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经济衰退,发射市场结构变化,发射失败等因素影响了商业发射市场的发展过程。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华沙条约消亡、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世界经济极缓慢增长、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等,从多方面影响着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演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2.
地面系统用于支持和保障火箭的发射与试验,对火箭的使用性能、发射能力、发射场配置及工作流程等有重要的影响。调研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现状,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趋势。从快速发射、简易发射、安全发射、自动发射和通用发射等方面提出了地面系统发展思路和主要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和作战使用性能,美苏两国先后采用了加固地下发射井、车载机动发射、水下远程潜艇发射等综合技术途径。由于“陆基”或“海基”战略导弹在发射中采用冷发射技术,使导弹发射阵地得到简化,导弹环境大为改善,因此导弹武器在阵地  相似文献   

4.
海上发射火箭在提升火箭运载能力、降低残骸坠落风险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我国已成功实施多型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相比固体火箭,液氧煤油火箭具有更高的比冲和环保性。根据液氧煤油火箭陆基发射的特点规律和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流程及实施方案,研究了海射系统港口基地、海上发射船、运载火箭、保障船等运行的基本方案,提出海上发射任务实施流程,分析了牵制释放、连接器零秒脱落和自动对接、无人值守推进剂加注技术在海上发射火箭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面对卫星发射实施快速增长、多项目并举的形势,针对传统单项目管理模式在发射项目管理中暴露出的计划协调困难、资源冲突加重、知识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对同一发射场不同卫星发射项目进行项目组合管理,建立由发射目标、多项目组合、单发射项目组成的多项目管理模式,以及对应的发射计划协同、发射资源配置、发射知识管理的多项目组合管理支撑体系。多项目组合管理模式在卫星发射管理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有效缓解了资源紧张,缩短了项目周期,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考虑海上发射环境特殊性,分析了发射船承受的典型海浪以及风环境,针对陆基发射时运载火箭直接坐落在发射台上的裸箭热发射方式,分析了该支撑形式在海上动态环境下的射前稳定性,获得海上裸箭热发射方式的承受晃动极限。为解决陆基热发射支撑方式不满足三级海况发射稳定性的问题,提出运载火箭的框架式扶稳措施,通过框架内的柔性支撑保证运载火箭的射前稳定性。构建由火箭、等效甲板、导向框架、导轨、柔性支撑、发射台等组成的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开展复杂海况条件下的发射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框架式热发射方式在典型海况条件下,不同因素对火箭出框过程飞行姿态、安全间隙等影响规律,可为运载火箭框架式热发射的海上动基座发射动力学安全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并用于框架式热发射方式的海上动基座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介绍发射设备安全性特点与安全性标准基本情况,在发射设备安全技术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发射设备安全技术标准的现状,构建发射设备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提出完善发射设备安全标准体系表、编制关键流程安全性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总体与导航制导控制的视角,对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展与成就进行了分析和小结。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解决我国发射高轨道卫星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历经基本能力、适应能力、高适应能力的发展,具备了高轨道大型卫星运载能力,突破了从单一轨道面到三维空间各种轨道发射、从高轨卫星转移轨道到工作轨道发射、从地球轨道到地月轨道发射以及从航天技术试验到高可靠工程应用发射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运载火箭整体能力取得了地球全轨道发射、星际轨道发射等跨越发展。航天重大工程和国际商业发射表明,该系列运载火箭已进入世界高轨道航天器发射的运载火箭前列,并奠定了进一步开拓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在黄海海域顺利实施。"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捕风"一号A、B卫星及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突破了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考核了海上发射火箭、卫星、发射平台、测发控等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兼容性,验证了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的可行性和发射流程的合理性,探索形成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发射设备作为进入发射流程的复杂机电液一体化产品,其单点故障环节影响火箭发射成败,通常采用冗余设计的方法来提高任务可靠度,确保发射过程安全可靠。文章介绍冗余设计的分类、级别、原则,针对进入发射流程的发射设备,从系统级、单机级、零部组件等方面介绍冗余设计技术在发射设备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气象卫星向日葵、通信卫星樱花、广播卫星百合花等实用卫星都用N—Ⅱ火箭发射。随着空间利用的发展,将来需要发射更大型的卫星,为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了N—Ⅱ火箭的后继型H-1火箭。预定在1986年发射二级式、1987年发射三级式的试验火箭。试验证实H-1确有发射大型卫星的能力之后,预计在1990年前开始用于发射实用卫星。  相似文献   

