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人机与无人机混合编队协同作战是未来空战的重要形式。有人机是中央指挥,而无人机直接接受有人机的指挥和控制,并进行战场态势感知、目标打击等。有人机和无人机可以看成空间上分离而逻辑上一体的巨型虚拟战机,二者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最大综合效能,既提高了有人机的生存能力又延伸了无人机的探测距离范围和攻击距离。本文首先简述了有人机/无人机混合编队协同作战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归纳了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原理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包括协同态势感知与评估技术、协同任务分配技术、协同航路规划技术、编队飞行与跟踪控制技术,并给出了一个在典型作战任务设定下的协同作战流程。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未来战争的信息化发展趋势,采用数据链通信设备进行组网的多枚导弹以编队方式进行协同作战,将成为战术导弹的一种重要使用方式。研究了导弹编队协同作战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技术。首先分析了导弹编队协同作战的概念,介绍了编队突防、饱和攻击、侦察-打击一体化等三种基本的协同作战描述;然后建立了多弹编队协同作战系统的功能体系,阐述了目标搜索与定位、编队管理、作战效能评估和协同任务规划等模块的主要功能;最后从协同航路规划、协同制导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实现导弹编队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外各类导弹防御(MD)系统正通过信息融合、资源共享、组网工作等方式朝着一体化防御方向发展,仅仅依靠导弹自身携带的电子干扰设备,存在技术突防手段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卫星平台的空天支援突防技术,通过多站组网工作,可以在弹道导弹突防过程中提供全程支援式干扰,配合导弹携带的突防干扰设备,实现多平台、多于扰技术的协同作战体系,有效增加导弹的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4.
郭继峰  郑红星  贾涛  颜鹏 《宇航学报》2020,41(6):686-696
针对异构无人系统的规模、异构性强弱,对异构无人系统进行了分类,引入了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班组的概念以及应用设想,并通过城市环境中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问题为牵引,提出了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之上,从异构无人系统协同控制架构、协同任务规划、智能交互、目标感知、环境感知等主要方面对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异构无人系统协同作战目前的研究进展与挑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王杰华 《中国航天》2012,(10):25-28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空间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空间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世界航天强国高度重视空间安全,不断研究、调整空间安全战略,策划发展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使得空间安全战略、空间安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尤其是引领全球空间对抗技术发展方向的美国.2010年新版《美国国家空间政策》提出体系对抗条件下攻防对抗的新理念;2011年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空间战略》首次明确指出将构建多层次的威慑能力.与此同时,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近几年加速发展空间对抗前沿技术,使得空间对抗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未来,空间对抗地位将会不断提高,空间对抗能力的较量将会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6.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膨胀循环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在分析未来航天发展需求、研究膨胀循环发动机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膨胀循环发动机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量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步走向未来战场应用,可极大改变敌我战场态势,威胁我方电子对抗装备系统作战效能。为应对量子信息技术带来的安全威胁以及算力威胁,全面提升我国电子对抗装备具备远程精确化、智能自动化、隐身无人化等特点,是未来重点研究领域,关系着未来战场走向。文章结合量子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量子测量、量子雷达探测以及量子保密通信等量子信息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该技术对现代电子对抗应用的潜在影响,并提出量子信息技术与电子对抗技术融合发展思路,构想量子信息技术在电子对抗装备领域应用的模式,并对未来“量子-电子对抗”技术进行前景展望,努力争夺未来量子-电子领域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国际市场需要,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技术进步和创新.二十世纪90年代初,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公司)制定的运载器发展战略目标是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发射费用,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宇宙神Ⅲ(Atlas Ⅲ)的研制为提高运载器性能迈出了第一步,于2000年初进行了首次飞行.继下一代运载器宇宙神Ⅲ之后将在2002年研制出宇宙神V.这一系统比现有各系统能在更大范围内满足用户需求,且进一步降低发射费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宇宙神Ⅲ的技术进展及现有宇宙神与未来宇宙神V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防空导弹引信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空中威胁将更加严重,防空导弹将面临高空、超低空、超音速、多目标,且具有隐身技术,带有完善的干扰设备,全天候入侵的高机动性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空地导弹、巡航导弹和掠海反舰导弹等的严重威胁。防空导弹必须在动力系统、制导系统、控制系统、引-战系统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有效地对付这些威胁,而引-战系统特别是引信系统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引信与战斗部的配合效率是决定导弹单发杀伤概率的基本因素,因此积极开展先进引信的研制工作已迫在眉睫。防空导弹引信技术发展概况防空导弹引信技术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战争的需要促进了电光技术的发展.电光技术能使装甲车、防空系统、直升机、步兵和遥控飞行器大大增强作战效率,提高夜间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电光系统通常采用两种技术——激光和热成像.热成像系统用于测定目标和背景放射的红外能量,其两大基本组件是探测器和光机扫描器.提出了对未来热成像系统的使用要求和发展方向.详细叙述电光技术在防空系统、直升机和步兵中的应用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领域的概念创新和前沿技术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将其视为技术不断发展跨越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在空间技术领域,美国积极制定计划,寻求空间技术突破,为维持空间优势谋求技术领先。近年来,美国又有一些创新型航天技术和计划取得重要进展,必将对未来航天发展的道路产生深远影响。一、美国典型航天创新项目概况1.美军推动"作战响应空间"概念发展与技术实用化2002年美国国防部武装力量转型办公室首次  相似文献   

