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天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0世纪中叶,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137±2)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整个宇宙不断地膨胀,星系整体退行。各个方向上的星系都在飞快地离地球远去。 由于多普勒效应,地球上接收到离其远去的星系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会降低,也就是发射光谱向长波(红光)方向移动,天文学上称之为“红移”。离地球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大,产生的红移越大。遥远的、退行中的恒星、星系和类星体等天体发射的光本是可见光和紫外辐射,由于红移,地球上探测接收到的大多是红外辐射。所以,利用红外探测,…  相似文献   

2.
空间技术,特别是地球轨道卫星和深空探测器,为光学提供了平台,这种平台使得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研究发生了真正的革命性变化。光学也由此获得新生。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天文观测和地球观测两个方面。 (一)天文观测在天文观测上,光学仪器借助于航天器,穿出了地球大气层的屏障,从一些行星附近通过,有的仪器甚至还在某些行星上着陆。观测的清晰度得到提高,光谱范围也大大扩展。因此可以说,空间光学观测的天文学成就可以和过去的全部成就相匹敌。随着1983年空间望远镜的发射,天文学将进入一个新时代。这部轨道天文设施(ST)将包括一部天文望远镜系统(OT人)和五部能够接收天文望远镜输出图象的仪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家们已发现一颗“即将”爆发的超新星——HR8200,而且该星距离地球并不遥远——150光年。因为按照天文学上的共识,地球文明距离超新星爆发的安全半径应为160光年~200光年。这就意味着,如果这颗超新星一旦爆发,其强大的宇宙辐射抵达地球后,会在几分钟内破坏掉整个臭氧层,并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遭到灭顶之灾。不过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因为这里所提及的“即将”是根据天文学的尺度来计算的,实际上是数亿年后的事了。即将爆发的超新星@刘元江  相似文献   

4.
2005年日本世界博览会(The2005WorldExposition,Aichi,Japan,简称EXPO2005)从今年3月25日至9月25日,在日本爱知县濑户市、丰田市和长久手町举行,按召开地的简称为“爱知世博会”,在日本国内的爱称为“爱·地球博”。博览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副主题之一是“宇宙·生命·信息”。虽然以天文学和宇宙为主题的展馆并不很多,但是如果以天文爱好者的视角,去细细观察,那么就会感受到无时不在的宇宙。现将与天文和宇宙有关的展馆展示汇总在这里,作特写式的介绍,让您也体验一下“爱·地球博”中的宇宙。长久手日本馆在长久手会场日本政府馆…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着文明社会的生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趋于肯定。而美国的什克罗夫斯基和卡尔·萨根教授几乎做出了十分“狂妄”的回答。他们认为,宇宙文明社会的历史在时间尺度上应该从出现无线电天文学和开始掌握宇宙航行算起。按照这样的Et历,地球这个文明社会的历史只有几十年时间,还处于十分低级的阶段。但是在宇宙中,处于高级阶段的文明社会至少有100万个,  相似文献   

6.
陈丹 《太空探索》2006,(4):56-61
从太阳系到深远的太空,尖端天文学究竟以探索什么为目标呢?在天文学领域里,过去对地外生命的探讨并不是很积极,但目前尖端天文学则开始努力搜索“第二个地球”。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统,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甚至我们连直接观测巨行星都尚未成功。如同我们尽管认为太阳系外有“第二地球”却未发现一样,这些“应该有,但是无法全面观测和解释的天体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并不清楚,天文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仍为数众多。例如我们观测到“宇宙膨胀的速度比以前快”,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必须有“使膨胀速度加快的能量”,但是能量的原形是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在这篇系列连载中我们特别列出几个有趣的题目,介绍它们的现状,以及那些向解开这些谜团挑战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奥地利工程师汉斯·海尔维斯(1860年~1931年)对宇宙的生成提出了一个称之为冰宇宙论(德文缩写WEL)的古怪想法,即宇宙是由冰块聚合而成的。或许乍一听到这一假说会觉得荒唐可笑,但是在当时,特别是在纳粹政治的需要下曾红极一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现代的天文学有接近海尔维斯想法的迹象。下面概要介绍冰宇宙论的主要内容。地球上曾经坠落三个月球。?这个宇宙永远是光明与黑暗、火焰与冰块斗争的地方,过去这个宇宙存在比现在的太阳大几百万倍的高温天体。有一天,该天体与由冰组成的其他天体碰撞,发生了大…  相似文献   

8.
正天文学是一门观测驱动的科学,天文学的重大进展往往源自于新的观测发现。2015年9月14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信号,开辟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窗口,该发现完成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揭开了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的序幕。引力波发现之后,伴随引力波产生的电磁辐射(即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探测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鉴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众天文学杂志《天空与望远镜》2000年1月号上刊登了“读者选出的20世纪最感人的10张照片”专集。被选为第1号的是1968年1月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8”号上的威廉·安达斯宇航员拍摄的“地球从月球地平线升起”的照片;第10号是宇宙科学研究所发射的“阳光”太阳观测卫星上X射线装置观测到的太阳的真面目。飘浮在宇宙中的行星这张照片捕捉到了在一片漆黑中从荒凉的月球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由白色云带点缀的蓝色地球的情景,实在是太壮观了。“阿波罗”计划的科学成果众多,但是对人类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莫过于这张照片,难怪被选作第一号。这…  相似文献   

