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阐述了机载电子设备随机振动试验的分类 ,并对宽带随机振动谱型的计算方法 ,振动推力及位移的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了试验的实用技术及控制方式的选择要点。最后给出了一个机载电子设备振动故障分析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航空发动机耐久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发动机随机振动试验监测,分析及故障诊断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本简述了国内、外发动机振动试验监测的现状、差别及发展动向,并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弦加随机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宏杰  李传日 《航空学报》2000,21(4):383-384
振动是产品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在实验室里 ,模拟实际振动环境 ,是降低成本 ,提高可靠性的基本途径。在航空、航天、机械和运输等工程技术领域 ,大量的环境振动是正弦加随机振动。由于正弦加随机振动的复杂性 ,人们通常把随机振动和正弦振动分开进行 ,但它不能真实地反映在随机振动和正弦振动共同作用下 ,结构损伤 ,疲劳破坏的程度 ,为了检查设备及部分结构的可靠性和耐振强度 ,必须做正弦加随机振动试验。因此研制正弦加随机振动控制设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原始的正弦加随机组合信号分离为正弦信号和随机信号 ,是正弦加随机振动控制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数字跟踪滤波器用软件的方法分离出正弦信号和随机信号 ,  相似文献   

4.
郑威  陈怀海 《航空学报》2020,41(2):223000-223000
多输入多输出(MIMO)随机振动试验在产品可靠性验证中扮演重要角色。逆系统方法作为一种时域方法,直接由参考信号(即期望得到的响应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但容易产生不稳定的结果。本文以系统的有限差分模型为基础,推导了逆多步预测模型,并建立了该逆模型与矩阵幂次算法结合的MIMO随机振动试验方法。通过悬臂梁模型进行双输入双输出仿真试验,验证了逆多步预测模型进行MIMO随机振动试验驱动生成的可行性。在三轴振动台上进一步验证该方法进行MIMO随机振动试验控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编制准确有效的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振动试验载荷谱是提高振动环境试验有效性,从而提高附件可靠性的关键手段。 针对行业中采用的振动环境试验载荷谱不能准确考虑实际发动机外部振动环境特征,严重影响振动环境试验有效性的现状,基于 涡扇发动机外部振动环境实测数据,采用离散频谱校正技术和工程截取法将简谐与随机2类振动信号进行分离,并充分考虑振动 环境的非确定性和多工况影响,统计归纳获得2类振动信号的上限值,划分频段并简化实测谱,编制适用于共振驻留试验的简谐 振动试验载荷谱和随机振动试验的随机振动试验载荷谱。结果表明:采用离散频谱校正技术对简谐振动信息具有良好的识别精 度,在强噪声影响下幅值识别误差仍控制在5%以内;采用工程截取法提取随机振动组分具有较高的效率;频谱分频段简化编制载 荷谱的方法既能保留振动能量的频域分布特征,又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便捷性。基于实测振动数据所编制的载荷谱能够为航空 发动机外部附件的振动环境试验提供关键输入。  相似文献   

6.
关于振动耐久试验量值和持续时间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GJB150.16中振动耐久试验条件确定方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MIL-STD-810振动耐久试验条件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疲劳损伤理论,提出了按装备寿命期环境剖面和振动损伤等效关系确定振动耐久试验条件的方法,提出了确定电子设备振动耐久试验正弦和随机振动损伤的等效关系式,并列举了应用该方法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随着近代工程学的进步,对各种机器及其材料的试验方法也逐渐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动试验方法,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宇航器械的发展,不仅对振动试验方法,而且对振动工程学本身也提出了所谓随机振动的新课题。我们知道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等的推进装置所产生的振动是随机振动,与正弦波振动或以其复合波振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周  相似文献   

