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汶 《国际航空》2008,(7):46-47
全球直升机工业正处于空前繁荣期。为了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资源已达到极限。这是欧洲直升机工业公司CEO卢茨·伯林博士在2008年直升机大会上对世界直升机工业现状的整体评述。他同时还阐述对世界直升机工业中远期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2009,(9):81-81
即便在全球性经济衰退及工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俄罗斯直升机工业依旧欣欣向荣。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和JSC公司整合了直升机工业,同时年复一年的提升着生产率:2007年交付了120架飞机,2008年这个数字增长为169,而该公司2009年的计划是交付220架直升机。俄罗斯直升机公司CEO Andrei Shibitov先生为我们揭示了增长背后的秘密以及公司未来计划。  相似文献   

3.
张正国 《国际航空》2010,(11):40-42
11月8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轻型多用途直升机AC311由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在天津完成总装下线,首飞成功。这是继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首飞之后,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又一新机型成功首飞。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冷战结束后的新世界形势下,西方各国都大幅度调整了其军事战略思想,核心是由原来的全球对抗战略调整为对付区域冲突的战略。由此引起的武器发展和采购计划大幅度削减,给世界防御工业带来了严重冲击,军用直升机的研制和采购计划自然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但是,由于在新的军事战略思想中强调了快速反应能力的建设,而直升机是快速机动极为重要的手段,因而直升机工业没有受到像高速歼击机工业那样严重的伤害。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5.
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要加快我们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本文拟对我国直升机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颜思铭 《国际航空》2014,(11):58-60
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国产直升机的占有率却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改变思路,以不断完善的产品线,贴近客户需求的定制化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下一步,他们将从满足客户需求和创造客户需求两个方面对国内直升机市场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7.
这次会议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实现一分为二的重要改组之后,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下属的国际合作贸易局和中国直升机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性直升机研讨会。会议以“市场与合作──面向21世纪的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几乎囊括中外直升机界主要制造商和目前国内主要直升机用户及未来重要潜在用户在内的百余名代表。第二集团公司池耀宗副总经理、国贸局唐华副局长及直升机公司的王建秋总经理分别就中国直升机工业坚持走国际合作道路及必须努力面向和积极开拓国内直升机市场的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国外直升机制造业…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世界直升机工业的基本态势,分析了国内外直升机动力的市场动向,并根据我国直升机动力存在的技术差距,阐述了国内新一代及下一代涡轴发动机及凸盘活塞发动机存在的关键技术。针对我国直升机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工业动态     
AC312E直升机首飞成功
  7月28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AC312E直升机在哈尔滨首飞成功,标志着国产直升机家族再添新成员。AC312E直升机是中航工业哈飞在AC312A民用直升机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研发的一款双发轻型直升机,目前已签订意向订单80余架。该型机最大起飞重量为4250千克,可乘坐9名乘客或装载600千克货物,在人机工效和运营成本等方面与同类机型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改进改型,广泛应用于医疗救护、通用运输、搜索救援、警用执法、客运和VIP服务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航空科学技术》2005,(3):44-45
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技总公司、中国直升机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研制的直十一武装直升机机弹相容地面试验和地面共振试验相继顺利完成。至此,直十一武装直升机地面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可以转入科研调整试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