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战备完好性是影响舰空导弹作战效能的重要保障性综合参数。在分析了舰空导弹舰上使用剖面一般形式的基础上,给出了舰空导弹舰上使用阶段战备完好性的定义,建立了无定检和有定检2种情况下的战备完好性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值班可靠度、定检时间、舰上贮存备用导弹数量等因素对战备完好性的影响关系。文章可为舰空导弹舰上使用保障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和舰空导弹作战随机服务模型,在来袭目标高度、速度、密度、强度和舰空导弹火力通道数量变化的情况下,对近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仿真,并对两种发射方式下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发射方式的作战效能比倾斜发射方式要高。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电子干扰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能力模型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远程舰空导弹禁危区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了确定舰空导弹禁区、危险区是实弹射击方案制定、安全评估和作战使用研究的基础以及划分中远程舰空导弹禁危区的原则;研究了战斗部破片运动规律和散落距离范围的相关计算问题,并给出了中远程舰空导弹禁危区确定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已经装备和即将装备部队的几利典型的舰空导弹武器垂直发射系统,讨论了发展垂直发射舰空导弹系统所必须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舰空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和特点,以反舰导弹为拦截目标,给出并分析了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的数学模型,说明了提高舰空导弹拦截能力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工程观念出发,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发射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探测距离的概念,并以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舰空导弹发射时间窗的概念和舰空导弹杀伤区、发射区的形状和参数,在舰空导弹发射区解算的基础上,对时间窗的解算进行了数学建模,其目的是将结果作为目标威胁评估的一个指标和确定舰空导弹的发射时机。为了使时间窗解算具有实时性和合理性,在解算中考虑了来袭目标机动的影响,采用MATLAB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得数据可作为舰空导弹对来袭目标的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的依据,指导防空作战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9.
战备完好性是指军事单位接到作战命令时,实施作战计划的能力.战备完好性不仅与可靠性、维修性以及保障性有关,而且与综合保障要素具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装备使用过程中,战备完好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保障各要素的实际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突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比较反舰导弹在不同的末端机动方式下,当有舰空导弹拦截时哪种突防效果更好,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考虑反舰导弹受多种因素(包括干扰、建模误差、海情、不确定性等)的影响,并同时考虑舰空导弹的前置角约束和死区约束,建立了反舰导弹与舰空导弹的对抗模型。其中,反舰导弹采用的是基于过载控制方法设计的全弹道仿真模型,舰空导弹则采用三阶简化模型。根据舰空导弹初始拦截位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初始仿真条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多次打靶,应用蒙特卡洛法分别计算反舰导弹在不同机动方式下的突防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有舰空导弹拦截的情况下,反舰导弹进行螺旋机动时,其突防效果最好,摆式机动次之,然后是纵向蛇行机动,最后是航向蛇行机动,而突防效果最差的则是反舰导弹不进行末端机动。  相似文献   

11.
双舰编队舰空导弹反导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双舰编队反导队形的配置和舰空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对双舰编队协同反导能力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计算来袭目标处于不同舷角时的协同反导区域的大小和协同反导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载机攻舰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威胁及其机理、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舰载雷达发现概率建立了空对舰作战威胁等效虚拟地形环境,为研究对舰攻击载机导引轨迹控制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协同作战能力试验中亟需解决的协同目标指示难题,借鉴美海军实际经验,提出了不动用舰艇条件下的协同目标指示模拟总体方案。介绍了协同目标指示模拟采用的测控信息预处理、时空同步和信息融合跟踪方案,重点研究了测控信息实时精度匹配方案,提出了基于误差合成分配技术的卡尔曼滤波实时精度匹配方法,并分析了协同目标信息传输性能需求。运用Simulink仿真技术验证了提出的目标指示模拟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以 VXI总线为核心的舰载导弹箱式发射装置综合测控系统 ,介绍了基本结构、组成和功用 ,并对舰载导弹箱式发射装置中贮运发射箱 (STL )内环境监控、导弹综合测试、发射过程控制、射击参数装定以及应急状态自动处理等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
Fundamental questions that arise in the certification of readiness for dedicated test and evaluation of software-intensive systems are addressed. They concern what comprises production-representative or production software, what are the software impacts on dedicated system operational test readiness, how software impa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certification process, and what are the retest/re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associated with software changes/modifications. A paradigm is proposed that answers these questions and outlines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a solution to these issues. The paradigm is based on existing test and evaluation events and uses a combination of defense and commercial standards and definitions to propose criteria for software certification and retest or regression test  相似文献   

16.
电子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电子干扰在水面舰艇编队防御中的应用,给出了电子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模型,并结合仿真,分析了电子干扰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装备保障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评价作战单元的战备完好性、持续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根据系统工程的建模仿真思想提出了装备保障建模研究的仿真概念模型,并以军用飞机为例对装备保障仿真试验进行了分析,包括任务、功能、维修过程和资源利用建模过程等。  相似文献   

18.
舰载机维修保障力量需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战备完好率是舰载机最重要的军事效能指标之一,维修保障力量是维持和恢复舰载机战备完好率、保证舰载机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基于飞机状态转移过程,根据维修组与待维修飞机的数量关系,构建了不同状态飞机数量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讨论了不同的维修保障能力下平均完好飞机数量变化情况,并根据战备完好率指标分析了维修保障力量需求情况。仿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出维修保障力量变化对舰载机战备完好率的影响,对于舰载机维修保障力量的部署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鹏  邱静  刘冠军  张勇 《航空学报》2021,42(12):324717-324717
针对实践中缺乏理论性、可实施性强的测试性指标论证方法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度、战备完好率与可维修度(ROM)模型的测试性指标论证方法。从战备完好率(O)、可靠度(R)、可维修度(M)关系式入手,将关系式中的可靠度和可维修度分别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替换,再建立MTBF和MTTR与故障诊断率、虚警率和机内测试(BIT)故障率的关系式并代入"ROM"关系式,得到战备完好率与测试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建立待解指标与BIT数量之间的关系式,通过代入和消减参数得到战备完好率随BIT数量变化曲线,通过找到曲线极值点得到最佳BIT数量,进而得到最佳的测试性指标。在模型构建和指标求解过程中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仿真分析,得到了大量与经验相符的规律性结论,为不同对象应用该方法进行参数设置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参考。最后应用本文方法对某光电一体化设备进行了指标论证,演示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