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脉冲多普勒雷达发射一组脉冲重复频率(PRF)恒定且相位相参的射频脉冲,叫做相干驻留间隔或CDI。由此产生的雷达回波脉冲在雷达接收机/处理机的多普勒滤波器组中被当作一个整体并进行相参积累,以便为在杂波环境中检测小目标提供必要的相参处理增益和速度鉴别能力,相对较长的CDI和最小天线扫描速率约束常常使目标照射限制在每个波束驻留时间的几个CDI上,由于每个CDI回波的功率可能因CDI之间射频频率分集(为减  相似文献   

2.
利用综合函数判断法(SDF)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能有效识别真目标的各种畸变图像及受过训练的假目标图像如干扰和背景等,并提出SDF实时光学识别图像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弹载平台加速度大相参积累效果变差需进行加速度补偿的问题,研究了信号波长和积累时间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利用多普勒谱宽计算加速度的公式,提出短时间积累使用弹载惯导设备输出加速度值进行补偿、长时间积累使用惯导数据与多普勒谱宽测量加速度相结合的加速度补偿方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童创明  周后型  洪伟 《上海航天》2001,18(3):5-7,14
基于多项式函数逼近(PAOF)技术和矩量法(MOM),快速预测任意形状非均匀介质柱体的单站转达散射截面(RCS)方向图。首先采用MOM求解介质柱的电场积分方程及其有关角度导数方程,得到介质柱在某一给定方向入射波照射下的极化电流及其有关角度导数的极化电流,然后利用PAOF技术,将任一角度入射波照射下的极化电流表示为纱数待定的多项式幂级数形式,并根据函数的泰勒展开确定级数的等定系数,由此可获得介质柱在任一角度入射波照射下的极化电流,进而计算出RCS方向图。计算结果表明,PAOF完全能逼近MOM精确计算的曲线。  相似文献   

5.
陈超  郑远  胡仕友  强文义 《宇航学报》2011,32(8):1819-1825
将雷达的频率捷变技术与相参技术相结合,分析了在频率捷变条件下,运动目标回波相位的变化规律。影响相参积累的因素包括因频率捷变带来的回波中载频与距离及速度的两个耦合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相位补偿原理来进行有效相参积累的方法,主要包括参差脉冲重复间隔法及基于代价函数的补偿法。算例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Chan.  HL 罗先志 《空载雷达》2000,(2):47-56,26
相位梯度自聚焦(PGA)方法对多种成像情况和相位误差函数都具有稳健性,但要其收敛通常需要进行4-6次迭代。为了收敛于杂波干扰中的显著散射体上,同时能充分地获取模糊函数,必须进行迭代。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用选择性地增大高质量同步源集合的方法来加速估计收敛,且不受SAR图像的距离像素的限制。这是非常可能的,因为每个距离单元中都含有一个以上的、横跨积累孔径的显著散射体。使在一个距离门中所选择出的次最亮的散射体的能量(比另一个距离门中最大亮度散射体)更高也是很可能的。由于采用恰当的目标滤波方法对从大的散射体集合中选择出的高质量散射体进行滤波,且采用了更高阶的相位误差测量工具,新算法在不进行迭代的情况下就获得近收敛的聚焦质量。我们把这种解决方案叫作高质量PGA(QPGA)算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RBF网络的惯导系统初始对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建立了惯导系统(INS)初始对准的线性和非线性误差模型。分析了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RBF网代替初始对准中的卡尔曼滤波器的实现方法。通过仿真表明,用神经网络进行初始对准,既可获得与卡尔曼滤波相同的对准精度,又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董真 《贵州航天》1995,(1):24-35
介绍一种以计算流体力学(CFD)-敏度分析算法为基础的气动设计优化方法。这种方法新颖而有效,可用于设计轴向推力最佳的超音速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后体外形。用无粘流分析方法求解欧拉方程,依次产生目标函数和各种约束。因此,CFD分析是与最优化过程采用的约束极小化方法相结合的。对于最优化所需的敏度系数,即目标函数和约束的梯度采用半解析法获得,而不采用传统的有限差分平滑方法。在一维寻优过程中,为了降低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探测动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SAR复图像分成若干分区,分别对各个分区进行聚焦,然后测量聚焦区域中锐度的增长情况,这种方法能敏锐地检测到目标的方位速度,对目标径向加速度的检测尤为敏锐,还能对任意方向的运动进行检测,对于只能检测快速运动目标径向速度的传统多普勒传感动目标指示器而言,这种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Carl.  BD 向小桔 《空载雷达》1995,(3):31-37,30
本文对Hough变换技术描述了变换前(即非相参数积累)初始门限穿越根据其功率加权时PF和PD的计算,推导出了PF和PD表达式后,我们研究了Hough积累空间的最佳量化度。还研究了初始门限,二次门限间的关系及其对探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干涉SAR的相位展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AR是从不同轨道收集同一区域的两幅SAR图像,然后根据上位差重建三维地形图像的成像雷达。因为相位差和地形高度之间有一定关系,因此按照相位差的分布,就能求出三维地形图。然而被测量的相位差是以20π弧度重叠的值,所以将其展开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利用这种算法的性能可控制测量精度。主要算法有Zebker提出的Branch Cut法,用这种算法测称之为“留数”的复数图像上的厅点,有必要解决其组合问题。本文讲究了以连接组合留数的线分总长度为标准,逐步改善其组合,并求出准最佳解的相位展开的计算方法。再用这处算法,根据观测卫星ERS-1(欧洲遥感卫星1号)的三个图像求出三维地形图,并且DEM(数字标高模型)进行了评价。其结果测量误差的标准偏差大约为30m,与DEM的精度一致。  相似文献   

