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其802草案中规定的局域网络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之一就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媒体访问控制。关于CSMA/CD性能的研究,许多有关文献已有报导。这些研究表明,CSMA/CD在网络负荷较轻时性能较好,但在重负荷时,性能较差。为了改善CSMA/CD在重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这里提出了一个称为网络分区的新概念。按网络分区概念,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可分成若干个段。分区站用作段之间的网桥。利用一个以太局域网(实施了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仿真模型,测试了网络分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分区可显著提高CSMA/CD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其802草案中规定的局域网络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之一就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媒体访问控制,关于CSMA/CD性能的研究,许多有关文献已有报导,这些研究表明,CSMA/CD在网络负荷较轻时性能较好,但在和理负荷时,性能较差,为了改善CSMA/CD在重负荷条件下的性能,这里提出了一个称为网络分区的新概念,按网络分区概念,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可分成若干个段,分区站用作 段之间的网桥,利用一个以太局域网(实施了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标准)仿真模型,测试了网络分区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荷条件下,网络分区可显著提高CSMA/CD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Ethernet 是一种传递速度为10 M bit/s 1-坚持型 CSMA/CD 协议网。确切地讲,它具有以下三点重要特性:1.两次发送(有效的数据包或冲突阻塞信息)的最小间隔(interfram spacing)为9.6μs;2.阻塞信号(jamsignal)长度应为32~48bit(3.2~4.8μs);3.当网络分布接近零时,仍存在冲突的可能性。借助离散的 Markov 链理论,导出了流通量 S 与负载 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此得知,在最佳状态(通量=负载)时,流通量却明显下降,这特别对于数据包长度低于500bit 情况,尤为突出。最后,给出模拟结果及通道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CSMA协议是无线自组织网络MAC协议中的基本协议,研究其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通信性能,对于指导该协议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OPNET网络仿真软件,实现了CSMA协议,设计了不同网络条件下的仿真实验,研究了几个主要的网络参数对CSMA通信性能的影响,为实际网络条件下的CSMA协议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跨层优化问题,介绍一种用以支持组播路由MACAM(多址接入冲突避免)协议,该协议把RTS/CTS结合到时间表算法中,在RTS中增加辅助信息避免冲突。比较CSMA多播协议,得出结论该协议具有数据传输可靠以及较高的带宽利用率优点,支持MANET网络中的多播服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T800/5228A复合材料体系,采用改性聚芳醚酮(PAEK)增韧膜进行层间韧化,设计T800/5228E材料体系。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显示,T800/5228E层间具有富5228A/富PAEK双连续相结构。张开(Ⅰ)型与剪切(Ⅱ)型韧性试验表明,相比于T800/522A,T800/5228E的GIC与GIIC数值分别提高了68.01%与30.97%,破坏断面显示"钉铆"效应,大量微裂纹以及富PAEK相塑性变形可能主导了上述增韧效果,而张开(Ⅰ)型相比于剪切(Ⅱ)型破坏模式更有利于提供富PAEK组分塑性变形空间则可能是GIC改善效果更佳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王雪明  谢富原 《航空学报》2021,42(2):424918-424918
针对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过程中常见的分层缺陷,考察了整体成型工艺温度对分层扩展、QY8911双马树脂基体韧性及T300/QY8911层合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并通过分层扩展断面形貌深入分析了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工艺中分层扩展的路径和断面破坏模式,给出了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工艺和结构设计的优化建议措施。结果表明,随着整体成型最高温度的升高,分层扩展程度增大,QY8911双马树脂基体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逐渐降低,T300/QY8911层合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逐渐增大;对分层扩展断面进行SEM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分层扩展沿着层间开裂,断面内存在基体断裂和基体/纤维界面脱粘两种破坏模式,Ⅰ型层间断裂是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工艺中分层扩展的典型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悬臂梁(double cantilever beam,DCB)和端部缺口弯曲(end notch bending,ENF)实验方法,对T300/CYCOM 970复合材料的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度进行研究。通过体式显微镜及CCD摄像机对裂纹尖端位置做连续记录,观察损伤起始和演变,并对观察到的基体开裂、分层扩展等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层间断裂的特点,计算得出材料Ⅰ型断裂韧度GIC和Ⅱ型层间断裂韧度GⅡC,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热压罐固化和热补仪固化对复合材料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Ⅰ型断裂韧度实验中产生的裂纹扩展过程并不非常稳定,载荷随着位移以及裂纹长度的增加出现上下波动;Ⅱ型断裂韧度实验中产生的裂纹最初随着位移增加并不扩展且载荷线性增长,当载荷接近临界载荷Pc时,裂纹沿层间迅速不稳定扩展,载荷急剧下降;采用热压罐固化比采用热补仪固化Ⅰ型断裂韧度高43%,Ⅱ型断裂韧度高19%。  相似文献   

9.
对T700/TDE86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加速循环湿热老化实验,研究不同循环湿热老化天数对Ⅰ型张开以及Ⅱ型滑移两种层间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湿热老化之后的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度出现明显的R曲线,且随着循环湿热老化天数的增加,裂纹初始扩展能量释放率(GIC,init)与裂纹稳态扩展能量释放率(GIC,prop)都获得了大幅提升;复合材料Ⅱ型层间断裂韧度随着循环湿热老化天数的增加,呈现阶梯状下降的趋势,而且在循环湿热老化前期,下降幅度最大,为21.68%。  相似文献   

10.
扭转/拉伸复合载荷下的弹塑性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中碳钢圆棒试样的环状预裂纹开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分析了扭转/拉伸复合加载时不同载荷比对弹塑性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在高应力水平下,裂纹断口为宏观平坦。无论是简单加载还是复合加载,裂纹扩展速率都可用J积分的指数方程表达。对于同样的J积分范围值,Ⅰ型载荷下的裂纹扩展速率最高,而Ⅲ型载荷下的速率最低。在复合加载条件下的疲劳断口上观察到疲劳条痕同Ⅰ型加载条件下的相同,其间距与裂纹扩展速率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