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就使用中国长征号火箭发射西方卫星,和中国举行的制定竞争性条款和价格的谈判,引起了欧空局官员的不满,认为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走得太快,同时又推迟同欧洲举行类似的价格政策谈判达2年之久。欧空局局长吕斯特在写给美国工业界商务代表布鲁斯·威尔逊的信中,对美国处理中国运载火箭的态度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和惊讶”。“欧洲政府认为,我们之间事先不经任何协商,就公开宣布美中进行双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航宇局与加拿大政府签订了一项联合研制试验性移动通信卫星的协议,航宇局负责卫星的发射,加拿大负责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将于1987年或1988年用航天飞机发射入轨,定点在西经106.5°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移动卫星是一种可为步行、乘船或乘车的人们提供通信服务的卫星。这种卫星既可为运动的用户,也可为不运动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但它主要是为个人提供无线电广播  相似文献   

3.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4-47
1986年,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11月,我国和美国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4.
金兑 《太空探索》2001,(7):22-25
1986年,在世界航天发射流年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同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长征二号E火箭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并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局最近收到中国广播卫星公司 20万美元,用于1988年1月和9月发射两颗国内直播卫星。该局局长贝格斯会见了最近访美的中国广播卫星公司高级成员,讨论了购买卫星及发射事宜。该官员说,这20万美元作为支付宇航局有关服务的预定金,  相似文献   

6.
悉尼消息,空间工业界和澳大利亚官员称,预料美国政府将阻止利用中国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为澳大利亚和亚洲制造的通信卫星。官员们说,几周后将宣布美国的决定。这是美国和西欧空间工业界反对中国进入几十亿美元卫星发射市场所发动的一场游说的结果。分析家们认为,利用中国运载火箭代替美国或西欧的运载火箭来发射澳大利亚卫星将使澳大利亚节省2.05亿澳元(约合1.6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巴西定于1992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期间发射本国制造的SCD-1卫星。这是一颗执行遥感与环境数据收集等多项任务的卫星,由巴西国家航天研究院自行建造。该院院长巴博沙说,SCD-1卫星1988年已定型,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进行发射准备工作,目前已进入发射准备的最后阶段。建造该卫星所需的热真空室与振动试验设备耗资3000万美元。巴西将于1992年9~10月间把这颗卫星送往美国,装到飞马座火箭上。美国在用B52飞机将火箭与卫星运到佛罗里达州沿岸上空4万英尺的高空  相似文献   

8.
1988年世界各国发射了116颗卫星,其中苏联90颗,其他国家26颗。就苏联90颗卫星而言,这是它10年来发射数量最低的一年。这只能说明,随着国际形势趋于缓和,苏联发射的军用照相侦察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以及海洋雷达监视卫星数目有所减少。但它还是保持着世界发射卫星数目之“最”,其主要原因是,几十年来苏联一直没有改变其卫星寿命短、质量差的问题,只有靠批量生产以多取胜。据美国私立凯特林中学空间小组分析家佩里说:这种较低的发射速度只是一种标志,说明苏联不需要取代许多卫星。例如,1988年没有发  相似文献   

9.
印度将用自己制造的印度卫星2开始跨入90年代的下一个阶段,以代替从国外购买卫星和用外国火箭发射的印度卫星1(共4颗)的政策。它为自己研制的第二代印度卫星2(3颗)耗资2.5亿美元。印度1983年开始发射的遥感卫星和印度卫星1B和D卫星仍在轨工作。印度政府一开始就抓住多用途实用卫星系统这个中心,实行先向美国购买,然后转入自己研制的方针。印度决定在1992年~1993年用阿里安4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A和B,在1994年用本国制造的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印度卫星  相似文献   

10.
1984年7月24日,日本政府决定不购买由阿里安火箭发射的一颗欧洲气象卫星。在此之前,欧洲曾建议日本于1989年用欧洲气象卫星来代替美国制造的、由日本 N2火箭发射的现用气象卫星。法国航宇公司和阿里安公司向日本推荐的气象卫星,价格为140亿日元,约等于五亿一千万法郎,包括发射和定点费用,但不包括根据日本  相似文献   

