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全贵燮 《飞机设计》1998,(4):25-25,35
1、来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主动控制系统广泛地应用于飞机各系统,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是控制系统与柔性飞机结构和气动力之间发生耦合,产生了一种气动伺服弹性不稳定现象。为寻求一种能充分利用主动控制技术和气动伺服弹性技术的有利耦合,避免控制系统和柔性结构之间的不利耦合,这就产生了主动柔性机翼技术(AFW)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速直升机上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标准配置。对目前常见的几种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基于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工程化方案、关键部件及地面验证技术,为推进国内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成熟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机翼控制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自适应机翼控制技术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如主动吸气技术、自适应鼓包、柔性后缘及其它们的组合等,这些技术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刘福强  岳林  张令弥 《航空学报》2000,21(6):508-511
基于模态滤波器技术和最优控制理论 ,在测量加速度的情况下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研究了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在研制了智能桁架结构的基础上 ,基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 ,采用加速度测量进行了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计算机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直升机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高阶谐波控制、结构响应主动控制、单片桨叶控制、地面/空中共振主动控制和电控/智能材料主动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动流动控制技术是提升未来飞行器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研究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目前主动流动控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简述了其流动控制原理和应用研究案例;介绍了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研究采用的主要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7.
飞行控制技术在过去20多年里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尤其是主动控制技术在军,民用机方面的广泛应用集中体现了这些成就,本文主要介绍了主动控制技术的概念,它的主要功能和所产生的效益,论述了主动控制技术在战斗机上的应用情况和主要特点,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智能结构模糊振动控制的在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压电材料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基于模糊逻辑的柔性结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并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上实现模糊控制策略.柔性智能梁结构为例,以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数值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柔性结构模型,利用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讯技术实现了梁结构振动控制的硬件在环仿真,并编制出良好的人机界面和硬件接口程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智能梁结构的振动抑制.  相似文献   

9.
整体叶盘柔性磨头自适应抛光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整体叶盘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因素分析,以整体叶盘结构与材料特性为依据,结合整体叶盘人工抛光工艺方法,提出了适合整体叶盘表面抛光的自适应柔性磨头实现方案.对实现柔性磨头工作原理和自适应区域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柔性抛光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最终实现了整体叶盘自适应柔性抛光.初步抛光实验表明,较之人工...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的主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的主动控制技术可以减小在发动机零部件设计时留有的安全裕度,从而减轻发动机重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发动机性能。目前,美国空军正与工业界联手研究并确定主动稳定性控制用于大型发动机的可行性,NASA正在研究热声学不稳定性的主动抑制技术和快速响应的主动间隙控制技术。成功研究出主动控制技术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颤振是飞机飞行中可能面临的一个异常危险的情况。人类虽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找到了一些解决颤振问题的方法,但是在颤振机理研究、颤振预测、颤振抑制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在美国空军的资助下,洛马公司启动了一项主动气动弹性控制技术研究项目,旨在更好地解决颤振预测的问题,并开发以柔性机翼进行主动颤振抑制的技术。该技术一旦投入使用,机翼将变得细长而轻薄,飞机也能够节省更多的燃油。  相似文献   

12.
简介了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概述了未来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子结构消元法的柔性结构主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子辰 《航空学报》1997,18(5):559-562
由结构动力系统的微分方程出发,建立了主动控制的数学模型,在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模拟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子结构消元法和混合能概念建立了一套时段消元公式,进而对Riccati代数方程进行了有效的求解,从而给出了一套柔性结构主动控制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型柔性空间结构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军  陈新海 《航空学报》1992,13(4):158-163
将变结构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应用于大型柔性空间结构(LFSS)的主动控制中。以LFSS的结构动力学变量为系统状态,建立了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VSMRAC)耦合主动控制系统,研究了高阶参考模型和滑态参数矩阵的选择方法。以对称型两板轨道空间站为例,进行了VSMRAC主动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VSMRAC系统在鲁棒性、快速性和工程可实现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压电传感器/驱动器的柔性结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粘贴有压电传感器/驱动器的柔性梁主动振动控制为例,论述了进行柔性结构传感器/驱动器及控制系统一体化研究的方法。给出了压电传感器的检测方程和驱动器的的驱动方程,以玻璃钢材料的柔性梁为实验对象,并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来实现主动振动控制,控制系统有TMS320C25及486计算机组成的主从机系统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驾乘人员对直升机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要求使舒适性成为直升机产品竞争性的要素之一.而将直升机舱内振动与噪声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则是满足舒适性的重要条件.本文针对直升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首先简要介绍了直升机舱内噪声的产生与频谱特征,以及常见的噪声控制方法;之后针对主动噪声控制进行了分类,分别按照主动消声控制技术和主动结构声振控制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讨论了所采用主动控制律的发展趋势;最后对直升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飞机柔性装配中的自动化钻铆系统为研究背景,旨在开发出可应用于飞机柔性装配的标准关节机器人外部自动精确控制技术,并在加工效率、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满足航空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主动控制与综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论述了任务适应性机翼,层流和涡流主动控制、自适应结构载荷控制等几项目前国外研究较多且效果显著的新型主动控制子功能以及国外在综合飞行/火力控制技术和综合飞行/推力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对国仙在该两项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这两项高技术在组织管理、开发队伍和研究重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面突破轻量化与整体化结构、隐身与智能结构、新型冷却结构、新型材料构件制造技术;为在研型号与新型飞机的研制与生产提供实用的制造技术;大力推进计算机数控加工技术和生产过程计算机管理与控制技术的普及应用;结合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加速柔性集成化制造技术、并行工程、工业工程、现代管理模式和先进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综合技术水平、整体效能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安全、稳定、高效是当前飞机机翼设计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机翼是提供升力的主要部件之一,可变形机翼在改善飞机整体性能方面有巨大潜力.以智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发展对机翼柔性蒙皮、驱动装置、控制技术以及轻量化结构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拓展了手性拓扑结构的应用范围.基于手性拓扑结构、飞机机翼的气动性能分析、先进的制备工艺等技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