12.
电磁发射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影响电磁发射性能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了电磁发射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当前提出的几类电磁发射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了其在高功率脉冲电源,电力调节控制,轨道、弹丸材料与结构以及抗烧蚀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讨论了轨道式发射装置的教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对发射效率、出口速度和发射精度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源功率、轨道材料性能和电力调节控制方法是影响电磁发射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航天电磁发射具有运载效率高、单次发射成本低、无污染、可适用于多种运载器型号、推射装置可重复使用、发射过程力学及电磁环境复杂等特点。本文在深入分析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航天装备试验鉴定条件和工具进行创新研究。基于低轨卫星发射试验任务应用需求,从总体设计思路、试验工艺流程、功能分区及主要设施等方面阐述航天电磁发射场总体方案,总结归纳与航天电磁发射场设计相关的关键技术,为实现未来航天发射场“快响型航班式运输投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航天发射技术是将卫星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技术集成,现阶段主要由运载火箭技术、测发模式构建与选择、发射场支持和保障技术等组成,未来随着技术突破和运用创新,航天发射技术的主要构件及实现方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航天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现阶段航天发射技术的总体进展、运用特点,以及发展变革的主要突破方向和新技术运用构想等。  相似文献   

15.
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实施过程会受到气象海洋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气象海洋环境会直接影响海上发射窗口期的选择及发射安全。为避免海上发射在复杂气象海况条件下发生设备重大损坏、窗口长期延后和人员安全事故等问题,通过分析黄海海域波浪场、风场、温度场及降水场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对基于季节变化特征的海上发射实施阶段及季节性预防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在不同季节极端天气下海上发射运载火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实战化条件下的发射设备维修保障特性,在型号需求牵引下,从用户保障需求分析、型号保障性问题分析、维修保障规划、维修保障方案设计、维修保障系统设计等角度,进行了某型号发射设备维修保障设计实践。结合发射设备特点,对RCM和PHM等维修保障设计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2月29日0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2015年全年19次宇航发射任务取得满堂红,也标志着"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上级有关部门及有关方面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总经理吴燕生、副总经理杨保华等,分别在发射现场和北京指导发射。高分四号卫星为地球静止轨道50米分辨率光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30Si2MnCrMoVE的声发射特性,针对裂纹、夹钨、未焊透等几种常见焊接缺陷的声发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相关产品的声发射检测结果评定提供参考,以此提高声发射技术在超高强度钢产品质量检测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国外电推进系统空心阴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外离子和霍尔电推进系统空心阴极技术的现状.根据空心阴极的常规设计,分析了发射体源材料耗尽,发射体有效发射表面被难挥发沉积物覆盖,源材料活性分子不能到达发射体表面,触持极、顶板、加热器因溅射腐蚀损坏,加热器损坏,以及发射体化学中毒等影响空心阴极长寿命的因素.讨论了一体化阴极、小电流高效钡钨阴极、大电流钡钨阴极、LaB6阴极、L式储备阴极和Bi阴极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周威 《中国航天》2004,(10):25-27
自1996年4月前苏联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以来,其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为降低发射成本,提高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发射计划的灵活性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的各种运载火箭以各种合作方式不断进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有关其运载火箭的资料和信息逐渐丰富起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有关资料也在不断完善。本文拟根据俄罗斯航空航天局(最近重组为俄联邦航天局)、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波音公司、阿里安公司和欧洲咨询公司等网站资料和有关信息,以及日常工作中积累的资料,较为系统地介绍前苏联国家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各种运载火箭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