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京川 《航天员》2012,(5):78-80
《登陆月球》描绘了想象中的登月航天员在月球上铺设各种仪器设备的情景。画面背景是被太阳照亮的月球山峰,天空上漂浮着我们的家园——地球。然而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画家还只是把登月飞船想象成一枚带有翅膀的火箭的样子。月面的山峰也过于高大险峻了。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过去几十年,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在不同时期开展的月球及其他地外天体探测活动,分析了月球探测逐步由月球外围向月表和月球内部发展的趋势,研究了月球及其他天体内部探测必要性,对比了地外天体内部探测及钻取技术不同方法具备的不同特点,又通过分析地外天体内部探测面临的极端空间环境、地质环境和超长距离延迟通信等带来的不利条件和挑战,结合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形式,给出了天体内部探测、选取、分析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1,(9):47-48
德尔它2-7920H-10C型火箭9月1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两个“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月球探测器,即GRAIL—A和B。这是德尔它2火箭从卡角空军站进行的最后一次发射。发射曾因天气和技术问题推迟两天。这项任务旨在探测月球引力场的细节.以期制作迄今最精确的月球引力图。观测数据会有助于确定月球从月壳到月核的内部构造.  相似文献   

4.
月震是什么     
发生在月球上的地震称之为"月震"。众所周知,地球每年都发生许多次地震,月球也会发生月震。月球的内部能量已近于枯竭,虽然现在它是一个几近僵死的天体,但仍然有轻微的活动,因此经常有微弱的月震发生。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飞船航天员登月后在月球静海西南角设置了检测月震的仪器。此后,相继在月球着陆的几艘"阿波罗"飞船又先后在不同位置放置了月震仪。月面上的6台月震仪组成了检测月震的网络,它可以记录月震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度和震源深度。至1977年8年为止,月球上的月震仪共监测到10000多次月震活动。  相似文献   

5.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打算在2012-2013年间,实施德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探月项目"月球探索轨道器"。这个探月项目其实是由两个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借助微波和钻地雷达,"看透"月球表面以下2~100m,了解月球的内部构造;第二个探测器能测绘月球表面微弱引力和磁场的三维彩图。由于该计划会持续4年时间,所以它还有可能捕捉到月球表面因天体撞击新形成的环形山。  相似文献   

6.
于登云  葛之江  王乃东  肖林  林宗坚 《宇航学报》2012,33(12):1840-1844
月球基地建设是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月面环境特点和航天工程需要,对充气式结构和硬式结构的月球基地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两种结构形式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基于两种结构形式的组合型月球基地的设想,为将来月球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迢柳娟 《航天》2011,(10):22-25
2011年9月10日,一对专门设计用来对月球进行引力测量的卫星,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出发,搭乘"德尔它"2型火箭踏上前往月球的3个月的旅程。美国航宇局表示,这对卫星的任务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月球各处的引力强度,这些测量资料结合以往阿波罗计划月震探测的数据,将有望加深人类对月球地质和内部构造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二、国外载人登月的目的 21世纪人类"重返月球"到底要去干什么?从科学探测与研究的角度综合分析,主要应该有如下一些目的:①更加深入地了解月球,包括月壤成分、月核组成、地质结构、形成过程、大气和对月球探测的影响等;②了解太阳系以及行星(主要包括地球)的起源与演变;③研究地/月系统的形成与变化;  相似文献   

