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场仪表飞行程序的目的是保证航空器在机场区域内按规定程序安全而有秩序地飞行,以避免在起飞离场和进近着陆的过程中,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相撞。确保飞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便于指挥、调配和飞行操纵是建立每一个仪表飞行程序必须达到的要求。安全、经济和简便是机场仪表飞行程序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一、风对飞行安全影响的概述 在观测所有的气象要素中,地面风向风速的数据对航空器起飞、着陆影响最大(根据飞行手册规定:起飞、着陆时的风速,由塔台报告10米上空的实际风速)。  相似文献   

3.
民航总局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的监管力度在逐渐增大,尤其是高原复杂机场的飞行安全。飞行标准司针对“高原和地形复杂机场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不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在2005年就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并针对部分高原和地形复杂机场提出了制作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以下简称特殊程序  相似文献   

4.
一、不同地理坐标系对民用航空的影响测绘数据是现代航空航空器导航、空域管理、飞行程序设计等所必需的原始数据。随着航空器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航空运输的日益国际化,特别是航空器自主导航、星际导航等先进导航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航空领域测绘数据的基准坐标系全球统一成为必需。  相似文献   

5.
飞行程序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直接关系到航空器能否安全顺畅地运行,空中交通服务能否顺利地实施,机场及导航设施建设效益能否充分地发挥。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自主设计民用机场飞行程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确保了约150多个民用和军民合用机场的安全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随着我国从航空大国走向航空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推进,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飞行程序研讨会会议纪要》精神及上级机关的有关要求,我们于2002年6月10日接手了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飞行程序评估、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总局飞行程序设计专家金焕章顾问的指导、帮助下于2002年12月2日全面开展了飞行程序设计工作,整个优化设计过程易稿四次。优化程序设计定稿后于2003年6月16日上报民航总局空管局、民航总局,同时按照民航总局的有关文件批复精神,组织了对优化程序的试飞校验工作。新程序于2004年4月公布使用,现已运行一年多。下面结合此次程序优化设计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引言民航气象观测是指民航气象观测人员使用目力和仪器对本站视区,尤其是对机场跑道、进近着陆和起飞爬升区域的气象要素进行的观察和测定。其目的是为航空器的飞行活动提供各种实时的飞行气象参数,为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益服务。民航气象观测工作对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8.
在提供雷达管制服务的工作过程中,管制员须遵守特定雷达管制空域的相关程序和间隔标准,并对其所辖管制空域内的所有航空器负责。间隔标准是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安全飞行所需要的间隔,间隔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了空管系统内设备、技术、人员等各种因素限制(如雷达延迟、管制员反应  相似文献   

9.
飞行程序是机场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组织实施飞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建设导航设施的基本依据。飞行程序管理是空域管理的基础,是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民航组织在洋区和陆地上空偏远地区实施策略横向偏移程序的具体要求,2005年1月20日北京时零时三亚责任区洋区空域正式开始实施该程序,旨在利用偏移来缓解前方航空器的尾流效应,提高航空器失去垂直间隔后的飞行安全性。该程序仅适用于具有自动偏移循迹能力的航空器,且由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