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战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是网络接入技术,讨论了几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机理和手段,重点论述了C3I系统无线接入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网络战与指挥控制战的关系及攻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叙述了网络战概念、网络战与指挥控制战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例举的一个攻击UNIX计算机网络的实例 ,深入地探讨了网络战作战行动的三种基本类别 ,信息武器的分类以及可能采取的攻防技术和措施。最后提出了开发先进信息战 /网络战攻防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出现,对地面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网络化测控技术成为了各国研究的重点技术。本文针对低轨卫星网络化测控系统的接入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概述了传统低轨卫星星座发展历程及多址接入技术需求背景;然后,在分析传统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与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接入技术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接入方案,使得网络化测控系统在负载量较高或较低时都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本文通过仿真验证了自适应接入技术在系统时延、吞吐量以及信道利用率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Q学习(Q-Learning)随机接入方法(NORA-QL)是实现物联网中海量设备泛在接入的一项有效技术.为了解决NORA-QL方法仍存在的传输能效和过载容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卫星通信网络的改进方法(I-NORA-QL).针对传输功耗高的问题,I-NORA-QL利用卫星广播的全局...  相似文献   

5.
何媛 《空间电子技术》2006,3(Z1):123-128
文章叙述了M IL-STD-188-220B协议的网络接入控制过程,对220B协议中的5种网络接入控制技术算法(R-NAD,P-NAD,H-NAD,RE-NAD,DAP-NAD)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将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RS码的跳频码序列的编写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跳频通信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抗干扰通信技术 ,跳频图案的设计是跳频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介绍几种跳频码序列的主要性能之后 ,重点阐述了 RS码作为跳频码序列的编码方法及其优良性能 ,举例说明了 (2 1 0 - 1,2 ) RS码的具体编写方法 ,该方法已在某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首先引用了一种新的归一化效用函数 ,把不同类型 ,不同量纲的原始评估数值转换到〔 - 1 ,1〕区间 ,该效用函数较好地体现了“奖优罚劣”的原则 ,同时对于神经网络又更容易学习和训练 ;其次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辐射源威胁评估模型 ;最后介绍了应用该方法对多个辐射源进行威胁评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Internet上的网络攻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网络攻击的一般步骤 ,对当今 Internet上的网络攻击采用的方法及其原理 ,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 ,并归纳网络攻击中常用的攻击工具。  相似文献   

9.
数字上变频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先进的数字上变频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并讨论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实现单边带调制 ,以及直接序列频率合成器 (DDS)和数字正交移相网络的设计方法。其中数字正交移相网络的研制成功 ,是对希尔伯特变换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航天测控与数传接收综合信道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 S/ X航天测控与数传接收综合信道的概念 ,对综合信道进行了设计 ,重点说明综合信道中伪码测距的实现方法。讨论设计测控系统和应用系统综合信道的三种方案 ,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秦凡  李明 《宇航学报》2023,(11):1706-1715
针对海域无人机集群组网监测过程中的网络间动态通信问题,从路由选择、高动态随机接入、动态资源调度等方面研究了无人机集群组网通信的关键技术。设计分簇DSDV(Destination sequence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路由选择协议,按照任务类型需求为各簇动态分配网络带宽,改善网络性能;设计按需分配的分布式高动态随机接入协议、基于比例公平算法的动态资源管理方法,解决无人机集群子节点在接入和退出时产生的不确定性问题,有效避免在通信过程中出现多个接入请求冲突的问题。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方法设计的组网通信终端,各项指标与集群通信需求相比均有较大余量,能够满足海域无人机集群组网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指纹IC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指纹识别技术和 IC卡技术 ,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指纹 IC卡的解决方案 ,最后讨论指纹 IC卡作为身份认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般的雷达干扰方程只反映一部干扰机干扰一部雷达时的能量关系。但实战中 ,通常是同时用多部干扰机干扰一部雷达 ,此时干扰方程已不再适用。推导了多部干扰机干扰一部空中雷达 ,以掩护地面固定目标的情况下 ,反映雷达、被保卫目标以及多部干扰机之间能量关系的多对一干扰方程。并给出了一种利用该方程求解干扰暴露区的有效方法———有限元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CCSDS AOS的星上数据系统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级在轨系统 (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是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制定的关于空 -空和空 -地的数据管理系统。文中在详细分析 CCSDS AOS协议的基础上 ,应用这一协议设计了一种星上数据处理系统 ,它的功能是把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数据进行封装 ,形成统一的虚拟信道数据单元 (VCDU ,VirtualCode Data Unit)格式 ,然后通过信息处理模块 ,把各条虚拟信道上 VCDU复接成连续的数据流。在信息处理模块中 ,设计了一种 VCDU转换算法 ,根据各信道的数据流的速率来分配相应的时间。仿真表明 ,这种算法能保证各虚拟信道能高效、公平地共用同一条物理信道。  相似文献   

15.
导航卫星可基于相控阵星间链路构成覆盖全球的时分捷变网络,文章针对卫星之间建链拓扑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导航卫星星座动态时分建链的拓扑模型,确定了在特定路由策略下,信息路径及网络节点负荷由网络拓扑唯一确定的原则,并分析了导航卫星网络业务流量不对称的特征。然后,基于导航星座模型提出基于目标评价函数进行负载均衡的网络拓扑优化方法,形成建链优化方法的计算步骤。最后,以网络时延和接入能力为指标验证时分网络建链规划方法对负载进行均衡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负载均衡的时分网络建链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星间链路管理与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简介属于现场总线范畴的控制器局部网 (CAN)的主要技术性能及 CAN总线在远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描述 CAN通信接口的系统执行过程、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介绍 Microchip公司的带有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接口的 CAN通信控制器 MCP2 5 10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肖楠  梁俊  张衡阳  王轶  尹译  刘玉磊 《宇航学报》2015,36(5):589-595
针对可用无线信道资源紧张与固定信道分配方式导致卫星网络信道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卫星用户以分时多址(TDMA)方式接入卫星信道,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发现卫星网络闲置信道资源,并以S-ALOHA方式接入信道。通过建立基于频谱感知与具有捕获效应的认知用户信道接入模型,分析认知用户最佳频谱感知时间,推导干扰信号在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性能,并对影响网络吞吐率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信道接入策略能够在不明显降低高负载时卫星网络吞吐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低负载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且干扰信号相干叠加比非相干叠加对网络吞吐率性能的提升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低轨卫星星座网络的接入和切换控制策略TGH(基于时间的保证切换)。该策略利用了星历信息的确定性来预计用户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GH(保证切换)策略,TGH降低了新呼叫的阻塞率、切换失败率,得到更好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海上无线通信具有传播环境复杂、多径干扰、信号衰减和时延较大等特点,传统的通信传输系统无法满足无人船之间、岸船之间稳定可靠的通信业务需求。针对海气界面组网观测中以无人船为核心的快速机动组网协同观测任务,研究基于信道感知的无人船自组网随机接入协议,采用优先级机制满足海上环境下网络负载较大时敏业务的低延迟传输需求,为无人船组网观测信息传递提供可靠性和实时性保证。终端采用一发多收机制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和网络系统吞吐量。最后,基于OPNET搭建仿真网络模型,从接入成功率、平均端对端时延、系统吞吐量等方面仿真分析所设计的随机接入协议性能。  相似文献   

20.
抗ARM系统的诱饵与雷达配置间距分析及其仿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有源诱饵抗ARM原理入手 ,重点就抗ARM系统的诱饵与雷达之间的配置间距进行分析 ,并推导出配置间距的数学模型 ,最后通过仿真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 ,为设计和部署有源诱饵抗ARM诱偏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