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舰载导弹垂直冷发射对导弹出筒轨迹和姿态偏差有一定要求的现状,研究舰艇运动对导弹冷发射出筒扰动问题。分析了舰艇运动中可能造成最大扰动的发射时刻。采用对可能最大值点仿真研究的方法,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针对可能最大扰动时刻进行影响程度的定性研究。结果表明,5级海情对舰载导弹冷发射影响较大;舰艇运动最大过载时刻对导弹轨迹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影响最大;在最大摇摆角时刻发射会导致导弹出现最大姿态偏角。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和舰空导弹作战随机服务模型,在来袭目标高度、速度、密度、强度和舰空导弹火力通道数量变化的情况下,对近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仿真,并对两种发射方式下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发射方式的作战效能比倾斜发射方式要高。  相似文献   

3.
导弹的出筒运动决定了导弹水中运动的初始参数,直接影响导弹的水中弹道。通过建立潜地导弹出筒运动模型,研究导弹在出筒运动中所受到的外力以及在外力作用下导弹出筒参数的变化,分析潜艇的摇摆运动对导弹出筒速度和姿态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潜艇的摇摆运动对导弹的出筒速度影响很小,对导弹的出筒姿态角影响较大,特别是潜艇的纵摇运动对导弹出筒姿态角的影响比较显著,且潜艇摇摆运动的周期越大,导弹的出筒姿态越接近垂直。  相似文献   

