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小光 《国际太空》2005,(10):5-8
“金星快车”(Venus Express)是欧洲航天局(ESA)第1个金星探测器,也是世界第1个对金星大气和等离子环境进行全球研究的探测器。它将对金星进行为期2个金星日(相当于地球上的500天)的科学观测,详细地研究金星大气和云层,并且绘制金星全球表面温度图。这对于认识地球长期的气候演变进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继载人航天、嫦娥工程之后,在不久的将来,首个中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在更遥远的火星上空出现,中国将展开自己的火星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3.
美国“彗核之旅”彗星探测器8月15日凌晨在飞离地球轨道的过程中,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当时该探测器位于印度洋上空约225千米处。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探测器的发动机应于美国东部时间凌晨4时49分左右点火,以使探测器能加速到逃逸地球轨道所需的速度,正式踏上追踪并探测彗星的旅程。在这之后约45分钟,控制人员应能接收到来自“彗核之旅”的信号,但十几个小时之后,美国航宇局设在美国本土、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探测网未接收到来自该探测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6,(12):30-31
卡西尼号探测器为期四年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科学家将基于任务前半段作出的发现确定第二部分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30日,“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为借力飞行绕道木星,与“伽利略”木星探测器成就了一段共同探测木星的佳话。 该联合探测计划名叫“木星千年飞行”,从2000年10月1日持续到2001年3月31日,离木星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6.
文青 《太空探索》2008,(2):12-13
继2006年9月3日欧空局的斯玛特-1月球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之后,2009年美国的"月球环形山观测和感知卫星"将对月球进行2次连续撞击,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相似文献   

7.
火星探测器勇气号于2004年1月3日在火星南半球的古谢夫陨石坑着陆,预定的科学考察使命为90天,实际上考察时间大大延长。火星上沙尘暴和尘卷风并没有预计的严重,探测器的除尘功能有效发挥,使得探测器太阳能帆板的寿命大大延长,能量吸收非常良好,为科学考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充足电源。  相似文献   

8.
据称,日本的"月女神"(SELENE,又译作"月球学和工程探测器")探测器是阿波罗时代之后最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 该探测器包括主轨道器和2颗子卫星[Rstar中继卫星(即RSAT卫星)和Vstar卫星(即VRAD卫星)].  相似文献   

9.
行仁 《太空探索》2003,(12):42-45
1989年10月18日美国发射的“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木星专用探测器,它曾经完全改变了科学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认识。今年9月21日,它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坠入术星大  相似文献   

10.
徐菁 《国际太空》2004,(6):14-16
20世纪70年代,水手-10探测器曾成功飞越水星,获得了一些关于水星的珍贵资料,激发了人们试图进一步探索水星的兴趣,希望能把探测器送入环水星轨道。但是,当时的科学研究者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推进能力把探测器送入环水星轨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者发现,通过利用多次飞越金星和水星得到的引力辅助,可实现环水星飞行的目的。然而,由于1986年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使得美国航宇局  相似文献   

11.
姚源  屠空 《太空探索》2009,(11):25-31
2008年8月29日1时30分,运行在月球上空200千米的印度“月船1号”突然与地面站失去了无线电联系,此后,印度空间组织的科学家多次尝试与这颗月球探测器重新建立联系,但所有的努力都宣告失败,最终不得不提前放弃这颗让印度人自豪的月球探测器。  相似文献   

12.
郑永春 《国际太空》2007,(11):14-16
1概述 2007年9月14日,日本"月女神"(SELENE)探测器由H-2A火箭从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SELENE探测器计划是日本为未来载人登月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士元 《国际太空》2000,(2):18-19
继1999年9月23日,美国"火星气候轨道器"在即将进入预定轨道前烧毁后,原定同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也下落不明.美国航宇局2000年1月18日宣布,放弃寻找和回收"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的努力.至此,美国这一轮火星探测计划宣告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4.
卡西尼探测器上携带的惠更斯子探测器专门用于深入土卫六的大气层进行探测,携带6台测量大气和卫星表面特性的科学仪器,外形星铁饼状,直径2.7米,重319千克,由防热外罩和降落的两部分组成。防热外罩分前罩和后盖,由多层耐热材料制成,用于进入大气层时保护罩内的降落舱。降落舱由上,下平  相似文献   

15.
经过6年零7个月漫长而寂寞的旅行,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将于2004年7月1日开始进入环土星轨道。这个当年被科学家称为“一大篮子鸡蛋”的冒险计划,终于开始了与土星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月女神"月球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正积极研制"月女神"月球探测器,计划于2006年用H-2A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要求,基于我国运载火箭研制进展、探月工程一期、二期技术基础,对探测器的总体方案、功能模块组成、发射方式、飞行过程等方面进行多方案多轮迭代权衡分析,并逐步优化,最终确定了"嫦娥五号"(Chang'E-5,CE-5)探测器模块组成、主要飞行过程.工程在轨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案符合我国探月工程发展规划和航天...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讨论了一种利用孤立导体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建立探测器参考电位的技术.将一个金属导体与航天器进行电隔离,利用电路将孤立导体电位引入探测器电源模块,为探测器建立参考电位.该技术可安全方便地应用于卫星等航天器,使探测器的地电位与空间等离子体电位基本一致,避免航天器本体电位对探测器的影响.该技术将应用于中国空间站等离子体原位探测器,通过测试验证了该技术方法可以建立-210~+210V的参考电位,满足空间站等离子体原位探测器-200~+200V的参考电位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8,(2):44-45
2002年3月1日美国航宇局宣布,美国发射的"火星奥德赛"探测器传回的火星南极图像和数据表明,火星上有大量的冰.  相似文献   

20.
装备先进 "隼鸟2号"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研制的小行星探测器.它于2014年12月3日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由日本三菱重工设计制造的H-2A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奔赴龙宫小行星的旅程. "隼鸟2号"的重量为609千克,在探测器家族里并不算特别大,但它却拥有遥感、巡视和取样探测等三方面的功能."隼鸟2号"上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