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通过对影响备分因素的分析,以费用和可靠性指标为参数,从系统观点出发,建立了模块化功能组件备分优化模型,并给出一种算法。  相似文献   

2.
C/C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测定和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C/C复合材料石墨化度进行了测定,并对衍射峰进行了分峰处理。得出该材料由三种不同组元构成,即树脂炭,碳纤维和热解炭,求出各组元的石墨化度值及所占比例,进而得到试样的加权平均石墨化度。  相似文献   

3.
模型的稀疏选择与参数辨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君  王正明 《宇航学报》2005,26(6):726-731
基于正则化技术的稀疏成分分析方法可同时完成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功能。现分别从迭代算法的设计和对应岭估计的构造两方面切入,研究正则化函数的选取及特点,并深入分析其模型参数辨识的机理,说明正则化参数与广义岭估计的最佳岭参数的耦合性。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可保证参数迭代的收敛性,对于正则化函数的构造和参数估计的统计特性分析均有规则可循。缺项多项式和制导工具误差系数求解的数值例子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的一体化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机热备的航天发动机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鹏  来新泉 《火箭推进》2010,36(3):58-62
为提高控制器乃至发动机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双机热备控制器的冗余设计方案,通过对双机热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对技术难点进行攻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了双机的同步运行和主备机的可靠仲裁,从而构建了一个可靠的控制器系统,实现了双机热备控制器的自主研发技术储备,可以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东进DCTT2000自动转报系统更加稳定的工作,2月1—3日,呼伦贝尔空管站特邀北京东进记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DCTT2000自动转报系统进行了升级。对软件的部分功能进行的更新和升级,包括主备机同步通道配置、主备机同步路由配置、远程登录以及报务统计打印功能等。升级完成后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了现场验收,DCTT2000升级后的各项功能均符合使用要求。随后,厂家技术人员对技术保障部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l,为今后的自动转报系统维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Φ12m不锈钢法兰拼接时产生的变形,采用模拟试验对真空容器制造中大型法兰拼焊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精加工法兰的焊接变形是由横向收缩的不均匀性所引起;法兰主体部分焊接将引起法兰平面度的变化和法兰圆度的变化;高颈部分拼焊时将引起法兰平面度的变化。采用适当的焊接次序,焊缝长度可有效的控制法兰主体部分焊接引起的焊接变形;采用锤击法可以控制由于高颈部分焊接引起法兰平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高超声速流动转捩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线性稳定性的结果,以类似于处理湍流脉动的方式来模化流场脉动,用以研究高超声速的流动转捩,包括转捩起始位置及转捩区长度.研究中采用Faver平均Navier—Stokes方程k-ε湍流模型,分别以Roe二阶流通昔差分分裂格式和Chakravarthy三阶迎风TVD格式进行离散,数值模拟了椭圆锥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场。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湍流转捩机制,并研究了雷诺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ypass转捩机制是传统的高湍流度风洞中模型流动转捩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国外主要战略导弹系列化发展及技术共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战略武器装备发展脉络,基于成熟武器装备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装备总体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导弹武器装备通用化、系列化水平,缩短研制周期,降低全寿命周期研制成本与风险,已成为国外主要国家导弹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研究国外导弹武器装备基本型、系列化发展情况,探究其系列化发展思路,并针对主要国家导弹典型型号进行技术共用度分析,研究其技术发展脉络,为我国导弹武器装备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固体推进剂聚氨酯固化反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了重均官能度概念,把固化反应的理论模型与固体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实际正确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凝胶化理论推广应用于固体推进剂固化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基复合材料在结构承载功能、热控功能、抗共振等方面比传统材料所具有的优势。实践表明: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基复合材料在经济性、保护资源、结构简化、质量和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而基于无压浸渗的近净形制备加工新技术,为该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自由”号空间站(SSF)的建造和使用需要较长时间停留在空间,而且液冷通风服(LCVG)和航天服装备(SSA)气密服需要长期重复使用。由于这些条件需要重新规定微生物的控制程序,所以采用了确定内衣、抗微生物涂层,以及清洁各种航天服部件方案的控制程序。通过使用标准的微生物技术和研究早期的美国航天程序经验,制定了一项基线微生物控制流程,并进行了一系列人穿着SSA测试以确定此流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使用抗微生物涂层内衣,会改善LCVG的卫生状况,使用消毒剂可以有效杀死SSA气密层上的细菌。此外,在航天服选择区域进行集中强制通风,可显著地降低微生物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国华  姚奕 《上海航天》2006,23(2):54-56
根据潜射反舰导弹的特点,在美国武器系统效能工业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ADC模型的基础上,对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数学建模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有效度、可信赖度和能力三种因素的计算。对提高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Flory和Stockmayer等的凝胶化理论用重均官能度表示凝胶点或凝胶生成的临界条件,虽已有50多年的历史,并为各国学者所公认,但从分析凝胶点定义的物理意义出发,只要用简单的数学分析,即可证明用重均官能度而不用数均官能度表示凝胶点,与反应程度定义的物理意义和Flory的两个基本假设不符。凝胶化理论新概念用数均官能度表示凝胶点,则不存在不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天然气为前驱体制备C/C复合材料时,前驱体压力对致密化速率及热解炭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偏光显微镜测量单根炭纤维上所沉积的热解炭厚度,并观测不同区域的热解炭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沉积温度为1 100 ℃时,当前驱体压力从1 kPa提高到10 kPa时,C/C复合材料的密度从1.10 g/cm3增加到1.52 g/cm3,密度梯度减小,同时热解炭的结构出现SL到RL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航天功能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航天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内容包括各种类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及主要应用领域。对当前用于航天领域的热防护功能复合材料分别作了重点介绍,包括航天器热防护系统及材料、抗烧蚀热防护复合材料、梯度功能复合材料以及它们的组成、作用机理和主要应用。最后探讨得出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是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和低成本化。  相似文献   

