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液压系统管路设计,应考虑导管材料、直径和壁厚的选择及系统工作压力、介质流量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既要保证导管有足够的强度,又要使系统重量最轻,寿命可靠性高。这里从导管管径设计、壁厚确定、爆破压力和管路安装等方面对飞机液压管路系统的设计作了分析,提供了导管设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飞机上采用导管输送工作介质的系统计有:液压、燃油、起动、氧气、热气防冰、空调等。上述系统的导管在设计中,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导管与导管、导管与成品采用什么方式连接。一个好的连接型式,应该在制造、装配、保证安全可靠及减轻重量等方面,均带来好处。下面我们介绍空调和热气防冰系统导管的一种新的连接型式:弹性接头—卡箍的连接型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飞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大都使用210公斤/厘米~2这一级,按照一般导管材料屈服强度极限计算所能承受的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以导管材料抗拉强度极限计算所  相似文献   

4.
为排除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导管在外场使用过程中连续发生的断裂故障,对该导管的装配工艺、工作环境、功能及静频和动应力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导管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导管设计强度不足和检查要求过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排故措施,使同类故障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排除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导管在外场使用过程中连续发生的断裂故障,对该导管的装配工艺、工作环境、功能及静频和动应力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导管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导管设计强度不足和检查要求过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排故措施,使同类故障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飞机燃油导管接头漏油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飞机燃油导管柔性接头漏油收集、检查和排放功能的飞机燃油导管高安全性连接技术,解决GJB 1003A-2006燃油系统通用规范,要求乘员舱或货舱内燃油导管接头实行屏蔽和设置排漏装置以减少燃油泄漏失火危险的难题,提高飞机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飞机的某些管路系统(如燃油系统、液压回油系统等)中,工作介质压力较低,但流量较大,为了满足其流量及压力损失的要求,往往需要采用较大管径的导管(外径为26~75毫米),以保证管路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为此,我们研制了导管扩口刚性连接标准,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飞机质量和飞行速度不断提高,传动面对的载荷和要求的响应速度也越来越大,而过高的流阻会降低系统的传动效率,同时压力损失会导致系统温度升高,因此需尽可能减少介质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文中通过AMESim流阻仿真计算,探究多种工作介质下,不同弯曲半径对导管流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弯、慢弯的方式可减缓液压冲击,有效降低液压系统导管的流阻,同时选择合理的管径、较小黏度的流体作为工作介质,也有利于流阻的下降。而对于气动系统导管,增大弯曲半径对降低导管流阻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28MPa导管连接件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飞机使用的液压系统,其工作压力尚未超过21MPa。为满足今后新机研制的需要,开展了对工作压力为28MPa的液压管路连接件标准的研究。工作压力的提高必将涉及导管及其连接件的材料强度和连接件的结构密封问题。对此,文章结合导管及其连接件的选材问题、导管连接件的结构形式对预装的影响以及对密封的难点等问题,提出了在目前情况下,建立28MPa导管连接件标准体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某型飞机空气配平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空气导管结构布置、工作条件、材料物性等基础上,基于梁单元应力计算软件CAEPIPE对导管系统应力和位移分布进行仿真,并据此进行补偿设计与优化.同时,对于支撑部件等应力集中区采用MD 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三维应力校核,获得关键部位的三维应力分布云图.该研究工作对于我国飞机空气导管系统的设计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飞机MBD数模中导管数量大,人工进行导管工艺性审查工作繁琐、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针对面向工程数据集导管工艺性审查问题,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优势,通过自动检索、自动识别和数据库技术建立导管工艺性批量审查平台.实现导管数模的弯曲半径与直线段距离合理性、导管规格是否存在等工艺性检查,从而判断导管设计是否合理,预先发现导管设计存在的问题,避免对后续生产造成麻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导管工艺性批量审查平台系统可以提高工艺审查效率数十倍,同时保证导管工艺性审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飞机液压导管破裂故障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导致飞机液压导管破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液压导管破裂的措施。 飞机液压导管犹如人体的血管,如果 破裂,轻则影响战训任务的完成,重则危及飞行安全。由于飞机机体的限制使液压导管布局有些地方不合理,有时一段导管有几处弯曲;而且飞机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较高,流量脉冲大,存在液压撞击并伴随有高频压力振荡;加之液压油的循环使用也使其极易被污染;所以飞机液压导管较其他飞机管路系统的导管更易破裂。据近几年统计,各种机型的飞机都曾出现多次液压导管破裂的故障。由于飞机液压导管绝大部分是金属导管…  相似文献   