8.
薄壁结构高温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有效性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云东  胡翼飞  胡增辉 《推进技术》2018,39(6):1386-1395
为了研究航空薄壁结构高温随机振动疲劳破坏机理,得到可靠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针对根部固支的GH188薄壁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重点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振动量级组合下,薄壁结构危险点位置轴向动应力响应规律。采用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绘制出雨流循环矩阵和雨流损伤矩阵,结合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估算薄壁结构的疲劳寿命。通过高温随机振动疲劳试验对上述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仿真对结构破坏位置判断准确,不同温度和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响应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获得很好的一致性,响应峰值频率误差在1%~3%,结构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处于同一量级,证明了高温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以及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一般机械产品结构对不同外加振动过程的响应规律;测试并总结了我国部分地区汽车及火车运输过程的振动情况,并同部分国家的汽车运输与火车运输的振动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热流环境下薄壁结构随机振动应力响应变化规律与疲劳失效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与高温随机振动试验。通过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现模态误差小于28%,应力响应误差小于4%。结构疲劳失效时间误差小于3 430 s,验证了此仿真方法的可用性与准确性。使用该数值仿真方法,基于耦合的FEM/BEM(有限元/边界元)理论,通过Fluent软件模拟高速热流环境,实现了高速热流环境下薄壁结构随机振动应力响应的计算。获取了薄壁结构在不同振动量级与热流环境影响下动力学响应与疲劳失效时间。分析不同环境温度各流速下结构热随机振动应力响应及疲劳失效时间变化规律,并阐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完成的工作可对高速热流环境下薄壁结构热随机振动疲劳失效时间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FIR滤波器生成随机振动试验驱动信号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旭东  陈怀海 《航空学报》2003,24(3):220-222
 阐述了一种利用有限冲击响应(FIR) 滤波器生成随机振动试验驱动信号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一个FIR 滤波器对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使滤波器输出序列的功率谱密度满足试验驱动信号的要求。在随机振动试验控制中,将FIR 滤波器和试验的受控对象组成增广系统,这将有助于简化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谈随机振动     
四十年代末,由于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在;振动领域中产生了一个新课题——随机振动的研究。五十年代中期,人们还在热烈地争论是否要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到六十年代初,振动标准中就引进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到七十年代,随机振动试验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随机振动的历史不长,但由于高速飞行器的迅速发展及其它方面生产实践的需要,其理论、测量、分析技术,试验和控制技术及相应设备在近三十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随机振动虽然始源于航空,但它的研究和应用已扩展到船舶、机械,建筑等许多行业。  相似文献   

13.
由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随机振动核准装置及其技术研究”课题,干1993年12月25日通过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主持的专家技术鉴定。国防科工委和总公司有关司局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随着航空、航天、电子、兵器等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随机振动被广泛应用于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等各个领域。振动传感器和随机核准成为当前紧迫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几年来在随机振动试验技术应用于计量,检定和校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振动传感器的随机校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谱密度话形,加速度总均方根值闭环控制,采用2种…  相似文献   

14.
引起现代喷气飞机振动的主要振源一般有:冲击在飞机外表面的扰动气流;喷气发动机的喷气噪声;武器发射;起飞和着陆载荷;抖振;阵风以及发动机和设备的机械不平衡等.本文仅就由外部扰动气流作为振源引起的飞机结构的振动、飞行实测谱、最佳试验谱以及喷气飞机设备随机振动试验标准编制中的一些数据归纳问题即速压归纳法作一讨论.在试验谱的统计确定过程中.把1/3倍频程分析的量级同等带宽分析的窄带峰包线联系了起来,使之在分析时提高了速度,又保证了适当的分辨率.文中分析了MIL-STD-810设备的随机振动试验标准的数据归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就要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对此,本文介绍了一种随机振动加温度循环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法。这种方法用于生产线上出厂前的电子产品筛选试验。其目的是把产品故障消灭于交付使用之前,使产品的可靠性提高。本文还对施加随机与正弦振动环境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随机振动比施加正弦振动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6.
机电控制系统受振动影响易发生故障,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本文通过颗粒阻尼器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振动抑制研究,采用离散元仿真方法研究阻尼器的耗能变化规律与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颗粒数量的影响关系,并通过BP神经网络对颗粒阻尼器耗能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机电控制器的随机振动试验,验证离散元仿真结论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论表明,离散元仿真在振动频率20~40Hz、激励幅值2~16mm范围内,其他条件一定时,阻尼器耗能随频率和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颗粒填充率先增大后减小,在57%~70%填充率范围内具有最佳耗能效果;在机载系统随机振动试验中,颗粒阻尼器填充率处于30%~90%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振动抑制效果。仿真和试验结果对颗粒阻尼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进一步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产品振动试验中存在的过试验或欠试验问题,基于Simcenter 3D仿真平台,应用振动基本理论和模态分析理论研究了机载悬挂装置试验系统关键部位的响应特性.以随机振动试验为例,采用Solidworks和Simcenter 3D软件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该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基于模态叠加法对...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某改型飞机复材平尾结构在使用不同冲击力的小火箭进行振动冲击损伤地面试验的情况,包括试验方案、试验结果及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和相关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机电产品在车载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一般机电产品结构对不同外加振动的响应规律;测试并总结了中国某些地区汽车运输与火车运输的振动情况;并同某些国家的汽车与火车的振动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随机振动与正弦振动的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飞行器的真实环境振动,一般为随机振动.在目前我国的随机振动试验设备还不普遍的情况下,要制订产品的试验室环境试验技术条件,必须经过空测、分析、转换三大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