前美国载人航天的态度,探讨了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并按不同途径进行了技术分析和经济可承受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8.
末级火箭剩余推进剂的排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日俱增的空间碎片严重地威胁着航天器的安全,据美国航宇局的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新的防范措施,90年代航天器与空间碎片碰撞的可能性将超过现有的安全限度。 据美国资料统计(至1990年11月),地球上空的卫星(含空间碎片)数量中,碎裂碎片占39%(见图1)。在这些碎片中,除美国及原苏联为空间竞争进行空间试验所产生的大量碎裂碎片以外,相当部分是末级火箭在完成运送任务以后,在轨道上运行过程中发生爆炸而产生的碎片。据资料统计,至1991年5月,末级火箭在轨道上爆炸已达129次。因此,防止末级火箭在轨道上爆炸是减少空间碎片增长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空间碎片与近地轨道环境污染的法律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探索和利用空间不仅为有效地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创造了可能性,并且对全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全面的影响。空间活动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与其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别于人类的地面活动。正是由于空间活动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赋予了人类在解决地外环境问题上更大的现实性和科学性,空间利用和探索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研究空间资源、其他天体状态和未来人类生存资源的可靠途径。这一特点在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就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空间活动除了可能为人类带来现实的利益以外,还有可能随着空间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有关部门1988年通过电话在全国范围内对1200人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公众对航天事业的支持程度比以前提高了。 公众希望美国能在空间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认为航天活动符合美国民族的开拓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卢森堡议会7月13日表决通过了空间资源法,规定各公司对从小行星等天体上开采的资源享有所有权。这意味着该法案在8月1日成为正式法律。卢副首相兼经济部长施奈德称,卢是欧洲首个采取承认空间资源可由私营公司所有之法律与监管框架的国家。他说,卢由此巩固了其作为欧洲太空资源探索与利用中枢的地位。该法赋予在卢经营厂家对所开采空间资源的所有权,与美国2015年11月生效的《商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于1993年6月7日到9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欧空局、台湾及香港等国家、组织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发表了近百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在本届会议期间,与会航天专家学者就卫星减灾、空间效益、航天动力学与空间遥控  相似文献   

13.
范嵬娜 《卫星应用》2007,15(2):61-65
2006年12月4~6日,NASA在休斯顿召开了第二届空间探索大会,公布了全球探索战略和建议的美国月球体系,这是实现美国载人重返月球新设想的两个关键性工具。  相似文献   

14.
光波 《中国航天》2005,(12):23-24,27
空间探索新构想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14日宣布了其大胆的“空间探索构想”,指示美国航宇局恢复航天飞机的飞行,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重返月球,并进而派人飞往火星。要扩展人类在太阳系和更遥远的太空的活动范围,需要有一项持久而可以承受的载  相似文献   

15.
<正>未来人类外空活动计划中,外空资源探索、开发、开采和利用将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美国、欧空局等空间大国和国际组织已经从国家实践、空间政策、国际合作等方面成为了身体力行的先驱。在现行国际空间法制度中,外层空间自然资源的权属状态仍然不明。2015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签署了《2015外空资源探索与利用法》,为本国公民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法律保  相似文献   

16.
航天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航天技术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或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它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航天技术与产品国内外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二是为空间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以美国为例,其商业航天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8-1994年间,各类航天收入的比例见图2。一、发射市场以及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发射市场是航天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它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两大产品。世界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用静止轨道卫星市场,其…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14日.美国产业和安全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1年美国商务部对外政策性出口控制报告》。根据今年提交的报告.美国对之前采取的对外政策性出口控制措施.尤其是2010年采取的出口控制措施进行了回厩营结.报告中.美国公布了对部分国家许可证申请的统计数据。报告认为.禁运和其他特别管制对美国工业产生了经济影响。国务卿认为.这些控制对美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2年5月22日~24日,全球空间探索大会(GLEX)在美国华盛顿朗方酒店召开。此次会议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与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ISECG)共同举办,航天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一份重要的空间政策演说,指示美国航宇局(NASA)将工作重点放在2020年实现人类重返月球,将来还要把人类送到火星或更远的星体。布什要求其他国家本着合作和友好的精神参与美国提出的空间新设想,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空间探索合作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黄志澄 《航天》2014,(10):14-19
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对美国航宇局(NASA)的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评估报告中,将“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E D L)”技术,列为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其余两项分别是空间推进及能源和辐射安全。对于载人火星探索任务,为何EDL 技术会显得如此重要?为了问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首先从“好奇”火星探测器的EDL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