13.
一 概述 近代航空,由于高空高速飞机的不断出现,对航空导管的性能和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管接头是飞机管路系统的重要构件,接头的结构形式和性能直接关系着飞机的性能。 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无扩口管接头,即卡套式、锥套式、挤压式。这三种管接头与传统扩口式管接头相比有很多优点,如强度高,密封性和抗振性好以及维护方便等。 某型机所采用的锥套式无扩口管接头,应用于全机液压管路连接,管路系统工作压力为23MPa。要求这种管接头具有承受高压、弯曲振动、液压冲击、高空低温、发动机高温等能力。 锥套式无扩口导管连接件于1987年通过部级鉴定。至今已为数架飞机提供了全部液压系统所需无扩口导管,并为导弹发射转塔液压系统管路连接提供了所需无扩口导管。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发动机导管结构完整性要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空发动机导管失效,国内外都有深刻的教训。本文结合新、老机种研制、生产、使用经验和出现的故障模式,探讨了国外有关发动机规范、结构设计准则、应力标准、结构完整性大纲等对导管的要求,提出了制订我国“航空发动机导管系统结构设计准则”的初步建议。文章搜集了各种导管容许工作压力、容许撞击压力峰值、容许椭圆度、容许工作介质极限温度、容许安装偏差、容许支承间距、常用导管管接头疲劳极限等数据和图表,可供设计、制造、装配、试验和排故等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液压导管及连接件的弯曲疲劳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整个飞机的安全,疲劳破坏被称为飞机安全的"杀手",是航空领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准确测验出飞机液压导管及连接件弯曲疲劳寿命,根据航空部有关标准,在参考目前国内外其他类型弯曲疲劳试验台的基础上,我们为某研究所设计了一套包含液压系统、振动台、力加载装置、计算机控制等在内的一套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同时对6个带内压的试件进行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并具有压力告警、采集、存储、显示及故障报警功能。提高了试验效率,为同类产品的设计起到了一个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空导管空间几何形状设计的复杂化,以及对制造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最佳弯曲成形工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研究了典型导管弯曲成形工艺方法的成形原理,分析了导管弯曲成形性能评价指标。同时,为提高导管弯曲成形有限元分析前后处理效率和降低使用难度,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ABAQUS通用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平台的弯管成形用户自定义界面。开发的用户界面提供了针对导管绕弯和自由弯曲成形的自动前后处理功能,实现了导管弯曲成形性能指标的自动计算和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气动系统严重漏气、液压系统低压渗油等问题,对导管加工工艺、鉴定试验及装配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降低了导管故障率,提高了装备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涡轮喷气发动机上的各种管路系统,从进气道至尾喷筒,从内部至表面,密度不同的分布着,整个管路连接起来有几百米长。这些管路系统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安全可靠。否则由于导管的故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等级事故。  相似文献   

19.
导管的取制工作已经成为制约飞机批产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之一。飞机生产现场进行导管安装时需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一般遵循电缆让导管和支架、导管让支架的原则,因此导管支架位置的确定与否成为影响导管取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导管支架安装手段落后,安装精度不高,支架位置变化频繁,导致导管实样更改的次数频繁,从而在整体上延误与影响飞机制造交付周期。激光投影技术采用数字化定位手段,对导管支架的理论位置进行三维投影,从而使导管安装支架得到有效地控制与固化,缩短飞机导管取制周期,提升安装质量与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内外仿真技术发展现状,针对空间连续多弯导管数字化精确成形的需求,提出了以知识工程为核心,建立导管仿真工艺知识库,通过参数化驱动开发导管弯曲成形运动仿真系统。通过在飞机连续多弯导管研制中的应用,自动实现了模型数据提取、工艺参数确定、创建仿真模型、弯曲过程仿真、回弹过程仿真、干涉检查,获得了干涉情况,自动生成仿真报告和数控代码,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飞机导管零件工艺设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