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潘科炎 《航天控制》2004,22(1):90-96
本文系根据美国天基激光武器采购能力和结构研究 (A&AS)项目综述的一篇技术报告。文中分析了空军和导弹防御组织 (BMDO)发展天基激光武器 (SBL)所采取的现行技术途径以及为使实战SBL系统投入战场使用所必需的技术需求。A&AS项目确认了需要大力改进当前技术能力的几个重要技术领域 :发展大型展开式光学系统 ,提高波阵面控制和振动控制能力 ,增加激光器功率。最后讨论了还需改进的远程目标捕获、跟踪和指向控制技术 ,空间飞行器的共性技术 ,建模和仿真 ,以及地面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2.
地地弹道导弹的丙入段突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立足于打赢一场局部高科技战争的前提下,针对地基反导系统和地地弹道导弹具备突防能力的意义,并详细介绍了地地弹道导弹的再入段突防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热管技术在航天器热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技术在航天器等温化、热传递、散热和仪器设备热控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热控制应用考虑的因素;评述了热管技术在国内外航天器热控制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热管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型热管和提高热管传热能力将是今后热管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四、利用非侵入式医学评估系统,不断提高探索任务中的医疗保健能力(ExMC)在月球和火星探索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乘员组不仅需要有维持健康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诊断和治疗伤病的能力。探索飞行任务中的医疗保健能力主要是研发飞行任务中的医疗技术、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不同级别保健的临床措施。医疗技术不仅包括飞行中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还包括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5.
史超 《火箭推进》2021,47(1):1-12
分析了试验气体加热技术、变马赫数试验技术以及光学测量技术等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梳理了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以及中国等国家的主要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设施运营管理机构,并对典型试验设施的能力进行了介绍.通过梳理分析国外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技术发展趋势和试验能力现状,指出了我国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能力和技术与国...  相似文献   

6.
应用相关矩阵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阐述了7类25项航天基础制造技术对提高我国新一代航天型号性能及增强航天制造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为航天关键基础制造技术,提出了应优先重点发展航天基础制造技术项目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栗欣  王中 《中国航天》2011,(9):34-37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人们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卫星的可靠性.这就对卫星平台的自动故障诊断处理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卫星故障处理诊断能力的实现必须依赖故障处理分层结构。这种分层结构要能够自动覆盖卫星整个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分成正常运行和非正常运行两个方面。当前卫星自动故障处理技术已经在深空探测、近地轨道卫星、静止轨道通信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在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及设计原则,并阐述了此模式下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为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在整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在卫星地面接收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是超外差变频接收技术,并且大多数地面站为固定本振变频。如果在变频技术中引用多路可调变频技术,使变频器本振频率灵活,能够在接收的频段内调谐,即可大大扩展系统接收能力。本文系统介绍多路可调变频技术的工作原理,该技术适用于一站多星和多路载频下行数据信号接收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尤其是极轨卫星(太阳同步)地面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我院机制专业在教学试点工作中,产学合作,在学生毕业前夕,以一名见习技术员的身份下厂实习,在工厂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工艺、工装设计,并了解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经受第一线技术岗位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一系列做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行之有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作用是向各类用户和运动平台实时提供准确、连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它目前已基本取代了无线电导航、天文测量和传统大地测量技术,成为人类活动中普遍采用的导航定位技术。拥有这种技术和能力,将会在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占据主动地位,获取巨大的利益。因此,世界主要大国和商业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欧洲和日本也即将组建自己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及欧空局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大推力发动机试验能力、高空模拟试验能力、试验设施测控能力、发动机边界条件与可靠性试验、吸气式动力装置试验、新型动力装置试验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分析了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试验能力、试验技术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液体动方试验设施、试验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对我国航天液体动力试验设施建设和技术发展方向,特别是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和新型动力装置试验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技术在卫星总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当前国外数字化装配技术的现状,并从建立卫星数字化装配协调体系、面向装配的并行数字化技术、建立包含数字化装配的仿真过程、数字化装配仿真与协调、装配生产线的工装设计制造技术、装配现场的数字化应用技术和数字化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卫星数字化装配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指出了卫星装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使卫星集成技术能力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树楷 《卫星应用》2000,8(1):10-19
遥感科学及技术系统的性质和应用领域反映了其一体化集成技术体系学科的特点。遥感在认识自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形式成数字地球概念的重要基础。实现数字地球又迫使遥感召懊高效自动化方向发展。该文在分析以往遥感技术系统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认为高效、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将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较之以往有突破才可能,这是一种巨型科技创新工程。根据国际化就及中国国情提出了星--帆--地一体化及“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的中国航天运载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航天运载技术的现状 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天运载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已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多种轨道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列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覆盖0.3~9.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1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6.1吨。 值得指出的是,80年代后期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使我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9.5吨,为我国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9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6.
1 英国高度重视机载雷达发展 英国国防部在2006年10月17日发布了《国防技术战略》(Defense Technology Strategy,DTS)报告的公开版,从国家的层次和角度描绘了未来20年内国防技术研究与开发(R&D)的需求和目标。该DTS报告的焦点是推动对前沿国防能力的研究,表明英国国防部希望拥有能够更快地投入使用的有用装备。在这份DTS报告中,无人机系统(UAS)、电子战设备和机载雷达被列为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景泉 《中国航天》2000,(11):15-19
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空间系统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当今世界进入信息革命时代以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将对空间技术形成新的、更强的依赖。卫星技术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授时、遥感、地球资源和环境监视、军事侦察、测绘和气象等方面的能力,已经体现并将在更广和更深程度上体现对信息革命的价值。空间技术发展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它能将分布广泛的地面经济建设设施和武器平台,及作战部队的作用高度集成,使其能力极大地增强,因而将成为政治进步、军事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这就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战时武器装备的保障工作是未来战役战场环境下谋求打赢的关键环节。军代表在战时装备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理解和把握战时技术保障的特点和原则,研究保障方式,在扎实做好当前工作的条件下,从3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战时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研究的内涵,从液体动力装置的技术复杂性和严酷的工作环境两个层面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研究两大领域、6个技术分支和23个具体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简要介绍了目前所拥有的研究能力和已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同顺  奚勇  印剑飞 《上海航天》2021,38(3):163-170
针对未来红外制导导弹对空作战面临的对象日趋多样、目标隐身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对抗技术广泛使用、战场环境更加复杂等重大挑战,分析了对空红外制导技术的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全面梳理了现代战争对下一代对空红外制导技术的军事需求,提出了对空红外制导的关键技术,包括弱小目标探测、自主目标识别、双多波段红外探测和多模复合制导等,并对相应关键技术的内涵、发展趋势、技术途径及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为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