12.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是一场信息战.海湾战争、波黑行动、科索沃战争都充分证明卫星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直接支持战场作战行动的重要支援保障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卫星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卫星微波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卫星系统和星上有效载荷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探讨了适应未来信息战.发展我国卫星侦察监视有效载荷技术的途径和需要尽快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载火箭上面级功能与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狭义的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功能与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美国阿金纳、半人马座,俄罗斯的Fregat、微风,欧空局的EPS等典型上面级的应用和性能参数.概述了上面级应用灵活性不断提高、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发展等主要发展趋势.分析了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多星发射部署、卫星直接入轨、火箭运载能力增加、完成特定入轨任务等应用.讨论了运载火箭上面级需发展的总体优化、轻质化等技术.探讨了我国发展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系统技术向三维立体集成不断发展,Interposer技术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是未来电子系统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技术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关于Interposer的测试技术研究也提上发展日程。对目前Interposer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研究机构在Interposer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技术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国外降低运载火箭成本途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高可靠、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航天运输技术是各航天大国追求的目标。面对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已成为航天业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航天活动的快速发展,对低成本发射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代表的私营航天企业低成本技术日臻成熟,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实验性太空飞机-1(XS-1)为代表的未来低成本重复使用运载器项目的启动,对我国航天发射市场未来发展构  相似文献   

16.
有人月球基地构型及构建过程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5):23-30
与传统航天器设计不同,有人月球基地涉及构型与构建、能源、月面移动、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文章在对国外有人月球基地不同构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有人月球基地方案设想,包括刚性舱构型、刚性+柔性舱构型、建造式构型和综合式有人月球基地方案,并进一步提出了有人月球基地构建过程设想,可为我国未来有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战争将无疑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信息战中对信息的传输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要求.报告依据90年代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论述了卫星通信系统在信息战中信息传输的诸多优势,详细讨论了国外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了21世纪初期的发展规划、趋势及其需要发展的诸多相关技术.面对未来信息战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军用通信卫星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空间核动力技术概览与发展脉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略介绍现有技术方案基础上,初步探讨空间核动力技术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固体核反应堆的空间核电源、核电推进及核热推进,是经过试验验证可行、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并可预期实现空间应用的空间核动力技术.更先进的概念方案包括:基于气体核反应堆的核电源/核热推进、脉冲核爆推进、核裂变碎片推进等,它们的性能逐代跨越直至逼近理论极限.要充分利用核能的潜力,一方面需要提高单位质量核燃料的核能释放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减少核反应产物动能转换为无轨热运动的比率.核能潜力的充分利用需要以增加系统质量为代价.为满足未来宽广的空间任务需求,多物理机制驱动的大深度变工况一体化核能空间动力系统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未来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将采用氧/烃推进剂.液氧/烃的燃烧和冷却技术是未来氧/烃发动机研制中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美国Aerojet公司数年来在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成就,这为氧/烃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试验依据.文末介绍的Aerojet公司提出的未来需要解决的氧/烃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将对未来发动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大推力运载火箭等精细化设计需求日益增加,飞行器高温工况结构及流场状态感知已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环节。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结构的光纤传感器在高温、高压、狭小空间等特殊环境展现出独特优势,被视为下一代高温原位测量工具。介绍了法布里-珀罗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并分别从温度、应变和压力监测方面介绍了法布里-珀罗高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石英光纤的法布里-珀罗传感器能够应用于1000°C以下环境,对于1000°C以上环境,需要以蓝宝石光纤作为敏感元件和传光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