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波束勘测中航向姿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风、水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用多波束测得的水深及水下地形存在误差,为此需要进行船姿补偿。文中介绍了利用GPS进行姿态求解的方法,阐述了利用GPS姿态、位置以及速度作为观测量进行GPS/SINS全状态组合的原理。叙述了基于MEMS IMU的GPS/SINS组合系统的工程实现。实验结果表明,GPS/SINS全状态组合能够提供较高精度的船体航偏角、横摇角、纵摇角以及位置、速度信息,满足了多波束勘测中进行船姿补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多传感器组合测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无人机机动飞行时,采用加速度计校正陀螺误差的测姿系统不能有效地修正陀螺漂移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多传感器组合测姿系统.引入GPS速度信息、捷联加速度信息和角速率信息建立了基于欧拉角描述的融合测姿系统模型,采用强跟踪滤波器对姿态进行融合估计,有效地估计出陀螺的漂移误差,从而得到无人机准确可靠的姿态测量,同时可以修正无人机的运动速度.通过建立飞行仿真模型,在给定的飞行航迹段对所提出的多传感器姿态测量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测姿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小模型误差的影响,估计出陀螺的漂移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姿态测量. 相似文献
3.
王振华;杨森;周泽亚;何益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2024,(6):675-688
当卫星遭遇极端异常状态时,可能会造成结构损伤、低温失效、推进剂冻结,甚至整星失效等严重后果。因此,研究卫星应急恢复技术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在卫星应急恢复过程中姿态确定和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设计和实施卫星应急模式方面的成就。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本文旨在为极端异常状态下的卫星恢复技术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往三轴磁传感器和加速度计组合测量高转速弹体姿态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姿态测量方案。该方案由两个磁传感器和两个加速度计以特定的方式安装及相应的解算方法组成。说明了传感器的布阵方式,并给出了弹体姿态解算的数学模型和解算方法。该解算方法包括Magsonde Window和最值之比的证明以及姿态角解算的理论分析,最后对此方案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解算的姿态角与真实姿态角相符。 相似文献
5.
高速风洞测力试验中,阻力系数精度瓯的先进指标为0.0001,按误差分配原理,要求试验模型迎角的测量精度以≤0.01°.为此,研究风洞试验中模型姿态角视频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给出其系统误差的补偿方法.实测数据(马赫数为1.5、2.0、3.0和4.0)表明:在2m暂冲式超声速风洞试验中,各阶梯迎角测量数据的标准差(含风洞气流脉动致模型姿态角振动产生的误差)在0.0018°和0.0094°之间,迎角实测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0.003°,由此可知,姿态角视频测量系统的靠≤0.0094°.本方法既不破坏模型的外形,又不改变模型的刚度与强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针对目前国内弹道导弹导航系统单一的情况,文中提出一种滤波算法.该算法将捷联星光跟踪仪(Strapdown star tracker, SST)的姿态信息、高速GPS的位置、速度信息与捷联惯导进行组合滤波,全面提高了导航的姿态、速度和位置精度.最后以该算法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用于弹道导弹的GPS/SST/SINS组合导航系统实时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算法稳定可靠,系统精度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CSDB总线在AHC-85航向姿态计算机中的应用,阐述了CSDB总线的规范、电气特性和编码规则,并对AHC-85航向姿态计算机中CSDB总线的检测数据推算以及检测数据模拟做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具有变时滞的非线性不确定动态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了模糊鲁棒输出反馈H_∞控制问题。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技术和T-S模糊模型,首先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得到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算法,将该条件转化为易于实现的LMI形式,导出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的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且满足H_∞范数指标。实例仿真证明了该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苏乙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6,(2)
在Roberson/Wittenburg体系多体运动学中,一些矢量关系未加充分的论证。例如对转状规阵H的建立没有提出具体的法则。本文提出辅助矩阵S的概念,给出建立转换矩阵H的方法和性质。从而论证了R/W体系中通路矢量的关系,以及两种情况下的增广体质心矢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旋转惯性器件的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该方案的思想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加以改进,设计了可绕三轴旋转的IMU机构,建立了旋转机构误差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机构符合最初对它的设计要求,即提高了导航系统关于横滚、俯仰姿态的精度,同时也达到了通过三轴旋转提高航向角跟踪精度的目的,故弥补了目前研究的旋转惯导系统无法调制航向角精度的缺陷。此外。这该绕三轴旋转的惯导系统还可以根据六位置旋转法原理实现实时标定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捷联惯导系统的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非互易向量的确定与补偿是影响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姿态矩阵计算的重要问题。为了补偿由此引起的圆锥误差,本文对一些传统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以往各种算法一般都需要输入信息为角度信息,但对于高动态、恶劣振动环境,角速度信息更有工程意义,所以针对输入信息为角速度的情形,提出了一类新的姿态算法,通过对比传统的算法,新算法在同样计算量、存储量的情况下有较优的性能,算法的精度较传统的算法高。另外,对新的姿态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为其参数选择提供了选择标准,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角增量输入姿态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经典理想角增量输入的圆锥算法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并推导了更为合适的经典角增量输入圆锥算法通式.在对经典理想角增量与实际工程滤波角增量的圆锥响应对比分析基础上,推导了滤波角增量输入圆锥补偿算法的补偿系数和误差主项通式.最后,利用文中讨论的理想角增量输入和滤波角增量输入圆锥补偿算法,结合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大量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讨论的角增量圆锥算法有效,能显著提高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姿态精度. 相似文献
14.
圆锥误差是由转动不可交换性误差引起的,存在于惯导系统导航解算的一种误差形式。由于基于旋转调制方式的惯导系统运动模式与传统捷联惯导系统不同,因此圆锥误差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首先建立了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圆锥运动模型,对其不可交换性误差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等效旋转矢量的多子样算法在旋转惯导系统圆锥误差补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旋转方案对圆锥误差补偿的影响,最终通过仿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圆锥误差对于旋转惯导系统的影响要大于传统惯导系统,但可以通过改变旋转方式来对圆锥误差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5.
李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41-44
分析中国新舟MA60飞机捷联式姿态航向基准AHS-85航向姿态系统,对该系统中航向姿态信号的模拟信号部分和数字信号部分进行介绍。通过对AHC-85航向姿态计算机的电路分析,深入剖析该系统航向姿态信号无信号输出的故障原因,并提出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推导了三子样二次迭代捷联惯导姿态更新算法,提出了以锥误差最小为优化标准的三子样二次迭代优化算法,并对单回路的三子样、四子样,以及双同路的二子样、三子样的算法漂移进行了对比计算,发现三子样二次迭代优化算法优于其余三种算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小偏度采样的卫星自主导航SRUKF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航天器自主导航系统对可靠性、精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将最小偏度采样策略和平方根Unscented卡尔曼滤波(SRUKF)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RUKF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滤波精度和标准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算法相当的条件下,通过引入最小偏度采样减少了采样点数,提高了计算速度,以协方差阵的平方根代替协方差阵参加递推运算,减少了计算机舍入误差.将该算法应用于磁强计/雷达高度计组合导航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估计精度,较大地减轻了计算负担,具有算法简单、计算效率较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卫星自主导航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