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空间技术的巨大成功,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手段:人们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球进行居高临下的观察和监测,以获取前所未有的地球信息;通过定点卫星进行稳定的大容量、远距离信息传输;可以利用空间特殊环境进行空间实验,甚至进行空间生产,从空间信  相似文献   

2.
日本科学技术厅于1993年6月20日,公布了空间往返运输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1.空间开发意义·根据以往空间开发的进展情况,以建立人类各种各样活动的据点,并以此作为寻求真理的对象这两个观点来探索空间。·特别是从前者探索空间,在那里活动与地球上的活动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人们试图将空间与地球构成一体,把它称为“地球圈宇宙”是很相称的。·开拓支持人类活动的“地球圈宇宙”,从中可获得新知识的空间开发,给人类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识。2.空间往返运输系统的意义与必要性·随着空间开发的集中化、多样化、大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空间科技在人类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92年国际空间年被世界各国视为人类跨入太空时代的标志。下面介绍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空间年期间,为纪念人类跨入太空时代而将举行的一些活动。欧洲共同体研究中心(JRC) 欧洲共同体研究中心(JRC)参加领导组织了国际空间年“地球使命计划”中的两个项目。一项是全球海洋产出率研究;另一  相似文献   

4.
<正>自古以来,飞离地球、遨游宇宙、探索深空是人类美好的梦想。随着人类进入空间能力的提升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深空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探索领域之一。深空探测活动有助于人类破解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揭示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发现和开发空间资源、保护地球家园,对人类的持续发展和扩展地外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空间年的一项主要活动是执行“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CRP)”。该计划旨在通过研究全球自然的和人工诱发的变化,为寻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NASA对这项研究计划的贡献是提供一个地球观测系统(EOS)。该系统的目的是从空间以全球的角度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达到科学地了解地球系统。地球观测系统的任务是建立一个能对地球进行观测最少15年的空间系统以及相应的处理、归档和分析设施。地球观测系统包括科学基础单元,空间测量系统和综合数据信息系统三部分。地球观测系统的空间测量系统由三颗中  相似文献   

6.
<正>太阳是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发射了约70颗太阳探测专门或有关的卫星,还有多颗卫星已经列入计划[1-2]。太阳爆发活动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爆发现象,也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源头,对人类高科技活动和航空航天影响巨大,因此是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在“十三五”期间批准立项了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57年成功发射以来,人类就在不断扩展空间探索和空间应用的范围。目前航天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通信、遥感、导航和科学探测,作为主要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宇宙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能量资源和物质资源远远超过地球,空间资源利用成为人类开发利用太空的梦想,也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太阳能是地球空间最为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够进行大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8.
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是人类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是诸多基础学科观测和研究的基地;是研制和生产特殊材料与生物制品的理想场所;也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理想基地和前哨站。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空间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探测月球必然成为人类走向深空的首选目标,也是人类探测太空并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前哨站与中转站。  相似文献   

10.
正第44届COSPAR大会(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将于2022年7月16-22日在希腊雅典召开。会议主题包括:地球表面、气象和气候的空间研究;地月系统、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的空间研究;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高层大气研究;太阳系中的空间等离子体研究;天体物理学研究;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基础物理等。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成立于1958年10月,隶属于国际科学理事会(ISC)。 COSPAR与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为空间领域并列的三大国际组织。COSPAR致力于推动国际空间科学研究,聚焦科学结果、信息和意见的交换,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1.1 为什么要航天□□同人类开发大陆、海洋和大气层一样,人类进行空间探索对于人类本身来说是地球生命进化的重要一步。航天飞行是探索和利用空间的手段,这是人类了解周围环境的需要,也是渴望了解未知事物的自然延伸。在探索和利用空间过程中,人类作为整体及个体开始越来越深入地认识了空间和时间的特征,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远景,使人类能更全面地定义人类在世界中的作用。只要宇宙中存在其他智能形式,那怕他具有最渺茫的可能性,若不去探索关于这类生命形式的信息而等待他们来拜访我们,这对人类来说不是明智…  相似文献   

