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该文献中重要部分进行了点评,指出:空间系统的结构设计要\"严格\"按照环境设计来进行考核,而环境试验的目的除了筛选工艺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验证设计载荷是否合理.文章还分别对声、振动和冲击试验中的关键步骤和内容进行了解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美国在1998-2002年执行\"快,好,省\"采购改革方案期间航天器故障率上升146%的3个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点评.这3个原因包括:对标准、规范严格遵循的意识下降;航天元器件复合度激增;系统工程管理失控.文章对抑制故障率上升的对策进行归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卫星研制工作必须严谨,一丝不苟地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环境)试验.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Atlas V运载火箭的研发——动力学试验概况》一文的技术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Atlas V研制过程中所涉及的降低发射风险的系统工程方法,减少起飞振动方面的技术工作、声载荷及声环境的试验验证方法,模态和刚度试验技术及动力学试验计划纲要等动力学环境试验内容与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混响室激励方法开展全尺寸运载火箭模态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点评的对象是一个执行宇宙粒子物质观测任务的高分辨率、长寿命、高可靠光学部组件。点评的中心内容是关于\"大面积望远镜\"地面振动试验,包括对试验任务的提出、试验的具体实施以及试验后的设计评审、合格标准、技术规范等等地面力学环境试验要素进行一一介绍与评述,以供业内人士参考或商榷。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空间碎片环境、空间碎片对航天器可靠性的影响、空间碎片地面模拟试验技术,以及空间碎片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7.
归因于空间环境的航天器故障与异常[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空间环境对航天器设计、研制和运行的影响是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系统分析和集成实验室电磁与航空宇宙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一系列NASA RP报告的主题.其中,NASA RP-1390详细概述了天然空间环境7个主要环境因素,包括它们的简单定义、相关的型号计划事项以及对各种航天器分系统的影响.该报告提供100多个从1974...  相似文献   

8.
ESA/ESTEC的空间环境试验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里的空间环境主要指电子、质子、离子、太阳紫外、原子氧、碎片、极端温度、污染等环境,这些环境在航天器中产生总剂量效应、单粒子效应、充放电效应等各种有害效应,甚至会引发航天器故障与异常。鉴于空间环境不利影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欧洲空间局(ESA)在欧洲空间技术研究中心(ESTEC)的产品保证与安全部门建立了空间环境试验室,目的为ESA航天器的空间环境防护提供先进的试验验证手段。文章介绍ESA/ESTEC的空间环境地面试验能力,包括空间环境模拟设备、测试仪器及其试验相关的标准;介绍ESTEC航天器研制组织体系及其空间环境试验室所在的产品保证与安全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分析研究了这些部门及空间环境试验室对ESA航天器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的基础保证作用;最后就完善我国空间环境试验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客 《航天员》2009,(5):54-56
落地失踪 2003年5月4日,凌晨2时45分,莫斯科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一声令下,“联盟TMA-1”号飞船脱离国际空间站,受命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0.
<正>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开启了进入太空的序幕。195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同年毛主席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国自此开启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征程。根据卫星的任务要求,研制工程主要包括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地面测控等几大系统。其中运载火箭由当时的七机部八院负责承制,发射场选定我国甘肃省酒泉发射场。根据毛主席1958年的号召,中央决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研制任务。中国科学院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了分部,  相似文献   

11.
面向航天器在轨加注的地面模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近年来航天器在轨加注的相关研究,着重对其地面模拟试验技术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国外相关地面模拟技术进行了综述,其次对一种新型地面模拟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由气浮平台、航天器模拟器、光学测量系统、地面控制系统、自主对接和流体加注机构等组成,不仅能演示航天器在轨加注任务的全过程,而且能完整演示自主对接与分离、流体传输与控制、导引测量与推进等在轨加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力学环境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设计,系统调研了当前最具代表性的2种国外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力学试验方法及其设计方法,包括航天飞机耐久性试验、损伤容限试验、无损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的参照标准MIL-STD-1530D《飞机结构完整性计划(ASIP)》与我国GJB 67.6A—2008《军用飞机结构强度规范 第6部分:重复载荷、耐久性和损伤容限》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将“猎鹰9号”火箭基于Miner准则设计的部组件随机振动试验量级与试验时间与NASA-HDBK-7005、MIL-STD-1540E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给出对我国开展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力学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设计方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型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系统测控软件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大型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控系统软件开发模式现状的分析,提出采用Rational统一过程\"4+1\"视图法,结合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对测控系统软件进行建模,构建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面向对象测控系统软件设计模型,为解决现在大型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控系统软件开发普遍低效、问题反复和难维护等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有效载荷的部分测试电缆工作温度超出正常区间导致电缆相位特性发生极大跃变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缆控温方法,实现了测试电缆在真空低温复杂环境下的集中控温。在某新一代通信卫星真空热试验中,应用该集中控温方法后测试电缆网的温度被严格控制在40℃±5℃,单根电缆沿路径的温度差异被控制在±3℃之内,满足了星上有效载荷的时序和相位要求,提高了地面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验证卫星在轨温度控制策略的适用性和效果,针对航天器在轨温度控制的特点及方式,提出一种在地面模拟星上控温策略的方法。该方法包含:设计开发一套适用于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星上控温模拟系统及基于比例开关控制算法的星上控温模拟软件;采用并行驱动技术实现单个控温时间片为1 s的时间控制精度,工况稳定后温度控制误差不超过±0.3 ℃。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卫星真空热试验过程,系统配置灵活、操作简单、控温周期短、控温精度高,实现了星上控温策略的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为3部分:第1部分简单介绍振动类型、振动引起的失效模式和应用,特别是列表详细介绍了GJB 150.16和GJB 150.16A中规定或推荐的军用喷气式飞机和螺旋桨飞机设备及其外挂与外挂上的设备的振动试验要求、特点和两标准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第2部分则详细介绍了两标准中规定或推荐的军用直升机和各类飞机发动机设备的振动试验要求、特点以及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第3部分介绍和分析了航空装备研制生产中这2个标准的应用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此为第1部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为3部分:第1部分简单介绍振动类型、振动引起的失效模式和应用,特别是列表详细介绍了GJB 150.16和GJB 150.16A中规定或推荐的军用喷气式飞机和螺旋桨飞机设备及其外挂和外挂上的设备的振动试验要求、特点和两标准中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第2部分则详细介绍了两标准中规定或推荐的军用直升机和各类飞机发动机设备的振动试验要求、特点以及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第3部分介绍和分析了航空装备研制生产中这2个标准的应用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的环境试验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在航天器研制各阶段中环境试验的应用和环境试验类型,指出了环境试验在保证航天器可靠性中的重要作用.并简单讨论了试验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了21世纪航天器环境试验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由远望号测量船仿真测试软件和先进的测试工具组成的海上测控软件测试系统。 完成远望号测量船中心机系统实时应用软件研制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部件测试、配置项测试、系统测试及确认测试,还对 其它海上试验任务的应用软件进行全面和全过程测试,该测试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全面。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内外软件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系统软件不可靠的原因,并根据工程实践,阐明了提高武器系统软件可靠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