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麒麟 《飞碟探索》2004,(5):29-30
全球化正在影响着人类社会所有领域的活动.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到艺术创作等.几乎无所不及。这是一种已经打破了疆界概念的时代错误。全球化不仅在人类中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有可能使那些“远游”到不属于它们自己栖息地的动物和植物对其所登陆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致命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地外文明和外星人”是当代人类常说的最有兴趣的话题.人们企盼着能在宇宙间找到人类的知音。  相似文献   

3.
飞向火星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4,(10):40-43
多年以来,人类一直向往着能飞向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长久居留地。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更像个梦想,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一梦想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航宇局的“参考任务”计划。  相似文献   

4.
张枚 《太空探索》2004,(8):18-19
太阳物理研究:“想说爱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一颗可以进行详细观测的恒星:太阳每天发射出的光线热为我们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太阳上一个小小的风暴(日冕物质抛射)也可能引起地球外空间的强烈磁暴,但是,就是这样一颗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太阳.却矜持地向我们掩饰着她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即在诸多太阳物理学家近百年的努力后.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茫茫宇宙,变幻莫测,魅力无穷……很久以来,人类一直感到很寂寞,好像缺少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所以人们心中似乎总有一个问题:在茫茫宇宙中有没有和人类一样的地外生命存在呢?人类一直在等待着这个素未谋面的朋友。由此便揭开了人类寻友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3日~14日,在巴西召开了有146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地球环境问题”会议,研讨如何解决目前地球出现的严重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讨论各国有关限制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氯氟气体的方案,以及怎样抑制地球变暖问题。地球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的关注,臭氧层的破坏、地球变暖、酸雨等都在威胁着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臭氧层的破坏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地球变暖使气候出现异常,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酸雨使农作物和森林受害枯死。另外,还有土壤沙化、海洋污染等问题。为此,已召开过多次国际会  相似文献   

7.
本书的推出对揭开人类之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在20世纪的人类不解之谜中,除了UFO、宇宙起源、黑洞、引力场等问题之外,最难以揭开的恐怕还有人类自身之谜。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似乎就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未来之路。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又难以解开的谜团,因为这一问题的揭开,并没有像对一个数学方程的求解那么简单,人类自身之谜的破译必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人类的未来之路到底在哪里,是在于忽显忽隐的UFO吗?是在于宇宙起源之谜的解开吗?是在于寻找地外类地星球吗?是在于地外文明对人类的援助…  相似文献   

8.
尤信 《国际太空》1995,(10):8-11
当前整个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严重问题:地球上的人口急剧增加,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生态及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及环境的恶化表现在多方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酸雨频繁、土地沙漠化、生物品种大量灭绝等。这一切不仅破坏今天和下世纪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人类子孙后代的发展、甚至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目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基本上没有可以用来系统描述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观测数据。根据古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地球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变暖和变寒…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太空飞行任务后,返回时曝炸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严重地灾难。人们在对遇难航天员深深惋惜怀念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新一代(第二代)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如何发展.本刊特约杨勇王小军两位博士就这方面的情况给读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仔细研究,美国科学家桑德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人类居住的地球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海底文明!2004年5月13日,俄罗斯《真理报》对此进行了披露。这个海底文明社会甚至可以制造“太空飞船”.上面装备了类似于雷达的不间断工作的扫描装置。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到选火星.对火星进行探索、开发和改造.要有一个落脚之地。这就是火星基地.基地有大有小.开始时比较小.结构和设施都比较简单.称为临时基地,或称火星前哨站。后来随着到火星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对火星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地结构从简单变得复杂,基地设施从不完善到完善.最后发展成为永久基地,甚至火星移民区。因此人类对火星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火星基地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太空环境对人的生存虽然十分不利.但是人类毕竟已经进入了太空,正如前面介绍过的,人类在太空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了连续生活了438天。  相似文献   

13.
白剑 《飞碟探索》2011,(2):36-38
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的先祖是谁?先祖们早期的发祥地在哪里?从人类拥有记忆并懂得追溯自己的历史开始,这个难解之谜就一直困扰着人类自己。自尊心驱使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这个人类最大的谜团。  相似文献   

14.
实言  何柳 《太空探索》2004,(7):14-15
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迈过了陆地、海洋、天空之后,已进入了第四环境,即外层空间。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发射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这人类登天三部曲已清晰地展露在世人面前。然而.仔细审视这三部曲.哪一步都离不开一个基础——进入空间的航天运载器。航天运载器在本质上属于广义的交通运输工具,就像在天路上迅驰的汽车.它的  相似文献   

15.
2000多年前,屈原写下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篇《天问》。这是屈原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在《天问》中,他一口气对天地人生提出了173个问题。事实上,这些古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自有人类以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时代的人们始终与这些问题纠缠不清,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初露端倪。让我们来听听当代科学家是如何探讨、回答这些古老的“天问’’的。也许,从这些新鲜、有趣而又睿智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方式,激发我们本能的好奇与天赋的潜能,并享受科学探索之旅的惊险、神奇和快乐。  相似文献   

16.
人类规则?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切,给人类以巨大的鼓舞,似乎看到了在征服自然道路上无往不胜的前景,但也隐约感到了某种阴影的存在。人类的活动大量消耗着数亿年来地球地质运动后留下的煤炭、石油,每年大约有1...  相似文献   

17.
齐悦 《飞碟探索》2002,(1):17-17
千百年来,人类主宰地球的意念在各种肤色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怀疑,就像当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样即使有人猜测过也仅仅是稍纵即逝。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里: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外星生物”会不会和我们正共同主宰着地球呢?答案是不肯定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但却至少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何谓“外星生物”?依本人观点,外星生物应是不同于人类的、存于另一种世界之中的、与人类具有同等水平而不同质的思维水平的生物体。这里之所以用“另一种世界”,包括了三种可能性:宇宙中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  相似文献   

18.
庾晋 《飞碟探索》2005,(1):43-43
彗星是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因此在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彗星几乎始终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况,对它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  相似文献   

19.
陈育和 《飞碟探索》2014,(12):26-27
美国马里兰州州立大学的生物和昆虫学教授萨拉·威尔说:“地球上的许多生命形式和我们原来知道的不一样。”最近,在由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组织的一个特别会议上,威尔对科学界做了关于“外星生命可能具有的外形”的学术报告。这次会议讨论了许多关于外星生命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威尔说:“人类是生命之树的很小一支.如果把地球出现生命以来的历史比作一天.人类是在24小时最后的20秒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经了多少磨难砥砺、多少彷徨求索,终于从结绳记事的远古跋涉到如今的多媒体电脑时代。然而,人类在如此文明的福荫下却在对文明历史的回望中陷入困惑,容易把人类祖先智慧的杰作视为外星文明的赐与。诚然,人类原先只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根本不知讲究氨基酸的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