9.
肖择 《上海航天》2010,(1):35-35
据报道,印度下一个探月任务月球航行-2将于2013年发射。月球航行-2是印度第二个探月任务。这个由印俄合作的项目为期4年,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负责管理。月球航行-2将是一次无人任务,它将着陆在月球表面,进行化学、矿物学实验并拍摄月球地图,以此证实月球航行-1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月球探测器所经历的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主要包括:月面低重力、月面温度、近月空间辐射、月壤、月尘、月面地形地貌、月面静电等。文章在对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月球探测器在月球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月球探测器所经历的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特点及其影响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或必要的试验验证,可为月球探测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日本正在制订在月球上建设科研基地的计划.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在月球研究上投资2000亿日元(22亿美元),涉及月面机器人.日本月面探测战略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在2015年前向月球发射一台移动机器人,发送表面视频画面,并进行月球成分的地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月球基地总体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构建月球基地是月球探测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为一个巨型项目,月球基地总体建设涉及空间运输、能源、结构构建、月面移动、资源利用、科学探索、测控通信等诸多方面。文章尝试论述构建无人月球基地的任务目标、核心功能与组成、概念方案、实施步骤等核心要素,提出构建无人月球基地的总体思路,为未来月球基地任务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种综合式载人月球基地总体方案及建造规划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载人月球基地是实现对月球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提出了刚性舱、刚性+柔性结构以及建造式等三种典型结构的载人月球基地方案,并对三种典型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式载人月球基地方案设想,基地内部主体创新性地采用充气式柔性连接的方式,外部主体包括月壤防护层、植物密封舱和应急救生飞船,活动系统包括月球车和月球机器人。围绕该方案并结合文章提出的载人月球基地主要技术指标,并对载人月球基地选址、结构设计和构建、空间辐射防护、热管理、能源、通信与导航、生命保障和应急救生技术等关键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为中国未来建设载人月球基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阳光 《中国航天》2011,(4):5-11
日本正在制订在月球上建设科研基地的计划。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在月球研究上投资2000亿日元(22亿美元),涉及月面机器人。日本月面探测战略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在2015年前向月球发射一台移动机器人.发送表面视频画面.并进行月球成分的地震学研究。接下来的5年内,  相似文献   

15.
会庭 《中国航天》2007,(10):28-33
日本的"辉夜姬"月球探测器(SELENE,也译作"月女神")是阿波罗时代之后最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辉夜姬"包括主轨道器和两颗子卫星。主轨道器用于观测月球表面的元素和矿物分布、表面和亚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16.
考虑月球扁率修正的月球卫星自主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月球扁率对月球紫外敏感器的月心方向矢量确定的不利影响,研究了月球紫外敏感器的测量原理和敏感到月平边缘时满足的几何约束,提出了一种考虑月球扁率的月心矢量确定方法。并进一步的结合地球敏感器和太阳敏感器的测量信息,研究了基于日地月方位信息的月球卫星自主轨道算法,并评估了月球方位确定算法对导航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太阳敏感器、地球敏感器和月球敏感器的精度分别为0.02°(3σ)、 0.05°(3σ) 和0.1°(3σ)的假设下,考虑月球扁率修正的月球卫星的自主导航位置精度能达到300m(3σ),导航速度误差能达到0.6m/s(3σ), 从而保证了环月卫星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万钧 《遥测遥控》2021,42(6):113-120
通过研究“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影像灰度图纹理特征,对月貌进行划分,提出一种利用月球纹理特征结合月球影像的灰度值,采用贝叶斯分类法来进行月球地貌的分类。月球影像的纹理特征是由灰度共生矩阵计算出来的13种纹理特征量来刻画的。具体方法是:首先,选择能将不同月球地貌区分开的最佳纹理特征及提取这些最佳纹理特征所采用的相应最优窗口尺寸;其次,对这些提取出的纹理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去除相关性,再运用贝叶斯分类法进行月貌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提取出月球表面的纹理特征,并能成功地对月球地貌单元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最后制作完成的月球地貌分区图能为月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更好地探索月球提供详细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卫星跟踪卫星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技术作为月球和行星重力场探测的一种解决方案已经初步研究和讨论。文章引入已有的解析方法在理论上分析卫星间精密测距与月球重力场信号的频率响应关系,并通过模拟计算,以分析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应用于月球重力场探测的可行性和恢复重力场的能力。由于月球卫星跟踪卫星方法是目前解决远月面重力探测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且已为一些月球探测计划采用,而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也同样面,临远月面探测的难题,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月球和行星重力场的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2,(1):57-58
经过约3.5个月的迂回飞行,该局两个“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月球探测器,即GRAILA和B,分别于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1日点燃主发动机,进入绕月球运行的近极椭圆轨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3,(1):58-59
NASA两颗"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探月卫星2012年12月17日按计划撞击月球,从而为该探月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项任务耗资4.96亿美元。两颗卫星2011年9月发射,同年12月31日和2012年元旦先后进入绕月轨道,以编队方式开展测量工作。从3月到5月,主探测任务持续了90天。任务后来进行了延期。该项目获得了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月球重力场数据,将有助于解答许多有关月球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