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6月28日,来自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单位和搭载单位的代表齐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参加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集团公司举办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仪式,共同见证返回舱搭载物品的出舱时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副主任杨利伟和武平等出席开舱仪式.  相似文献   

2.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5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什么物品?这一谜底10月18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揭晓。 神舟5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运抵北京后,18日回到她的诞生地举行隆重的开舱仪式,伴随着飞天英雄杨利伟邀游太空20多个小时的舱内搭载物品也一一亮相。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2,(8):5-5
7月1日上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北京航天城内的“娘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舱,伴随“神九”3名航天员飞天返回的搭载物品一一亮相。  相似文献   

4.
雨水 《航天》2009,(5):60-61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返回纪念封  相似文献   

5.
杭柯佳 《中国航天》2005,(11):23-34
2005年10月12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升空,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的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以及结构与机构系统和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它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  相似文献   

6.
《航天》2012,(9):24-2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轨道舱可留轨半年,继续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神舟飞船采用了升力式返回再入,由GNC分系统进行再入过程中的升力控制,这是比弹道式再人更为先进的返回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飞船返回着陆点的精度和降低再入过载峰值,减轻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承受过载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事隔7个多月,海外又掀起了一股中国航天热浪。5月19日,由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为团长,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等组成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将我国神舟5号飞船搭载的联合国旗帜移交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作者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行程中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8.
中国     
《航天员》2012,(6):8-8
中国代表团赴德参加国际字航联搭载会旗移交仪式;第二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长沙召开;神舟十号飞船计划于2013年6月发射  相似文献   

9.
11月1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在香港科学馆开幕,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伞、飞船和火箭的模型、杨利伟的航天服、航天食品等悉数到港,与香港同胞见面,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也与航展同期亮相。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访港代表团团长胡世祥,副团长张庆伟、谢名苞、王永志,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等为航展剪彩。神舟5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的到来,在香港刮起了太空狂飙。杨利伟跃升为人人仰慕的超级巨星,所到之处,国旗、区旗汇成红色海洋,人群摩肩接踵欢声雷动,“做个中国人好骄傲”成为香港各种媒体难得…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11,(2):F0003-F0003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周婷玉)在世外载人航大50周年到来之际,今年4月12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的笑傲天宫航天文化艺术中心将开始试运行。届时将有航天题材艺术展以及慈善拍卖等相关活动。据了解,活动中将展示从神一至神七的众多高端航天艺术珍品,其中包括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并搭载神舟一号的《中国神舟飞船首飞纪念》纪念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的《中国神舟飞船首次载人飞行成功纪念》纪念封、神舟七号搭拔作品之《和平颂》画册以及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06,(2)
随着“神舟”飞船的再度载人飞天,关于“神舟”飞船是否模仿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言论也再次兴起。说“神舟”飞船模仿“联盟”号飞船无非有三大“论据”:俄罗斯载人航天以卫星式飞船起步,中国也以发展卫星式载人飞船打开通天之路;“神舟”与“联盟”同样有着三舱模式;“神舟”飞船与“联盟”号飞船外型相似。仅凭这三条就能判定“神舟”飞船是“联盟”飞船的“翻版”吗?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舱(船)一起构成组合体。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13,(3):I0002-I0002
3月28日,以“飞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李锦记航天奖学金启动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前副总指挥、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中将.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少将,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刘洋,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等嘉宾出席,共同支持这项致力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航天》2012,(8):10-10
6月29日上午10时许,在圆满完成所有在轨任务后,搭乘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返回,为本次航天任务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用12个字来评价这次任务: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6月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当天,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11,(11):49-49
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欧空局载人航天飞行与运营部主任托马斯·莱特、德国宇航中心航天部主任盖德.库珀分别率欧空局、德宇航代表团于10月31日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于11月1日凌晨在现场观看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实况。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09,18(2):105-105
据新华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3月6日透露,我国计划在2011年将连续发射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与2010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站。神舟八号为无人飞船,是太空交会对接的追踪飞行器。神舟九号也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并计划再次搭载航天员飞天。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3,(10):3-6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长征2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也托举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直刺蓝天,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12分钟后,飞船准确入轨,发射取得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主着陆场上,航天员平安返回。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39-239
6月11日17点38分,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570余秒,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既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的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而。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6月17日09时22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起飞,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程。15时54分,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h。"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全长约9m,舱体直径2.8m,发射质量约8t。对接机构安装在轨道舱前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