16.
一种三模混合冗余总线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三余度容错总线控制系统设计,提高其容错效率,提出了一种自检、互检与表决机制相结合的软硬件协同混合冗余管理机制。该机制采取当班机主控、备机跟随当班机运行的工作方式,构成了间接的三取二表决机制,实现了三机表决、双机热备与单机运行3种工作模式自动切换,可以容忍任何配套设备任何余度模块任意组合的一度故障与典型二度故障,取消了一般三模冗余模块之间的交叉数据通信链路,简化了软硬件设计,提高了系统实时性。试验表明,在不同的故障发生时机条件下,经过0~2个控制周期可以完成系统重构。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2,21(3):10-10
据中国航天网站2012年3月20日消息,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近期发布了“太空对军书作战的使能效果”(SpaceEnabledEffectsforMilitaryEngagements,SeeMe)项目公告。该项目旨在以极低成本的星座直接为战场作战人员提供有效的成像信息,并将其联人目前的战场通信系统或手持没备,让地面部队点出钾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SeeMe”按键,即可接收到卫星图像。  相似文献   

18.
一、通信、广播卫星的轨道备分星一个实用的通信、广播卫星系统的工作是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一旦失效,不但直接影响全国范围的通信和广播,而且还会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所以为了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一般都采用整星轨道备分的措施。一旦工作星失效,就由轨道备分星接替工作。表1列出了几个典型卫星系统的备分星计划。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小卫星、微小卫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适用于小卫星、微小卫星的有效载荷的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我国光学有效载荷的研究现状,通过归纳分析,就有效勒荷实现体积小型化,功能单一化、接口标准化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卫星多功能融合技术的需求,未来卫星通信正朝着多频段、大带宽、多波束、配置灵活的方向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卫星通信射频前端,主要采用传统的微波技术进行微波信号的信道化接收变频,带宽限制在GHz以下,无法满足大瞬时带宽信道化接收变频需求。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卫星通信射频前端可有效突破电域信道化接收变频技术瓶颈,简化射频前端的系统架构,提高卫星载荷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星载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变频技术的特点及基本结构。接着分类介绍了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变频的工作原理、主要实现方法及研究进展,最后给出大瞬时带宽微波光子信道化变频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为大瞬时带宽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变频设计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