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向火星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4,(10):40-43
多年以来,人类一直向往着能飞向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长久居留地。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更像个梦想,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一梦想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航宇局的“参考任务”计划。  相似文献   

2.
正雄鹰展翅,伴着凛冽的山风,一次次抒发对白云的向往;麻雀抖羽,把低矮的屋檐营造成温馨的天堂,翅膀让雄鹰和麻雀脱离了地球引力。鹰翔雀飞,虽未在空中留下痕迹,却让人们产生了对翅膀的向往。飞机的机翼就是人类为自己打造的一双翅膀。依靠这双翅膀,人类实现了飞行梦想。  相似文献   

3.
正每当抬头仰望星空,人们总被浩瀚的宇宙所吸引。灿烂的群星总是以无与伦比的深邃和静谧,向人类展示着神秘而和谐的宇宙图景。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飞向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了宇宙飞船,实现了"飞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卫星     
雷雯 《国际太空》1995,(9):10-11
将宇宙空间中的太阳辐射能量收集起来,再将其转换成可以供地球上人类使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这是人类多年来的夙愿,太阳能卫星将实现人类的这一梦想。1 卫星的设计太阳能卫星的基本设计方案是将卫星组件从地球上送入空间,在空间组装成特大型卫星系统,然后再将该系统部署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利用光电能转换技术将微波辐射能或激光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将电能发送到地面,由地面天线接收。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向地面接收站提供5~10吉瓦的电力,要求发电机的表面积达到100km2左右,重量达到10万吨左右。大约需要部…  相似文献   

5.
蓝色的光团     
2000年 3月 17日上晚自习的时候,我在操场上看到了三个光团。我当时很激动,因为它反映给我大脑的信息就是飞碟。   这三个不明飞行物在楼房上空转圈,亮度比较暗,发蓝色光,看起来像一团雾。这三个不明飞行物中有一个是很薄的碟形,另两个中间比较厚。它们都是中间较亮,边缘很模糊。它们的高度在 300米左右,飞起来既轻巧又灵活,很像蝙蝠飞的样子。当时的时间是 20时 45分,持续了 12分钟,最后这三个不明物体向东南方向飞去了。飞的时候很平稳,没有声音,没带尾迹,但速度快了许多。   过后,我们班的同学议论纷纷。我认为是飞…  相似文献   

6.
末日情结     
地裂了,山崩了,楼倒了,大水漫过来了……一幅世界末日的景象!又一部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震撼上映之时,一位记者打来电话采访,让我谈一谈为什么世人总有一种世界末日情结。对此我的一个简单回答是:世人对末日的兴趣,与人类普遍的不安全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有关,是现实危机感的心理投射。  相似文献   

7.
恒星际航行的三大难关钟建业人类一直向往着到其他恒星系去旅行,发现新的世界、新的奇迹和新的机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还只能是一个梦想。现在,人类要想离开地球还是非常困难的,就更不用说到太阳系以外去探险了。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类毕竟已经走完了星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9.
正飞行的梦想一直根植于人类心中。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择天记》中,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汶水唐家公子唐三十六就带着他的鹏程飞翅从天而降。今天,虽然地球之外有着形形色色的飞行器,但很多人相信,利用光帆飞行是星际远航最可行的办法。然而,尽管光帆飞船构想的提出比人类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还要早30多年,但它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包含了人类将近一个世纪的梦想和曲折。  相似文献   

10.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5,(10):40-42
要将环境恶劣、荒无人烟、寸草不长、连细菌和病毒都“望而生畏”的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样,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听起来似乎是科学幻想,但国外很多科学家正在讨论和研究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也认为,对火星的改造在想法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此对火星的环境改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类一定能将这一幻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生存已经有了久远的历史.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中,人类经历了磨难,懂得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一次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使得地球这个小小星球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人类的过去曾经像一部科幻小说,人类的未来也必定会像一部科幻小说.然而今天是人类幻想的东西,明天依然会是幻想吗?在人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谋求新的科学进步的今天,幻想和现实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2.
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可是地球的引力又把人类紧紧地束缚在地球表面.长久以来,人类就幻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并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索和尝试.历经无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到了1 8世纪后半叶,热气球和飞艇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升空的愿望,飞机的出现使人类向往飞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热气球、飞艇只能在低空随风飘荡,飞机只能在有空气的条件下飞行,飞行高度受到了限制.因此,人类想要离开地球到太空去航行,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冲出大气层的运载工具.现代火箭的诞生,拉开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帷幕.  相似文献   

13.
乍看画面,真不相信这个形似海豚拱头却不臃肿蠢笨的家伙还能飞起来,可它飞起来了,而且在世界航空史上留下了奇特的一页。它便是美国航空航天公司(ASI)研制的超大型特种运输机“超级驮仔鱼”。  相似文献   

14.
像鸟一样自由地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远在古希腊时期,传说中就有建筑师和雕刻师代达罗斯用自己制造的翅膀成功逃离了克里特岛。显然,在现实中这对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却说明飞行对动物来说确实是有着很大的优势和诱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与环境艰难的抉择刘岩环境、资源与发展是90年代的一个广泛话题。以致于一些科学家整日梦想从理论上论证人口、资源、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为政治家们的决策提供“灵丹妙药”。但是,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人类产业的转移则会发现,这是一种梦想———一种永远无法...  相似文献   

16.
<正>飞向太空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儿,但是能成为航天员并冲出大气层的人寥寥无几。虽然很多民间太空公司信誓旦旦地要在若干年内把大家送到太空中去,可是离把普通人送上太空的梦想还很早呢!虽然我们普通人还不能亲身体验外太空的奇妙感觉,但我们的一部分却完全可以进入太空中。对,就是现在,我们的名字,可以飞向太空,不再回来。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步史是一部对能源使用方式不断进步的历史,当人类只能领先自己的肌肉力量时,社会停留在原始阶段;当人类能借力生畜时,社会进步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当人类学会使用化学能源时,社会进化到了工业化社会;当人类会使用原子能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大量文献资料所记载的和在当初被目击者视为“不明飞行物”———飞碟,经调查研究,可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人的心理现象。例如幻视、臆想……等等。另一种,是把其他的东西误认为飞碟了。人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地球自然现象或人类文明现象。如流星、陨石、球型闪电、悬浮电荷球、极光及昆虫的集群飞行,或是飞机、气象探测器以及卫星残骸……等等。再一种,就是尚无法确认为人类已知事物的“不明飞行物”———飞碟。对此,有人猜想认为是外星文明生物的宇航器。那些尚未被确认为人类已知事物的“不明飞行物”———飞…  相似文献   

19.
美女航天员     
高歌 《太空探索》2012,(3):36-39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它生动地表达了女性飞向太空的美好愿望。人类开创了航天时代以后,这个美丽的神话终于变成了现实。1963年,苏联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单独乘坐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位女航天员。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太空又出现了美国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20.
正登上月球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梦想,100多年前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设计了一门"哥仑比亚大炮",把三个人送上月球的计划。但直到150年后,人类才成功实现了这一大胆的设想。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登上月球,道出了一句至今还流行话语:"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