4.
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内燃气流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简化及结合计算流体力学知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垂直发射导弹的发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发射过程中燃气排导系统内燃气流场的动态特性,为研究导弹发射过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已经装备和即将装备部队的几利典型的舰空导弹武器垂直发射系统,讨论了发展垂直发射舰空导弹系统所必须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潜载垂直发射导弹水下弹道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研究了潜载导弹在水下垂直发射过程中受到的力和力矩载荷,建立了潜载垂直发射导弹水下弹道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弹道仿真及数据分析。根据不同的仿真要素,研究分析了导弹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姿态和相应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舰空导弹发射时间窗的概念和舰空导弹杀伤区、发射区的形状和参数,在舰空导弹发射区解算的基础上,对时间窗的解算进行了数学建模,其目的是将结果作为目标威胁评估的一个指标和确定舰空导弹的发射时机。为了使时间窗解算具有实时性和合理性,在解算中考虑了来袭目标机动的影响,采用MATLAB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得数据可作为舰空导弹对来袭目标的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的依据,指导防空作战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文章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利用伴随技术建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解算模型,最终实现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采用该方法解算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不仅能保证计算的快速性而且能体现出攻防态势、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战技术性能对突防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垂直发射舰空导弹的弹道特性和制导特性,将舰空导弹的弹道分为无控段、转弯段和制导段,分别建立各段弹道的解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作战条件下交班点位置以及到达交班点剩余时间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运动学弹道模型以及交接班形势判断方法的正确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地空导弹垂直弹射技术发展概况及导弹冷弹射发射方式相对于导弹倾斜发射方式和垂直热发射方式的优点,分析了冷弹射发射方式的技术特点,对未来导弹冷弹射发射方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provide accurate launching pitching angular velocity(LPAV) for the exterior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design, multi-flexible body dynamics(MFBD)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to study the changing law of LPAV of the rotating missile based on spiral guideway. An MFBD virtual prototype model of the rotating missile launching system is built using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built flexible body models of key components and the special force model.The built model is verified with the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With the flexible body contact theory and nonlinear theory of MFB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the influence of a series of factors on LPAV, such as launching angle change, clearance between launching canister and missile,thrust change, thrust eccentricity and mass eccentricity, etc. Through this research, some useful values of the key design parameter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be measured in physical tests are obtained. Finally,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hanging law of LPAV is presented through fitting virtual test results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and verified by physical flight tests.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terior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design.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固定倾角发射的防空导弹,建立了发射段纵平面内弹道数学模型;研究了脉冲推力矢量控制对弹道转弯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作战过程,利用数值方法给出了一种控制参数确定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可实现性。最后分析了脉冲推力矢量控制对导弹弹道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扩大导弹的作战空域,减小中段飞行侧向过载,较好地消除中、末交班目标视线转率,对提高拦截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航天器发射过程因发射场地的地理位置约束造成的入轨夹角问题,基于火箭上面级二次点火,对航天器横向转移零速度偏差入轨弹道进行了设计。对二次点火和变射面横向转移弹道进行了研究,根据横向转移弹道特点,为简化控制程序,分时序对火箭二级非连续点火纵横向飞行程序进行了设计;并分析横向转移入轨弹道各项约束条件,建立弹道优化模型。根据弹道设计模型,以某两级液体燃料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对二次点火横向转移入轨弹道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入轨时刻航天器位置偏差为0.391m,速度偏差为1.277m/s,速度偏差比二次点火固定射面入轨弹道减少了737.844m/s,满足零速度偏差入轨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自动着舰末段机器视觉导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人机的概念,以及目前舰载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主要讨论了在无人机自动着舰末段如何利用机器视觉导引无人机识别并跟踪舰艇,使其平稳、准确地飞入安装在舰艇尾部甲板上的拦截网中,实现撞网回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舰载导弹固体发动机冷弹射点火失败后跌落的安全性问题,采用推进剂的点火增长模型,利用ANSYS/LS-DYNA软件计算发动机垂直跌落过程。结果表明,发动机的尾部、壳体和装药的应力均很大,有产生破坏的风险,推进剂的温升较小,不会发生点火反应,但其应变较大,存在产生大变形破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内埋武器投放分离相容性的风洞投放试验预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威  艾邦成  蒋增辉  鲁伟 《航空学报》2020,41(6):523415-523415
采用基于运动动力学相似的风洞投放试验对先进战斗机内埋武器投放分离相容性进行预测与评估,给出载机在不同飞行马赫数、攻角、弹舱长深比及舱内武器剩余数量、不同弹射力、折叠翼是否展开下,内埋导弹从载机弹舱投放分离后的运动轨迹和俯仰姿态角变化规律,研究这些因素对内埋导弹投放分离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超声速飞行状态下(马赫数为1.5)的载机,攻角处于0°、2°、3°时投放内埋导弹后弹体俯仰角处于低头状态,利于攻击载机前下方敌方目标;在给定的初始分离条件下,对于两种不同的弹舱长深比,内埋导弹均能安全分离,但对内埋导弹俯仰方向运动影响较为显著;弹舱内武器剩余数量对内埋导弹分离特性影响较小,导弹能快速地远离载机干扰流场,投放分离后弹体俯仰角一直处于低头状态;随着内埋导弹初始分离速度增大,可使弹体快速地穿过载机的下洗流场,有利于内埋导弹与载机的安全分离;导弹的不同气动布局对内埋导弹分离相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舰载机斜板滑跃起飞情况地面载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舰艏斜板以减少舰载机起飞滑跑距离、降低甲板风要求,从而实现无弹射系统情况下的短距起飞作业,这已在一些“蓝水”海军强国的航空母舰上得到了多年应用。给定航母起飞甲板长度和斜板曲线构型,飞机能否成功滑跃起飞取决于它的气动特性、最大起飞质量、发动机推力、出口速度和起落架强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舰载机斜板滑跃起飞情况地面载荷的计算方法,也建立了完整的斜板曲线方程(曲线已经过飞机适配性优化)。文中还应用本方法计算了某双座多用途舰载教练机的滑跃起飞地面载荷。  相似文献   

18.
三维变轨制导律的设计是超音速反舰导弹提高突防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深入研究超音速反舰导弹变轨突防的三维制导规律,针对反舰导弹、拦截弹和目标舰艇之间相对运动的特点,分别建立了三维空间中反舰导弹与拦截弹和反舰导弹与目标舰艇的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及其视线速率方程,为超音速反舰导弹变轨突防的三维制导规律研究与仿真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