12.
JianLi  武德琼 《空载雷达》2002,(3):34-34,46
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动目标成像的运动补偿提出了一种鲁棒的自焦算法,称为AUTOCLEAN。该方法是基于非常灵活的数据模型的一种参量算法,其数据模型考虑了由无用的目标径向运动以及传播或系统不稳定性引起的合成孔径时间内任意距离徙动和任意相位误差,AUTOCLEAN可被归类成一种多散射体的算法(MSA),但它与其他现存的MSA在好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1)在二维(2-D)图像域内可自动选择强散体;2)散射体不必很好地隔离或者非常地强;3)以最优方式将所选的各散射体的相位和RCS(雷达横堆截面)信息加以综合;4)避免了麻烦的相位展开步骤,AUTOCLEAN在计算上很有效并只包括一系列FFT(快速傅里叶变换),AUTOCLEAN的另一个良好的特性是假定目标有大量的强散射体,其性能也可渐进地得以提高,数字和实验结果表明AUTOCLEAN是ISAR成像非常稳健的自动聚焦方法。  相似文献   

13.
BI  Z 赖奕蓉 《空载雷达》1999,(4):33-47,63
讨论了采用改进的参数谱估计算法的超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形成,参数谱估计方法是在参数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用于估计模型参数,由于在SAR的应用中经常利用SAR图像而不同模型参数,因此我们采用依靠参数方法获得的参数估值来模拟大维数的数据短阵,然后对它们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以产生具有超分辨率的SAR图像,采用MSTAR和Michigan环境研究所(ERIM)数据的实验例子说明,和常规的FFT方法相比,鲁棒的频谱估计算法能产生更高分辨率的SAR图像,并能增强显著的目标特征。  相似文献   

14.
Harsh.  C 程双 《空载雷达》1995,(1):27-34,39
本文研究了利用由卡尔曼平均位移估值器所获得的位移估值中的异常物来探测前视红外(FLIR)场景中的多目标(获得回波)问题。由目标产生的初始位移估值与(多个被测目标)回波相关联,从而获得目标新的位置估值。为实现多目标跟踪,此过程对场景中的所有目标均可重复。本文还考查了位移估值期望值与迭代次数的函数关系以及位移误差协方差矩阵和卡尔曼增益矩阵与迭代次数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种适用于一类特定的非线性系统全局收敛非线性滤波器被称作修正增益推广Kalman滤波器(MGEKF)。将MGEKF与一种非线性时变观测噪声统计估值器相结合,导出一种自适应修正增益推广Kalman滤波器(AMGEKF)。AMGEKF应用于三维仅有角度测量的寻的导弹制导,当测量噪声的方差不能精确已知时,不存在MGEKF经常表现出的不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AMGEKF是稳定的。而且与虚构的、对测量噪声方差精确已知的MGEKF有几乎相同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回波信号相参积累时存在的跨距离门和多普勒扩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搜索补偿的相参积累算法。算法在距离走动补偿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加速度和加加速度的变化区间,同时对目标加速度和加加速度估计值进行搜索,并利用多尺度搜索的方法,解决搜索尺度和搜索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完成相参积累。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解决目标长时间积累过程中存在的跨距离门和多普勒扩展问题,抑制噪声并提高增益,积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积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复杂运动情况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成像精度,结合时域后向投影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空间后向投影的InSAR成像与相位提取方法,分析后向投影多普勒补偿函数与干涉相位的关系,通过各天线回波投影到相同的成像空间,再构造相位补偿函数进行相干积累成像。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复杂运动情况下本文方法较传统频域算法获得更好的InSAR成像和干涉相位质量,且该方法还可在成像过程中实现InSAR图像配准、去平地效应的一体化处理,简化了InSAR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8.
超宽带/宽波束(UWB/WB)SAR的相参积累角很大,会引起严重的距离徙动现象,使传统窄带/窄波束成像算法(RD算法等)不再适用。后向投影(BP)算法避免了菲涅耳近似,通过计算双程时延将信号进行相干累加,从而获得方位向高分辨率。文中对SAR成像以及BP算法的原理进行推导,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详细讨论图像的像素间隔对成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不存在模糊的瞬时宽带(10%)相参雷达系统在空-地应用和空-空应用中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并通过实际杂波中的目标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通信数据会改变最小频移键控-线性调频(MSK-LF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的模糊函数,影响回波的相参积累性能和雷达的弱目标检测性能。分析了MSK-LFM一体化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过程,提出了通过设置每个脉冲传输不同数量的通信数据,即通信数据长度不同,来提高检测概率;同时分析了MSK-LFM信号的相参积累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距离门的目标,不同脉冲间的相位改变只由多普勒频率引起;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MSK-LFM信号在非理想情况下通信数据长度相同或不同时的检测概率进行了比较,同时与相同条件下直接序列chirp扩频(DS-CSS)一体化信号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MSK-LFM信号在非理想情况下通信数据长度不同时的检测概率优于通信数据长度相同时的检测概率,同时也优于DS-CSS信号的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