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星载降雨雷达而言,降雨区域几乎贴在地球表面,地面特别是海面的后向散射回波要比雨水回波强得多.严重的海面杂波会通过天线波束以及脉冲压缩带来的距高旁瓣污染雨水回波.针对脉冲压缩雷达,首次综合分析了海面杂波通过天线主瓣、旁瓣和距离主瓣、旁辩对星载雷达降雨测量的干扰模型,推导出了考虑距离加权函数影响的雨水回波和地表杂波计算公式,模拟并计算了一台Ka波段星栽脉冲压缩降雨雷达所受的杂波干扰.分析结果表明,星载脉冲压缩降雨雷迭所受的杂波干扰比之前的研究结论更加严重,这也对天线旁瓣、压缩脉冲距离旁辩等雷达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8m×6m风洞洞壁升力效应的模拟方法,计算了8m×6m风洞的升力干扰因子,并和8m×6m风洞现采用的干扰因子曲线以及低速风洞试验提供的资料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计算得到的干扰因子和资料值的一致性较好,说明所采用的模拟方法是可行的,此外,计算还给出了机翼偏离风洞中心和机身存在对升力干扰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用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新的判决函数:WSGN判决函数。根据较好的多用户干扰估计能提高误码率性能这一原理,本文推导出这种新函数。它考虑了门限的作用,使得不当门限对其性能的负面影响小于其他判决函数。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分析了使用这种判决函数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检测方法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检测方法误码率性能可以收敛到单用户检测;并且性能优于一般匹配滤波器检测方法和其他部分并行干扰抵消检测方法。此外其计算复杂度没有显著增加,可以用于实际的CDMA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4.
利用D.Nixon跨声速摄动理论对目前奉行的洞壁干扰总体型修正提出了质疑;讨论了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支持了洞壁干扰的当地型修正战略。  相似文献   

5.
机场周围复杂的电磁环境,导致民航无线电干扰愈发频繁.在众多的民航无线电干扰事例中,主要集中在甚高频频段,包括甚高频通信台、仪表着陆系统的航向信标台和甚高频全向信标台.利用干扰原理和干扰排查方法进行了民航无线电干扰案例分析,总结和思考从其他方面对干扰进行预防,从而保障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讨论了二维风洞亚、跨声速实验时侧壁干扰的几个问题。首先阐述了侧壁干扰的性质;其次对一些不同形式的侧壁干扰修正准则作了分析对比;最后,就侧壁扩张以缓和干扰问题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研究是二语习得理论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观点认为,中介语是与二语习得有关的五种认知过程的产物.按母语是否介入,中介语的成因可分为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语内干扰以超度归纳为典型.本文从*as possible as I can/could这一中介语形式入手,借助CLEC语料库,试图分析其成因.分析后发现:*as possible as I can/could主要源自于语内干扰,但不是超度归纳,而是因语内同义形似干扰而形成.因此,本文提出,语内干扰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超度归纳,还应包括语内同义形似干扰.这种干扰易错误石化,应予以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8.
依据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起来的旋翼/机身气动干扰模型,至今尚不能达到满意的准确度,而且它的计算工作量相当大。文中采用多层前向通道神经网络建立旋翼/机身气动干扰模型,探索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机身的空气动力随前进比和桨盘载荷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个二输入/三输出的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神经网络模型。网络训练样本直接来源于试验数据。训练好的干扰模型清楚地反映了机身阻力与前进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干扰一直是影响民航飞行安全的一个大问题。随着无线电通讯业务的迅速发展 ,各类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通讯设备品种繁多 ,竞争激烈 ,难免混杂不合格产品 ,有的甚至还私设电台。另外 ,电磁环境中的各类干扰源也经常侵入到民航地空通讯系统中 ,造成通讯信号失真或中断 ,危及着飞行安全。可见 ,如何较为彻底地解决无线电干扰问题 ,是民航刻不容缓的任务。一、干扰原因民航空管通讯使用的频率是国家无线电委员会 (以下简称无委 )专门指定的频率 ,根据民航法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民航通讯频率 ,但近年来民航…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 FL-8风洞中螺旋桨处于不同位置的三个飞机模型支架干扰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带螺旋桨动力的飞机模型支架干扰的因素。实验表明,由于螺旋桨滑流的诱导和夹带作用,使腹撑支杆附近的气流沿轴向加速;由于模型支杆的存在,将影响螺旋桨滑流的空间位置和尺寸,这些都将影响支架干扰量的大小,因此,一般不能用无螺旋桨动力模型的支架干扰数据代替有螺旋桨动力模型的支架干扰数据。实验结果还表明,滑流存在对阻力、俯仰力矩支架干扰有一定影响,其影响量与螺旋桨的位置和拉力系数有关。滑流对升力、滚转力矩和偏航力矩支架干扰无明显影响。除单发右停顺状态外,滑流对侧向力支架干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高超声速级间分离测力试验中腹支撑对一级、二级弹体气动力的干扰规律,对试验中采用的“归零”干扰扣除方法得到的修正结果进行验证。主要研究不同迎角、级间距下腹支撑干扰对一级、二级流动结构和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腹支撑干扰引起腹支撑一侧喷流出射高度增加。而腹支撑干扰引起的一级轴向力干扰量相对于轴向力原始量较小,一般小于2%,基本不需要进行修正。二级轴向力腹支撑干扰量百分比在0.1D(D 为模型参考直径)级间距、2°迎角状态最小,但也达到了10%,需要考虑进行修正。0.1D 级间距时二级法向力腹支撑干扰量采用“归零”修正方法的误差最小,约为0.005,基本可以接受。法向力的“归零”修正更适合于在0.1D 级间距下一级模型上进行,一、二级模型在0.5D 级间距下均不宜采用“归零”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FL-31风洞中进行了某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研究,成功建立了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试验模型是某典型构型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由助推器以及再入体两部分组成.利用风洞上下投放机构实现两模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两台天平对模型的气动力进行测量,同时利用纹影仪记录模型分离过程中的激波干扰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设计合理,能准确模拟物体间分离过程,并能精确测量多体干扰的气动力特性,激波干扰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3.
侧向喷流干扰工程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流的直接力控制适用于全速域和全空域,具有响应快、效率高等特点,是控制飞行器飞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喷流与飞行器流场的相互干扰十分复杂,准确地获得喷流干扰气动力非常困难。笔者调研了国内外大量的喷流实验和局部凸起物干扰的分离流动实验,利用二维平板及轴对称凸起物绕流的分离特性,初步建立了计算喷流干扰的工程模型。该模型可计算喷流穿透高度、分离区长度、二维分离区边界、分离区平台压力系数,并可对分离特性进行三维修正。利用这一模型,笔者进行了某飞行器的超声速喷流的气动干扰特性计算,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Euler和FW-H方程的旋翼平行桨-涡干扰噪声的计算方法.为减小由于空间离散格式精度和网格密度引起的涡数值耗散,使用了预定涡方法.桨-涡干扰噪声的计算则采用基于声学类比法的FW-H方程.以Kitaplioglu的平行桨-涡干扰试验模型为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干扰距离、涡强、桨尖马赫数和涡旋转方向对桨-涡干扰噪声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增大干扰距离可有效地降低桨-涡干扰噪声,当干扰距离大于数倍弦长时,噪声幅值与干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涡强仅改变噪声大小,对噪声的脉冲特性无影响;而桨尖马赫数对噪声幅值和方向都有影响,且噪声幅值与马赫数的7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先进的自由尾迹分析方法,对旋翼/机身的气动干扰进行了计算。该方法建立在桨叶的二阶升力线模型、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机身的源面元模型、旋翼的配平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迭代旋翼/尾迹在机身上的诱导速度和机身在桨盘平面、尾迹定位点的诱导速度,形成一个作耦合的综合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数值解-分析解匹配”的方法建立了一贴近涡/面干扰模型来计入机身对尾迹畸变的影响。作为算例,分别计算了旋翼/机身组合  相似文献   