10.
宇宙“网”     
宇宙“网”陈宇从80年代天文学家测量距地球几亿光年的宇宙时开始,科学家们就发现,宇宙中相近的星系总是呈蜘蛛网状分布,或是彼此被巨大的空洞隔开成一堵堵大墙。最近,以科根为首的天文学小组报告称,他们在20亿~30亿光年远处的宇宙中发现了相似的巨大星系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天文学发展遵循"观测-理论-观测"的途径,不断把人类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所以观测手段是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手段,由此逐渐形成了观测天文学。观测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常用于取得数据以与天文物理学的理论比对,或以测量所得的物理量解释模型的含义。在实物上,通过望远镜或其它天文仪器的使用来观测目标。伽利略被人们称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12.
<正>空间天文学的诞生由于地面天文观测要受到地球大气的各种效应和复杂的地球运动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因此,天文观测精度和观测对象受到了许多限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天文研究的需要。为了从根本上克服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天文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空间天文学",伴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1949年,美国天文学家用缴获的德国V-2导弹搭载一种空间探测器飞出地球大气层外,做了一次短暂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一位无线电工程师无意当中发现了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渡(天文学家称之为射电波),几年以后,另一位无线电工程师发明了专门用于接收和研究天体射电波的射电望远镜,从而揭开了天文学一个重要分支——射电天文学的序幕。虽然射电天文学诞生至今仅仅不足80年的历史,但是却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空间时代开始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历经35年,迎来了1992年国际空间年(ISY),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之际,联合国发起开展以此为中心内容的国际空间活动。欧美日本都安排了今年的空间活动,以示响应。现将日本各省厅及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中心,积极开展国际空间年活动内容简介如下: 1.召开关于地球资源开发与环境管理空间技术联合国区域研讨会; 2.建立空间科学和技术教育区域中心; 3.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办展览会,由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和宇宙开发事业团主办; 4.征集国内空间活动为内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奥地利工程师汉斯·海尔维斯(1860年~1931年)对宇宙的生成提出了一个称之为冰宇宙论(德文缩写WEL)的古怪想法,即宇宙是由冰块聚合而成的.或许乍一听到这一假说会觉得荒唐可笑,但是在当时,特别是在纳粹政治的需要下曾红极一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现代的天文学有接近海尔维斯想法的迹象.下面概要介绍冰宇宙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地球生命是否来自宇宙美国一个射电天文学小组,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稠密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云层中,发现了蛋白质分子的重要成分,一种最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这一发现是该小组负责人、伊利诺州大学的刘易斯·施赖德尔在美国天文协会一次例会上通报的。它是天文学家们利用...  相似文献   

17.
□□深空(deepspace)的基本含义是相对于近空(nearspace)而言的,通常“深空”是指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根据探测的不同对象和区域,深空探测可分为日地空间探测、月球探测和行星探测。其中,月球探测是初期深空探测的重点。1深空的定义目前国际宇航界对深空的概念仍时有争论,国际电信联盟(ITU)作为国际无线电管理方面的权威机构,在其核心管理文件《无线电规则》中明确规定了深空的定义(第1.177款)。所谓深空,是指与地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106km的空间。ITU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无线电频率的使用,确保无线电频率资源合理而有序地得…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多国研究小组于2001年8月3日宣布,研究人员第一次用架设在地球上的望远镜看到了那个被天文学称为宇宙黑暗时代的迷雾———恒星和星系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开始发光。如果这一发现经得起其他科学家的检验,那么它将意味着人类已经观测到了宇宙在星光和其他辐射开始弥漫天空时所发出的第一缕曙光。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理查德·埃利斯博士说:“这是恒星诞生的时代。”埃利斯本人并未参与此项研究工作,不过他认为多国研究小组的发现“非常令人振奋”。宇宙的“黎明”是参与斯隆数字天空测绘计划的科学家观测到的。雄心勃勃…  相似文献   

19.
从1967年开始,波兰参加了“国际宇宙”计划的所有试验;宇宙物理学,宇宙气象学,宇宙生物学和医学,宇宙通信等等。1970年11月18日,“垂直线-Ⅰ”号地球物理火箭发射成功。这枚火箭上运载有波兰弗劳兹拉夫大学天文台和波兰科学院太阳地球联系实验室研制的 x 射线太阳值谱  相似文献   

20.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意大利出生的美国科学家里卡多·贾科尼,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这两项成果中的一项是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在“探测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迎来了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另一项是贾科尼在“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为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捕捉来自宇宙的中微子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曾经说过:“在世的人们即已看到中微子假说的胜利,也许永远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