12.
地球同步轨道长寿命卫星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性能退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介绍了15年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对卫星表面太阳吸收率性能影响的试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为长寿命卫星热设计及热控涂层选择和研制提供可靠依据;介绍自行研制的空间低能综合环境试验设备、太阳吸收率原位测试系统和空间低能综合环境模拟试验方法,并对航天器常用的S781白漆、SR107ZK白漆、F46镀银和OSR二次表面镜热控材料进行空间低能综合环境模拟试验,获得了这些热控涂层在地球同步轨道15年期间太阳吸收率性能退化模拟数据,与已有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诸葛 《国际太空》2016,(10):26-34
深空探测能够帮助人类研究太阳系及宇宙的起源、演变和现状,认识空间现象和地球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为人类今后开拓更为广阔的疆域打下基础,是了解地球、太阳系和宇宙,进而考察、勘探和驻留在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正>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空间飞行器观测地球,获取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地球科学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个特定区域或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地球整体变化的规律,预测地球环境的演变和发展。随着地球系统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对地球科学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美国深刻认识到空间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发展规划,并定期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15.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10,(12):14-23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太阳活动变化对空间的天气影响巨大,并经常对人类社会尤其是运行中的航天器造成威胁。所以,目前对空间天气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从2010年起,太阳活动进入第24个峰年,因此在2010-2014年期间,是探测和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风,及它们对空间环境影响的最佳时期。我国也很重视对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2010年7月27日-8月2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学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第七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此次学术研讨会的规模是历次会议最大的,与会代表240多人,共提交论文近200篇,这反映出我国空间天气学事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太阳物理学是研究太阳上发生的物理过程及其对行星际空间环境影响的学科。太阳是人类唯一可以进行细致探测的恒星,也是天然的多尺度过程并存的等离子体实验室,同时,太阳活动直接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人类地球家园的宜居性,剧烈的太阳活动如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还会影响人类的航天航空、通信导航、电网等高技术活动与设施。因此对太阳物理的研究不仅是理解浩瀚宇宙的基石,也是理解日地联系和行星宜居性的基础,同时还是国家在航天和空间安全领域的战略需求。21世纪以来,随着卫星探测技术发展,太阳物理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太阳物理学在空间探测中的发展态势,凝练中国太阳物理学未来空间探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太阳物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星光闪烁的夜空,向我们展现了深远而广阔的宇宙。人们早就研究宇宙。宇宙以其辽阔无垠和构造之美令人神往,以其取之不尽的能源和物质财富引人瞩目。在梦想和政治推动下,人类在不断探索登天之路。 登天之路有多长呢? 人们在航天活动中谈论的天,目前有两种定义,一种认为,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无限遥远的空间,另一种定义认为,天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至太阳系内的空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宇宙航行应划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系范围以内的活动;第二阶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地球上的生命进行了长期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人类已经走出地球。人类的信息已经跨越太阳系进入宇宙深处,而外星生物或者其信息进入地球的可能性也正在被人类关注和解读。有关的研究被不同学者命名为外星生物学、空间生物学、太空生物学、天体生物学、宇宙生物学、外星胚种学等等,这表明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研究范围确实有必要重新界定。但上述生物学新学科的命名,笔者认为都不够准确。有鉴于此,笔者建议生物学的总称采用宇宙时空生物学,其主要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生物学、地外生物学、生命起源与分布学和生命星际迁徙学。  相似文献   

19.
地球空间现已成为人类的第4生存领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等都在这一区域飞行。但它也是危害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的空间灾害天气的直接发生地,因为在太阳活动和行星际的扰动影响下,地球空间经常会发生爆发性的剧烈扰动,造成空间灾害天气,从而产生航天器故障、威胁航天员安全、导致通信中断和影响导航与定位精度。在迄今已发生的6000多起卫星故障中,大约40%是由空间环境异常引起的。地球空间存在的磁暴、磁层粒子暴等“地球空间暴”,就像刮风下雨一样,空间暴之谜至今还没有解开。世界上有实力的空间强国都致力于此项研究,美俄日等国已先…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航天名词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若干问题,有待继续努力解决。1 关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名称航天,狭义是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航行活动;广义是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活动。航天定义的核心在于,人类活动的场所不是陆地,不是海洋,也不是大气层,而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对于这一特定的场所的命名目前流行的有以下3种。1.1 太空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航天技术》和国家军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