16.
对地效翼移动地面风洞试验研究中的支架干扰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分别对独立地效翼,带支架的地效翼及独立支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可实现的κ-ε模型,通过求解定常不可压N-S方程,得出地效翼及支架周围流场分布情况。对几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支架和地效翼的空气动力及由于干扰引起的空气动力,发现支架与地效翼之间的相互干扰随着地效翼迎角的增大而增强,如果忽略流动干扰造成的空气动力变化,地效翼升力误差很小,但阻力误差相对较大。同时对有干扰下和没有干扰下的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支架对翼尖涡流动及绕机翼流动的干扰。翼尖涡在地效翼翼尖附近的发展在0.5犮范围内基本不受支架的干扰;除支架对流场产生干扰外,移动带区域以外的固定地面附近粘性流动也对绕地效翼流动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风洞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地效翼风洞试验优化设计和地面效应风洞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外挂干扰引起的阻力系数的变化,特别是外挂吊挂方式、外挂位置变化引起的阻力变化以及多外挂间的干扰系数。初步研究表明外挂吊挂方式以半埋式产生的阻力系数增量最小,外挂位置以外挂处在逆压梯度大或顺压梯度较小的流场中和外挂处符合面积率分布要求为佳。外挂间的干扰系数随外挂的组合方式和全机布局的变化而变化,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8.
神经网络在旋翼/机身气动干扰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直升机自身的特点,旋翼/机身气动干扰呈现非线性,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神经网络来解决这一非线性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将旋翼/机身气动干扰试验数据构造的学习样本,对网络参数进行学习,可以得到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可以用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直升机机身受旋翼气流干扰时的空气动力特性。参数训练好的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神经网络模型可直接用于直升机气动设计和实时仿真。笔者在对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进行论述外,还简要介绍了旋翼/机身气动干扰试验。  相似文献   

19.
双流机场非法干扰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双流国际机场非法干扰行为调查的一份分析报告。非法干扰是困扰世界民航运输的一大难题。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之内双流机场发生的非法干扰行为几乎涵盖了所有非法干扰行为类型。常见的非法干扰行为时有发生,很多干扰行为特别是群体性的非法干扰行为出现明显的高频发生趋势。通过对几种常见的非法干扰行为特征分析和处置情况分析,为非法行为控制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运动嵌套网格的CFD方法来模拟直升机旋翼/尾桨气动干扰流场,为旋翼/尾桨干扰噪声的计算提供准确的非定常气动力,并采用FW-H方程来计算干扰状态下的尾桨气动噪声。采用建立的计算模型,针对不同飞行状态下的尾桨噪声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旋翼尾流对尾桨气动噪声的干扰特性,并着重研究了尾桨重要的设计参数——旋转方向和垂向位置对尾桨噪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悬停时,旋翼对尾桨的气动干扰影响会导致尾桨的噪声水平有所增加,但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前飞时,旋翼干扰对尾桨噪声影响较大,且旋转方向和垂向位置对干扰噪声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