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塑成形中以鈑材气压吹塑成形研究最多,现已开始生产应用。鈑材吹塑成形主要特点之一是利用材料变薄来延展面积,填充模具型腔成形的。研究各种超塑成形件的变薄规律,对合理设计超塑成形件、控制超塑成形参数及超塑成形模具结构的设计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超塑成形技术是一种利用材料的超塑性大变形能力制造薄壁复杂构件的先进成形技术。超塑成形及超塑成形/扩散连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变量多,参数同步性控制要求高,一般在专用超塑成形设备上进行,可更方便实现坯料温度、工模具温度、变形区、变形速度、变形应力等关键参数控制。传统超塑成形设备压制单向性、功能集成度不够、自动化程度低等,远不能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多向加载、“气–液”耦合控制、自动上下料3种超塑成形设备新功能。随着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的集成和深度融合,超塑成形设备将朝着大型化、清洁化、自动化、多能场复合化及专用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并将进一步改善超塑成形技术的生产效率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TC4钛合金超塑成形的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研究;超塑成形过程中材料组织演变过程及超塑变形机制研究;空洞的演变过程研究,包括空洞形核、长大机制及断裂机制研究;超塑成形与焊接方法的组合成形技术研究,其中着重介绍了超塑成形与扩散连接(SPF/DB)和超塑成形与激光焊接(SPF/LW)的组合应用以及有限元模拟技术在超塑成形中的应用;文章的最后对TC4钛合金超塑成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塑成形工艺制备了1420铝锂合金盒形结构试验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温度对1420铝锂合金超塑性的影响,超塑成形后试验件的壁厚分布及材料的超塑成形断裂机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能够很好地预测超塑成形后试验件的壁厚分布;当成形温度为520℃时,1420铝锂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在超塑成形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材料内部空洞的交连和聚合是导致1420铝锂合金最终破坏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陶瓷超塑成形技术研究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的后藤淳等人对陶瓷超塑成形技术进行了基础研究,即陶瓷的基本超塑形变特性、超塑变形后的强度特性以及零件超塑成形试验。试验材料为常用的Y-TZP(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Y-TZP/20%Al2O3(质量分数)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了超塑铝锂合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列出了主要超塑铝锂合金的预处理工艺及超塑性能,并对预处理工艺的核心环节、空洞及超塑成型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以 74 75Al合金为例 ,给出了用逆向求解技术确定包括 3种微观变形机制的超塑变形本构方程中的材料参数值 ,探索了目标函数式及参数初始值对最后优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超塑变形过程中的空洞及其对变形后室温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经任何预先处理的半硬态黄铜H62和铝合金LY12CZ超塑变形过程中的空洞及其对变形后室温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①同一材料,在不同的超塑变形条件下变形,如果其空洞化程度随应变增加得越慢,则其超塑性越好;②超塑变形后材料的室温机械性能随所经受过的超塑变形量的增加而下降,当超塑变形后材料中空洞的面积百分数达到4%左右时,其室温弹性模量E、屈服强度σs、极限强度σb以及冲击韧性开始显著地下降,而此时的室温断面收缩率φ已下降了相当大的程度;③随着空洞化程度的提高,超塑变形后的材料也由韧性材料逐渐变成脆性材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钛合金热成形和超塑成形用金属平台的材料选型和制备工艺研究情况,研究认为,选择高温合金替代目前国外采用的耐热钢材料优势非常明显;钢铁研究总院自主开发的热成形金属平台制备工艺比国外相关技术更加先进,制备的K403高温合金热成形平台服役表现良好,具备了生产钦合金热成形和超塑成形金属平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全国钛合金成形技术暨第六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2月 9日至 1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来自海军、空军、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工业部门、大学、研究院所和材料生产等 5 0多个单位的近 1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还邀请法国ACB公司从事超塑成形技术的专家做报告。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就“钛合金成形技术的工艺研究”、“材料超塑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钛合金SPF/DB结构的设计技术”、“钛…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的优缺点及可被利用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介绍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应用于发动机上的典型构件。  相似文献   

12.
以细晶1420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盒形件超塑胀形试验,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室温拉伸等检测手段,对超塑变形后材料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合金的材料特点、材料对塑性成形工艺条件的要求,研究了Ti750合金的热压、热旋压、超塑、焊接工艺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的热旋压成形工艺性较差;热压与超塑成形工艺性较好;合金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4.
韩明会  陆亚钧 《航空动力学报》1988,3(2):123-126,186
本文提出利用圆锥面成型鈑料扭曲风机叶片的方法,能通过调节锥顶角的大小和叶片在锥面上的不同安放姿态来较好地满足各种径向扭曲规律,使成型的叶片能较好地符合气动设计要求,为鈑料扭曲叶片成型提供了新的设计制造方法。该法有较大实用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拉伸实验研究了低温预变形对碳化硅颗粒增强MR64复合材料超塑性的影响。材料在500℃,应变速率为8.33×10~(-3)s~(-1)的条件下拉伸,超塑变形延伸率达到210%,材料经过300℃低温预拉伸至35%的变形量以后,在超塑条件下拉伸延伸率达305%。通过对显微组织、孔洞的观察发现,低温预变形产生的形变组织在超塑变形初期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得到进一步细化,孔洞面积率明显减少。低温预应变提高超塑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减少了变形过程中孔洞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由于铝合金表面氧化膜稳定,在扩散连接过程中很难排除,因此,铝合金的扩散连接以及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难题,目.前合金的扩散连接及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在国外仍处于试验研究状态。。本成果经过大量的试验,已...  相似文献   

17.
合理布置成形后半球毛坯的壁厚加工余量,并计算超塑成形模具型面的名义加工尺寸.通过分析半球在超塑成形过程中材料变形机理,设计反向预成形模具型面,达到均匀半球毛坯壁厚的目的,使其满足后续加工尺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航天领域用钛合金材料及其精密成形技术(精密铸造、精密锻造、超塑成形、旋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概述。最后基于我国航天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钛合金材料及其精密成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超塑成形铝锂合金有许多性能上的优点,并可采用现有的超塑成形技术来生产零件,但如何将超塑成形与扩散连接完美地结合起来以生产复杂多层结构,尚有一定难度.由于  相似文献   

20.
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焊接技术,从替代分离式的铆接零件,发展到组合的整体部件,完全体现了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焊接技术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的优点,结构质量轻、整体性好、成形质量高、制造周期短等。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应用于研制飞机、发动机构件,可获得减重10%~50%,降低成本30%~60%的显著技术、经济效益,同时提高设计自由度及构件的整体性能,可替代现有钛合金壁板焊接、铆接、螺接生产工艺。但对大型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焊接整体零件研制,在国内还是首次,如果采用超塑成形/扩散焊接工艺,一次整体成形大型超塑成形壁板,效果将更为显著。采用超塑性好的双相钛合金材料,可使成形的壁板使用性能有较大提高,主要是因为双相合金刚强度比值更高,各种工艺因素对其性能影响较小,氢脆倾向低、耐疲劳、可取消真空稳定热处理工艺,是制造工艺环节中,工艺路线最短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