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尔丹诺·布鲁诺在1584年写下这样一段话:"宇宙中有无数的恒星和无数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着它们的恒星旋转,旋转方式与我们太阳系的七大行星完全一样.我们只能看到恒星,这是因为它们是最大的天体而且发光;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的行星,这是因为这些行星很小且不发光.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球并不比我们的地球更糟糕,而且可能比地球更适合居住."  相似文献   

2.
宇宙探索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6,(11):22-23
二十一、宇宙的结局 继续膨胀宇宙的结局 宇宙的未来发展.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膨胀下去.一种是转而收缩.它们的结局如何.一些科学家已有许多论述。不过.对难以理解的遥远未来的宇宙的研究.这顶多只是推测而已。我们不妨作为科幻来了解.  相似文献   

3.
围绕太阳以外其他恒星的70余颗行星现在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引起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兴趣.在我看来,这种关注更多是因对外星智能生命的预期而促动的,而非发现太阳系之外行星本身.  相似文献   

4.
在太阳系边陲的“老九”总是离群索居,性格孤僻,因而它与其他行星很不合群,加上它的个头甚至放到卫星世界也不突出,所以常有人对它的行星资格疑窦重重。  相似文献   

5.
众眼看宇宙     
王琴 《太空探索》2013,(8):62-63
马头星云浓密的尘埃云被恒星风吹蚀成一匹昂首阔步的骏马,只是这骏马的身子藏匿在了滚滚尘埃之中,于是乎"马头星云"便成为这个暗分子云的名称。它距离我们大约1500光年,位于猎户座参宿一的南边。早在1888年,威廉敏娜·弗莱明利用哈佛大学天文台第一次拍摄到了马头星云。几百年过去了,小型望远镜无法满足仰望星空的人们,哈勃空间望远镜就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在其23岁生日之际,给世人献上了马头星云高清细致的远红外光波段照片。据天文学家分析,马头星云在高能星风的持续吹蚀下逐渐消散,最后失去骏马的风姿。  相似文献   

6.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4,(1):62-63
<正>SH2-239星云宇宙以它特有的画笔为我们挥洒出这片由尘埃和黑暗星云交织的迷人景象。这幅编号为SH2-239和LDN1551的"宇宙油画"延伸近三光年,位于离我们450光年远的金牛座分子云团的南端附近。它暗含着许多年轻恒星发出的信号,在影像的中心有一块很显眼的红色区域,它是红外源IRS5附近的致密红色氢气冲击波喷流,源于被尘埃盘环绕的原恒星系统。在它的下方可以看到较宽较亮的HH102的两道侧翼,HH102是该区域内许多赫比——哈罗天体之一。估计恒星  相似文献   

7.
星系和宇宙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对太空中的星星充满着好奇,并渴望了解和认识它。此外,今天的社会要求人们打开狭窄的眼界,从各种不同的途径汲取知识和丰富自己;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认识星系和宇宙,除了能够丰富知识之外,它还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所以了解星系和宇宙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很多人渴望了解这方面知识,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那些厚厚的天文书籍,本文以连载的方式、采用提问的形式和图文并茂的模式,围绕着"星系和宇宙"这个主题,介绍关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以及宇宙探测技术等问题,让读者和宇宙对话。  相似文献   

8.
自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在地球和太阳系之外存在其他世界的可能性之后。天文学与生物学便被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一门新的、令人兴趣盎然的学科。但这两门学科真正融合起来。形成今天的天体生物学,则始于195/年10月4日。当天。一个/米大小的铝合金球体——“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从哈萨克斯坦的沙漠草原升空,飞入近地轨道。  相似文献   

9.
晓东 《飞碟探索》2011,(6):24-24
8.系外行星 如太阳系外行星泛指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证实系外行星存在,到2011年4月15日,人类已发现543颗系外行星。历史上天文学家一般相信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着其他行星。然而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性质则是一个谜。直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过20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10.
张桀 《太空探索》2004,(9):18-21
在太阳系的众行星中,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白天,水星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绝对温标700K(427℃)以上。因为水星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在水星上真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一昼夜长达176天。因为相对太阳的这种缓慢的转动,太阳在天空中几乎是不动的.因此水星的表面长时间的受太阳光炙烤。所以说.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上存在冰的可能性该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11.
冉浩 《飞碟探索》2014,(1):18-19
宇宙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有137亿年的历史了。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宇宙很可能是在一次爆炸中产生的,在爆炸中,产生了物质、时空以及法则。灼热的宇宙在膨胀中渐渐冷却,形成了今天的宇宙。但是,宇宙形成之初经历了哪些细节我们却不清楚,而这正是科学家极力探寻的。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宇宙     
王琴 《太空探索》2012,(12):56-57
R136恒星形成区恒星形成区总是这样一幅壮丽的景象,只有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广角镜头才能拍摄到此可见光照片。一大群质量庞大且炽热的恒星不断发出强烈恒星风和紫外辐射,把周围的尘埃云雕塑成许多丝状的结构,形成了背景的蜘蛛星云。中心偏右的超星团R136位于剑鱼座  相似文献   

13.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4,(11):62-63
<正>沙滩与晚虹在夏威夷的莫洛凯岛这片渺无人烟的沙滩西边,一道美丽的晚虹在地平线上方散发着七色光芒。我们知道,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拱以内的中央,其实是被水滴反射放大了的太阳影像。当观察者看到彩虹时,它的位置必定是在太阳的相反方向,同样的道理,晚虹是与月亮反向的雨滴反射月光所致,因此,在这幅图中,刚过满相数天的月亮,位于摄影者的正后方,低悬在东方地平线附近。  相似文献   

14.
宇宙中的灰尘是一些极为细小的颗粒,由非晶质碳、碳酸盐和硅酸盐等物质组成。直径仅为1微米的几分之一,名为星尘。假如没有它们,我们的夜空一定会明亮很多,因为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恒星:但假如真的没有它们。天上的恒星又会难以产生。因为正是它们冷却星际云,才促成星际云坍塌成恒星。与此同时。它们还促使一些微小的分子结合成更复杂的化学物质。引发一系列更神奇的化学变化。天文学家说。星尘是星球诞生的起点,是生命形成的材料,也是我们理解宇宙的关键。然而,星尘来自哪里?它们的作用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并有很多卫星,很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故科学家认为,了解它有助于揭开行星系统的起源之谜,找到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17.
老诚 《飞碟探索》2010,(9):46-47
在美国,NASA向天文学家们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2008年“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中,在火星不远处发现一颗怪异的星体,根据照片上的颜色考证:它可能是天文界争议已久的一种冷热共栖星体。  相似文献   

18.
晓东 《飞碟探索》2011,(1):24-24
科学家相信,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暗物质,但是利用当前的技术,既无法看到也无法探测到暗物质。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宇宙?宇宙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和,它包括地球和其他一切天体。所以,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先从地球开始的,然后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从银河系扩展到星系,从星系扩展到星系团……等等。宇宙是如此之大,包括上千亿个星系,但人类可以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20.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到达比邻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