11.
英国国防部决定1986年6月和12月分别用航天飞机发射两颗军用通信卫星“天网4 A 和 B”。这两颗卫星是由英国航宇公司制造的。制造费与发射费为两亿英磅,卫星保险费二千至三千万英磅。最近,国防部又向该公司购买第三颗军用通信卫星“天网4C”,预定1988年发射,定点在东经53度,旨在用“天网-4 A、B、C”卫星组成一个全球通信网。主要是为英国地面部队和海军舰艇进行战略及战术通信。  相似文献   

12.
1997年9月23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在北京签订了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8号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刘志雄副总裁和戴维斯副总裁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合同规定的发射期为1998年四季度。 中星8号卫星项目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轨道交付总承包,卫星采用了劳拉公司制造的大容量FS—1300平台,星上载有36个C波段、16个Ku波段、共计52  相似文献   

13.
美国空军准备招标,再造20颗“布洛克Ⅱ”补充型导航星,预定1994年起将陆续交付发射,以保证九十年代的美国实用导航星网。这些补充卫星将从1988年开始制造。空军以前的全球定位系统导航星是由国际洛克韦尔公司承造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私营斯科特科技公司和多米恩电视卫星公司在1988年10月签定了一项合同,从1989年8月起陆续将3颗直播卫星送入轨道。其中至少2颗将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合同规定,多米恩公司向斯科特公司支付9000万美元,斯科特公司在轨交付2颗卫星。斯科特公司总经理是前宇航员戴维德·斯科特。他认为,由于中国火箭的发射费用比欧美便宜一半,估计在轨交付的卫星费用为19000~33000美元/公斤。他设想在1989年8月用中国火箭发射第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0月下旬美中双方在北京举行了谈判,以求解决有关中方以低价向西方用户出售运载火箭问题上的分歧。会后,美国计划前往莫斯科进行第二轮会谈,讨论有关俄罗斯将其可靠的“质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 2 0 0 1年 1月 10日消息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2 0 0 1年 1月 8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与香港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一份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将于 2 0 0 3年一季度在西昌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的亚太五号卫星。亚太五号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是一颗高功率的卫星 ,拥有 5 4个转发器 ,其中 C波段 38个 ,Ku波段 16个 ,卫星寿命为 13年 ,发射重量为 4.8吨。中国将发射美制“亚太五号”卫星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通信局不久前批准了十家私营公司从现在到1987年发射19颗新的国内通信卫星,并决定让美国整个静止轨道卫星间隔缩小到2度。4月27日公布了向联邦通信局登记的十家公司详细情况。对批准的十家公司制造、发射和应用的19颗新卫星。这十家公司是: 1.先进商业通信公司:以公司名字命名为ABCI的三颗Ku波段卫星;预计分别在1986年12月和1987年2月发射两颗;第三颗留在地面备用。  相似文献   

18.
卫星移动通信是光纤等任何其他通信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卫星通信领域,因此有能力的国家和组织都在努力开发它。日本已发射的“技术试验卫星”5号装有航空、海事移动通信的2台转发器,中心控制站与卫星间采用C频段,移动终端与卫星间采用L频段。1992年将发射的日本“技术试验卫星”6号还将开发S频段的卫星移动通信。日本波音747-200F飞机早在1987~1988年就成功地进行了这种通信试验。美国和加拿大的陆地移动通信卫星将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发射,美国将发射3颗采用L频段的移动  相似文献   

19.
法国强烈要求美国帮忙,制止把一颗具有美国和法国元部件的卫星运到中国来发射。反对用一枚长征运载火箭发射阿拉伯卫星的理由是中国向阿拉伯财团提供不正当的价格和其它条款。据欧洲和美国的官员说,中国拟以2500万美元价格于1991年用长征运载火箭发射阿拉伯卫星-1C,这个报价大约是欧洲或美国竞争者的报价的一半。此外,据一位法国工业界人士说,中国还同意承担为适合长征运载火箭发射而对阿拉伯卫星进行修改所需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按西方公司成本费用计算需要300至7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月,美国航宇局(NASA)的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授予波音卫星系统(BSS)公司设计、制造、组装和发射3颗“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COES)的合同,这3颗卫星分别是COES—N、O和P。这是美国新一代的COES卫星,包括它们在内,波音卫星系统公司总共制造了8颗COES系列卫星。COES—N将于2005年5月4日发射,12月和2008年发射。本期封面。另外2颗将在2005年GOES—N在轨示意图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